“200多噸滯銷鵪鶉蛋被愛心認購”背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幸好有眾多愛心人士及各級政府部門的共同幫忙,終於化解了此次危機。”2月23日,四川九升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豫川回憶起公司最近的經歷,連連感慨。

原來,受疫情影響,從大年初一開始,因下游餐館、酒店等暫停營業,四川省眉山市的“鵪鶉產業”受到不小衝擊,鵪鶉蛋銷售鏈條一度中斷,鵪鶉蛋大量滯銷。雖然公司多方努力,但也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到了2月13日,滯銷的鵪鶉蛋已多達200多噸。不過幸運的是,在愛心人士的共同幫扶下,企業最終得以順利解困。

“200多吨滞销鹌鹑蛋被爱心认购”背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200多噸滯銷鵪鶉蛋,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很快銷售一空

然而,這次危機卻給企業負責人陳豫川帶來了更深刻的思考。“像我們這些從事‘鵪鶉產業’的傳統企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才能迎來新的春天,否則將會被淘汰。”陳豫川向紅星新聞記者說。

危機:200多噸蛋滯銷,有的養殖戶月虧2萬多

眉山市東坡區雲閣鵪鶉養殖專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黃友林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從2009年開始,當地就開始養殖鵪鶉,2013年左右,整個產業發展起來,形成了一條非常健全的上下游產業鏈:養殖戶將大部分鵪鶉及鵪鶉蛋,經由養殖協會出售給九升食品公司,經該公司生產和加工後,再統一銷售到市場。“我們這個產業每年產值在3.5億左右,產業鏈帶動相關的從業人員約3000人左右,其飼養量和銷售市場約佔四川全省的75%左右。”

然而,一場疫情卻讓處於下游的銷售市場一夜停擺。許多餐飲店關門歇業,再加上運輸受阻等情況,原本不用為銷售發愁的養殖戶們,一時都傻了眼。“我們協會共有300多戶養殖戶,每戶基本養了3萬隻左右的鵪鶉,每天僅飼料的成本至少在2600多元。”黃友林說。

眉山市崇禮鎮家相鄉石子村三組的養殖戶熊志芳回憶說,“不僅沒有收入,每月還要虧2萬元,主要虧在蛋價上。”熊志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我飼養了4萬隻鵪鶉,已全部進入產蛋期,每天產鵪鶉蛋約600斤,高峰期可達700斤。正常情況下,4萬隻鵪鶉一年能收入10萬元,疫情發生後,我們一直在堅持,但如果沒有轉機,我們最多也只能堅持到2月底。”

除了養殖戶們痛心不已外,產品滯銷也令九升食品公司憂心忡忡。陳豫川說,雖然經過種種努力,但滯銷情況一直不見好轉,最終有多達200多噸的鵪鶉蛋難以銷售。

“一個鵪鶉蛋的保鮮期最多10多天。為此,我們不得不通過‘深加工’來延長其保質期。”那段時間,鵪鶉蛋滯銷令陳豫川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寢食難安。

幸運:一把手朋友圈“帶貨”,鵪鶉蛋6天銷完

“鵪鶉全身都是寶,被稱為‘動物人參’,鵪鶉蛋被稱為‘卵中佳品’……”“我們呼籲大家,伸出你的手,我們一起來,幫助養殖戶拓寬銷售渠道,共渡難關!”2月13日晚上,陳豫川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通過公司的微信,以《買鮮鵪鶉蛋支持農戶,眉山農戶200噸鵪鶉蛋滯銷》為題,發佈了一條“倡議書”。

2月13日晚,“17元150顆鵪鶉蛋,小程序自助下單,眉山東坡主城區範圍配送,配送至小區門口”的微信文章在眉山市民的朋友圈裡開始擴散開來。

而這迅速引起了眉山市東坡區委以及眉山市農業農村局的重視,眉山東坡區委書記朱莉看到推文馬上轉發,她寫道,“伸出你的手,我們一起來幫助養殖戶拓寬銷售渠道,共渡難關。”同時,中國泡菜城管委會等機構的“一把手”也紛紛幫忙“帶貨”。

“200多吨滞销鹌鹑蛋被爱心认购”背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愛心人士下單購買鵪鶉蛋

與此同時,陳豫川還將相關信息發佈到了眉山市商會群,眉山市工商聯也迅速轉發到各區縣工商聯工作群、市級所屬商會群,群裡人紛紛關注並開始下單。

隨著推文在各路朋友圈的刷屏,網上訂單爆增。僅2月14日、15日,就收到網絡“愛心”訂單3.3萬份。四川啟明星鋁業有限責任公司就是此次下單中的一家。該公司一位姓周的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2月13日當晚看到信息後,就立馬下單購買了7000多斤,“我們就想盡自己的能力,多幫一下。”

與此同時,為了保證鮮鵪鶉蛋品質,將所有的鵪鶉蛋全部運送出去,在眉山市、東坡區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中國郵政、京東、餓了麼等快遞服務企業紛紛加入送單隊伍,“東坡統戰·同心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們也及時加入,免費分裝鵪鶉蛋、配送訂單。同時,許多愛心人士還自願出車出力幫忙派送。

陳豫川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各地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截至2月18日,200多噸鵪鶉蛋全部銷售完畢。“這個產業終於保住了!”陳豫川高興地說。

反思:傳統產業要活著,必須轉型升級

“危機,危中有機。我們在看到疫情帶來困難的時候,一定要看到機遇。”陳豫川說只有這樣,企業和“鵪鶉產業”才能好好地活下去。

對於這次疫情帶來的危機,陳豫川說,自己很幸運,“幸好有各地愛心人士的幫忙,才保住了這個產業。”但是,陳豫川反思良久說,萬一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況,到時又該如何渡過危急呢?“不可能每次都有這麼好的運氣啊!”想來想去,陳豫川認為,只有未雨綢繆、增強預防危機的能力,才能在危機中平安渡過。

“像我們這樣的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只有加快產業的轉型升級才能更好地活下去。”陳豫川說,九升食品是一個從事鵪鶉產業的傳統企業,“我們的銷售渠道和模式都非常傳統,連電商等渠道都還沒有發展起來。”

“200多吨滞销鹌鹑蛋被爱心认购”背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愛心人士下單購買鵪鶉蛋化解危急,企業負責人陳豫川反思,必須轉型提高危機預防能力

陳豫川說,“這幾天我們也在探討企業轉型升級的思路。”據透露,目前,該企業已確定了幾個基本的思路:第一、要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建設冷藏保鮮庫,力爭儘可能地延長鵪鶉蛋的保鮮儲存時間;第二、拓寬銷售渠道,在現有餐飲、酒店的基礎上向居民小區擴展;第三、電商是未來的趨勢,一定要發展起來;第四、延長產業鏈,加大精深加工,儘可能開發多元化產品。

另外,黃友林也認為,如果沒有與龍頭企業的合作,單個的養殖戶扛風險能力比較弱,“我們要完善‘農戶+協會+合作社+企業’的合作模式,進一步強化與九升食品公司合作,更好地帶動當地養殖戶們發家致富。”

紅星新聞記者 李偉銘 李晨 圖由受訪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