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緊急建成的這兩所醫院,全都在說著東北話,“同胞有苦難哪能不救人,翠花,上酸菜”

01

提起東北人,很多人人都會想起一個詞“老鐵們666”,喊麥成了東北人身上甩不掉的標籤;而在某短視頻平臺,東北的主播也佔據了半壁江山,說話一口大碴子味的東北人,又被貼上了“糙老爺們”的標籤;但是面對武漢肺炎疫情的蔓延,東北人的“糙”有了新的含義,熱情、奔放、豪爽、大氣!

2月8號晚上,遼寧省再派1000人的醫療隊伍馳援武漢。

這已經是遼寧派出的第四支醫療隊了,截至2月9號,遼寧總共馳援武漢醫護人員1382人,居東北三省首位。

1000多人,對於抑制武漢的疫情也許只是杯水車薪。但遼寧這個人口總共才4100萬的省份,真的是傾城相助。他們把當地最好的醫院裡,最好的醫生,都送去武漢。連自己醫院的院長,都送去了雷神山。以至於大連全市醫院的門診都關了,只留下急診接待治療。

這讓我想起了那個經典的故事。

同樣是幫助別人,有的人有十塊錢,他可能會捐出一塊。而有的人,可能他東拼西湊也只能湊出一塊錢,但他願意全部給你,分文不留。

在這次馳援中,東北就是後者。

雖然總被人說窮,經濟落後,但關鍵時刻,共和國長子一腔肝膽,永遠赤誠。

武漢緊急建成的這兩所醫院,全都在說著東北話,“同胞有苦難哪能不救人,翠花,上酸菜”

如果不是因為元宵節晚上的熱搜,我可能永遠都不會注意到,在這次疫情馳援的隊伍中,還有東北這樣默默無聞,埋頭做事的省份。

武漢緊急建成的這兩所醫院,全都在說著東北話,“同胞有苦難哪能不救人,翠花,上酸菜”

東北不光送了自己最精銳的醫療團隊去,還賣力的為武漢運去了前線急需的醫療設備和原料。

還記得前段時間,那個在網上求購口罩生產線的中國石油嗎?他生產的熔噴無紡布——聚丙烯,是N95口罩和一次性防護服的主要生產原料。為了保證生產原料不缺貨,不斷貨。大年三十,本該喜迎春節和家人團聚的日子,大連中石油的工人自發自願回到工作崗位,加班加點生產口罩原料。這幫熱心腸的東北人,向全國人民保證,生產原料不斷貨、不漲價。而他們從大年三十開始加班,甚至都沒時間回一趟家。

1月26日,遼寧省首批醫療隊137人出征,馳援武漢;

1月31日,遼寧援鄂疾控隊4人從瀋陽北站出發,支援湖北咸寧;

2月2日,遼寧危重症患者救治醫療隊118人出發奔赴武漢;

2月4日,遼寧省國家緊急醫療隊46人前往武漢;

2月8日、9日,遼寧再次派出馳援湖北醫療隊1000人。

02

而在武漢緊急建成的兩所醫院,也全都在說著東北話。

遼寧1000名醫護人員,直接接管雷神山醫院。瀋陽北部戰區總醫院,又接管了火神山醫院。毫不誇張的說,這次,東北就是抗疫的主力軍。

武漢緊急建成的這兩所醫院,全都在說著東北話,“同胞有苦難哪能不救人,翠花,上酸菜”

疫情到了關鍵時期,全國都從各地調派醫護人員。截至2月11日,共計11921名。而在這其中,整個東三省就佔了2000餘人,是總數的五分之一。要知道,東北的總人口也只是全國的十四分之一,這真的是用盡了傾城之力。

而這直接導致的後果是什麼?大連全市門診部診所全面停診。瀋陽全市門診部診所全面停診。即使市民生小病在家裡忍著,也不能在疫情時期出一點事,這就是東北人的特質。

武漢緊急建成的這兩所醫院,全都在說著東北話,“同胞有苦難哪能不救人,翠花,上酸菜”


武漢緊急建成的這兩所醫院,全都在說著東北話,“同胞有苦難哪能不救人,翠花,上酸菜”

一手拖火神山,一手拖雷神山,兩座醫院的背後,是一群竭力死戰的東北人。兩座神山,都說東北話。

武漢緊急建成的這兩所醫院,全都在說著東北話,“同胞有苦難哪能不救人,翠花,上酸菜”

有錢捐錢,有物捐物!網上充斥著太多互聯網巨頭捐款數額,其實東北的企業和醫院也在默默做事。只是沒什麼宣傳,也就沒人知道。他們不僅送去了最精銳的醫療團隊,還送去了最急需的醫療設備和原料。

武漢醫療設備緊缺,東軟醫療捐贈了超高端CT。

武漢緊急建成的這兩所醫院,全都在說著東北話,“同胞有苦難哪能不救人,翠花,上酸菜”

華晨汽車將30臺負壓救護車駛向疫區。

武漢緊急建成的這兩所醫院,全都在說著東北話,“同胞有苦難哪能不救人,翠花,上酸菜”

為了更好地保護醫療人員,新松向前線捐助了31臺機器人。

武漢緊急建成的這兩所醫院,全都在說著東北話,“同胞有苦難哪能不救人,翠花,上酸菜”

而遼寧省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更是迅速集結,為湖北帶去了方艙車隊,每車兩名司機,兩千公里,晝夜不停,兩天抵達!

武漢緊急建成的這兩所醫院,全都在說著東北話,“同胞有苦難哪能不救人,翠花,上酸菜”


武漢緊急建成的這兩所醫院,全都在說著東北話,“同胞有苦難哪能不救人,翠花,上酸菜”

沈鐵將急發的60噸大米、13噸消毒液,第一時間運送至武漢。

武漢緊急建成的這兩所醫院,全都在說著東北話,“同胞有苦難哪能不救人,翠花,上酸菜”

03

近幾年東北人在外的名聲,被妖魔化了。

現在提起東北,我們想到的都是:喊麥、土味視頻···就連這次疫情爆發,網絡上竟然也有黑子黑東北人吃野味?甚至把“東北野味”整上了熱搜。逼得東北人在線問:你說的野味是什麼野味?傻狍子嗎?

武漢緊急建成的這兩所醫院,全都在說著東北話,“同胞有苦難哪能不救人,翠花,上酸菜”

東北人十分不解:我在家中坐,鍋為何從天上來?

其實被黑的背後,無非是因為東北,經濟增速倒數。這次疫情是一面鏡子,讓大家看到了真正的東北人:

辛有志,哈爾濱人,是一名快手網紅,為武漢捐款1.5個億;

趙本山,遼寧人,每次災難必捐款,這次捐了1000萬;

甚至就連在東北種大米的周杰,都為武漢捐了20000斤大米。

除了明星,還有普通人的接力:遼寧菜農捐20噸茄子,直接送到武漢協和醫院食堂!放下就走,只說了一句:不能讓醫護人員餓著肚子,為患者拼命。

武漢緊急建成的這兩所醫院,全都在說著東北話,“同胞有苦難哪能不救人,翠花,上酸菜”

這次疫情中,東北表現可圈可點。但是,東北需要的不是熱搜。而是一句謝謝。

東北作為老大哥,從來沒有一聲抱怨,但是東北人不是鐵人,如果你用針扎他,他也會痛。就連日本的乒乓球選手福原愛,從小在東北訓練,也潛移默化的一身東北秉性。直爽,又善良。在得知汶川地震時,操著一口東北話,滿臉焦急地說:

“聽了地震後,哎呀媽呀,給我心疼壞了,日本去了40人支援,那哪夠啊,為也去啊!”

武漢緊急建成的這兩所醫院,全都在說著東北話,“同胞有苦難哪能不救人,翠花,上酸菜”

那一句略帶粗俗的話語,透露著的是東北人最憨厚仗義的本質。兄弟有難,砸鍋賣鐵也得上。

東北人從沒躲開過地域黑的歧視,也沒從沒逃避過國難當頭時的擔當。要說全國被放地圖炮最多的省份,東北三省一個都跑不了。

你說東北人粗魯,庸俗、混黑幫。但真正的東北,不是這樣的。

武漢緊急建成的這兩所醫院,全都在說著東北話,“同胞有苦難哪能不救人,翠花,上酸菜”

東北人很本分。

別人吃野味,他們只吃野菜,最野的野味,就是大醬蘸菜,婆婆丁、木耳、猴頭菇......

東北虎和大黑熊根本不敢碰,傻狍子村裡遍地跑,他們也不會打擾,黃鼠狼在當地,更是敬而遠之的存在。

武漢緊急建成的這兩所醫院,全都在說著東北話,“同胞有苦難哪能不救人,翠花,上酸菜”

東北人很實在。

電影《鋼的琴》裡的有一個情節,一個東北下崗工人去朋友家借錢,卻發現人家比自己家裡更困難,然後去自行車上把剛割下來的一條豬肉送了出去。

東北人很仗義豪爽,但不打老婆。東北老爺們都是在外面仗義彪悍,但回家特聽話,財政大權上交,還得乾點家務,把老婆當女王一樣寵著。

東北人不惹事,也不差事。一方有難,全力支援。國家危機,挺身而出。掏光了兜裡最後一塊銅板送給你,然後還要說一句:老弟夠不夠啊,不夠哥這兒還有!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可能東北人不會跟你說這樣的話,但他們把每一個字都用實際行動做了出來。大災之下,許多人性中會淹沒的特質,都會特別凸顯出來。

《哪吒》說,“偏見是一座大山。”希望這次大家能跨越這座大山,看看東北,看看他真實的樣子——長子情懷,忠誠擔當!

這,才是真實的東北。

俺們那旮旯都是東北人

俺們那旮旯盛產高麗參

俺們那旮旯豬肉燉粉條

俺們那旮旯都是活雷鋒

俺們那旮旯沒有這種人

同胞有苦難哪能不救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