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乔乔兔”,不像电影中那么温情,爱与和平永远是最珍贵的

和战争有关的电影,大多是残酷而真实,弘扬浓浓的反战主义精神,或者是歌颂战争背景下,那些伟大的人性高光时刻。

而从孩童的视角去反映战争的就比较少了,这样的电影大多温情而残酷,比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孩子纯真的视角下满是战争的疮痍。

真实的“乔乔兔”,不像电影中那么温情,爱与和平永远是最珍贵的

今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中,也有类似的一部孩童视角的反映二战的电影,即<strong>《乔乔的异想世界》。这部电影获得了最佳改编剧本的奖项。

为什么会得这个奖?因为原作还是挺残酷的,而电影则呈现出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但是,电影里面的各种对比同样是令人不寒而栗。

真实的“乔乔兔”,不像电影中那么温情,爱与和平永远是最珍贵的

(一)乔乔幻想的希特勒与真实的元首

在这部电影中,希特勒本人并没有出现,经常出现的可能是银幕上有史以来最可爱的希特勒了。这当然不是为希特勒洗地,而是乔乔的幻想。

乔乔是一个从小被洗脑了的忠实拥护法西斯的少年。在他的想象中,希特勒似乎并不是那么可怕,反而像是他朋友一般。

然而这种“可爱”才是最可怕的。其实乔乔幻想中的元首,何尝不是所有法西斯狂热拥护者心中的元首形象呢?

真实的“乔乔兔”,不像电影中那么温情,爱与和平永远是最珍贵的

虽然乔乔是个小孩子,但是对于当时处于战争中的那些狂热拥护者来说,他们的思想或许与这个10岁小男孩无异。在他们的眼中,元首的一切命令都是需要无理由服从的,元首就是他们最大的信仰,即使这个“信仰”让自己去践踏生命,摧毁人性。

电影里面那个不断教唆乔乔去做法西斯,出卖犹太女孩,残忍的去杀人的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希特勒是最可怕的。这种貌似温情,却在不断给你洗脑的角色,最是邪恶。

所以,电影整体的童话风格,虽然呈现出一个比较“可爱”的希特勒,但是仍然难以掩盖他“可爱”外表下的残酷。

真实的“乔乔兔”,不像电影中那么温情,爱与和平永远是最珍贵的

(二)乔乔生活的环境与真实的德国环境

在电影中,除了最后一场俄国攻打进来的场景,有比较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其余时刻,乔乔生活的环境都是很和谐的,甚至看起来是阳光明媚的。

然而,再温情的童话也遮盖不了残酷的现实。

真实的“乔乔兔”,不像电影中那么温情,爱与和平永远是最珍贵的

<strong>电影中,有两幕,色调很鲜艳,也没有直接表现战争,但确是最令人毛骨悚然。

<strong>第一幕是乔乔和妈妈经过广场,看到了被挂在绞刑架上的犯人。镜头对准的是犯人们的下半身,他们穿戴整齐,乔乔想避开他们,却被妈妈强迫着去正视这些人们。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上演,在乔乔看来拥护自己的信仰就是男子汉行为,然而后果确是不计其数的死亡。

<strong>第二幕是乔乔追逐着蝴蝶,跑到了广场上,结果一抬头看到了熟悉的鞋,这双鞋前不久还在跳舞,现在却永远的挂在了这里。乔乔望着妈妈的尸体大哭。这一幕对比也是无比残酷,妈妈告诉乔乔,当自己心中有爱时,肚子里面就会装满蝴蝶。如今终于见到了蝴蝶,却永远失去了自己的挚爱。这让乔乔的信仰再次崩塌,而且摧毁信仰的代价是如此之大。

真实的“乔乔兔”,不像电影中那么温情,爱与和平永远是最珍贵的

(三)乔乔和犹太女孩的结局与小说对比

在电影中,一开始乔乔遇到女孩,依旧是怀揣着长久以来人们给自己灌输的对犹太人的印象,以为犹太人头长犄角,爱吃生肉,生活在山洞里,像野人一样粗野蛮狠。

后来他和女孩慢慢亲近起来,并且以为自己爱上了女孩。在得知德国战败后,他有过犹豫,欺骗了女孩,但是最后仍是把她带出了家门。这时候的乔乔已经彻底放弃信仰了,觉醒了。

然而小说里面,乔乔的内心早已被异化,他明知道德国战败了,却依旧把女孩囚禁了好久。

真实的“乔乔兔”,不像电影中那么温情,爱与和平永远是最珍贵的

这样的改编,让原本无比残酷的故事变得温情了起来,也是基于这些改编,让这部明明是充满了残忍的故事变得像童话般温暖,里面有善良的妈妈,有好心保护乔乔的上校。就变成了像《美丽人生》那样的故事。

这部童话般的故事,是美好又温情的。让我们带入一个小孩的视角,看到了战争中的那些美好与邪恶。但是乔乔的经历,并不是适用与所有人的。

真实的“乔乔兔”,不像电影中那么温情,爱与和平永远是最珍贵的

少年乔乔的人生完全会有另外一种走向,那就是按照他一开始的信仰,成为一名“出色”的法西斯。在战争年代,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他们从一开始便被灌输这样的观念,他们最终沦为杀人机器,但是他们可能压根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这种无意识的恶,最大的源头就是战争,想要避免这一切,当然只有和平才能够做到,愿我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定,也愿我们珍惜守护我们的和平。

真实的“乔乔兔”,不像电影中那么温情,爱与和平永远是最珍贵的

文|中成哥说影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