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内“小循环”、镇内“中循环”、县内“大循环”威远统筹资源 对接农产品供需

记者2月24日从威远县农业农村局获悉,该县及时发出《关于疫情期间开展代销农副产品志愿服务的倡议》,发动各村(社区)志愿者在上门排查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收集村民家中积压较多、急需出售的农副产品相关信息,由镇村收集,再由县整理筛选汇总后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将滞销信息进行发布。

同时,该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和经济合作局等部门广泛收集了县内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的农副产品信息。形成了村内“小循环”、镇内“中循环”、县内“大循环”的三级农副产品购销模式。

村内“小循环”、镇内“中循环”、县内“大循环”威远统筹资源 对接农产品供需

志愿者入户 登记供需信息

威远县委宣传部驻高湾村工作队和志愿者在防疫入户排查工作中收集到该村有七八家农户种植的花菜、胡萝卜、莴笋等新鲜蔬菜滞销。同时了解到该村101户村民因为村里实行封闭式管理,镇上也取消了赶集,不方便买菜。

驻村工作队和志愿者主动联系该村定点帮扶单位,县委宣传部的干部职工共同筹资出力,将滞销的1100斤蔬菜收购,并免费送给村上的101家农户。

“多亏有这些好心人帮忙,不然我家的蔬菜都要烂在地里了。”高湾村12组的种植户苟加品说。

高石镇因为疫情,近300亩的蔬菜出现滞销。

该镇党委向镇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发出《“全民战疫,爱心助农”倡议书》,号召干部职工就近采购农户蔬菜等方式,帮农户渡过难关。

倡议发出后,第一天就收到订单28笔,共计450斤,解决了5户农户的销售难问题。威远县的其他13个镇,也通过收集产品信息、调配资源配送到户、设置临时蔬菜市场等多种形式,让农副产品在本镇范围内顺利流通,实现镇内“中循环”。

县域范围内,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和经济合作局等单位,及时把收集到的滞销农副产品信息发布给超市、电商企业等采购商,商家根据需要到镇、村采购。

威远县邮政公司得知滞销农副产品信息后,马上成立了由5名自愿者组成的购销团队,通过邮局平台和发朋友圈等渠道广泛为新场镇滞销的芋头作推广,一周多的时间收到订单1400余单,销售芋头1.3万余斤。

村内“小循环”、镇内“中循环”、县内“大循环”威远统筹资源 对接农产品供需

商家变物流 打通城乡循环

36岁的卿波是威远“卿波农产”果蔬店的负责人,在收到县农业农村局发来的滞销农副产品信息清单后,开始承担物流责任。

卿波每天五点起床出门,联系各镇各村的农户,驱车前往收购,回来收拾打包货物,再按订单送往县城各个小区。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卿波已经收购卖出了严陵镇的八吨青菜、新店镇的一千多斤蒜苗和一千多斤生姜,以及其他各镇村的蔬菜水果。

在威远,和卿波一样的商家和平台还有好几家,原本只需要守在店里,等批发商送货和卖货给终端消费者即可。如今,第一时间跑动起来,让农副产品在镇与镇之间流通,实现了县内“大循环”。

“‘村——镇——县’三级购销循环模式运行以来,商家和各网络平台已累计为农户销售了30吨农副产品,解决了很多村民的燃眉之急。”威远县志愿服务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们将收集更多的滞销农副产品信息,为农户打通更多销售渠道,弥补疫情期间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窄的‘短板’,帮助广大农户增收。”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吴平

审核:杨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