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敗猶榮:一流的輸家,一流的贏家

傑西·利弗莫爾作為傳世名作《股票作手回憶錄》中勞倫斯·利文斯頓的原型人物,被中國廣大股民、期民所熟知。

利弗莫爾一生四起四落,兩棲於股市、期市,憑藉自身無與倫比的信念與毅力多次將微不足道的小額本金滾成鉅額利潤,卻屢屢因為內心深處固有的貪婪和執念又將到手的財富化為烏有:

既有各種操作經典案例、風花雪月,亦有數次爆倉破產、面臨窘境的慘痛經驗教訓。利弗莫爾至死都是獨自一人在操盤,曾賺到了那個年代普羅大眾無法想象的鉅額財富,也因為晚年資不抵債、飲彈自殺而為世人唏噓不已。

雖敗猶榮:一流的輸家,一流的贏家

1877年6月,傑西·利弗莫爾生於美國東北部馬薩諸塞州的一個貧困家庭,14歲的小杰西不甘心父輩要求務農的安排,獨自一人前往波士頓闖蕩。剛開始,在一家投機商號擔任股票行情報價板的擦寫小弟,週薪5美元。後來,在好友的慫恿下首次花費5美元槓桿買入鐵路公司的股票,一下子賺了3.12美元。從此一發不可收拾。15歲的利弗莫爾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00美元,遂開始全職交易:

開始交易的頭幾年,年輕氣盛的利弗莫爾乾的非常漂亮,在同當地數家對賭行(實為與莊家的對賭,虛擬盤,並沒有真正買股票)的“貓捉老鼠”幾輪遊戲中依然積累了10000美元的鉅額財富,那時才20歲。後來被全行業明令禁止而無法繼續交易,於是開始闖蕩華爾街。

初入華爾街,因為實盤交易報價紙帶傳遞消息的滯後性,使得利弗莫爾經歷了投機生涯的首度爆倉經歷,1萬美元也賠個精光。後再回密蘇里州的投機商號搏殺,找回交易本金;

1901年,利弗莫爾24歲,熟悉華爾街遊戲的他第一次賺到了大錢,通過對北太平洋鐵路公司股票的投資,資產增至50,000美元。

1907年,舊金山發生地震,美股暴跌,持有鉅額空單的利弗莫爾在一天之內賺了100萬美元。後受到大資本家摩根的關照警告而停止做空,改為做多,總資產漲到了300萬美元。從此,一戰成名的利弗莫爾奠定了“投機大王”的江湖地位,也過上了富人都向往的奢靡生活。

雖敗猶榮:一流的輸家,一流的贏家

1908年因盲目聽信“棉花大王”托馬斯的專業投資建議,違背自己多年總結出來的交易原則,逆勢持有大量棉花期貨的多單,遂破產。後挽回部分損失。

1914年—1915年,投機不利的利弗莫爾再度申請破產。人生最經典的一役也發生於此,僅靠500股的信用額度,通過六週克己隱忍的耐心等待,在98~99點的價位買入飛漲前的伯利恆鋼鐵個股,並通過浮盈加倉的交易模式贏得了漂亮的翻身之仗,穩穩地賺了14.5萬美元。

從此,38歲的利弗莫爾對交易本質的理解已臻入化境,也不再與任何人公開談論股票,投機交易也做的順風順水。

在1929年的股市大崩盤中,彈藥充足的利弗莫爾四處出擊、大量做空,順勢賺取了1億美元的鉅額利潤,要知道當年美國政府的財政收入也只有42億美元,其投機生涯達到頂峰。隨後幾年美股繼續下滑,道瓊斯指數抹去了90%,無數個股跌得只剩零頭。自信心爆棚的利弗莫爾卻改空為多,逆勢抄底,不但把前期巨大賬面浮盈統統還給了市場,還搭上了交易本金。這一次不但是他最後一次破產,也是生命的盡頭。

1940年11月的某一天,正值紐約曼哈頓的冬季,寒風刺骨,對人生和交易都徹底絕望的利弗莫爾在一家酒店的衣帽間扣動扳機、飲彈而亡,為他那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投機生涯草草地畫上了句號。

雖敗猶榮:一流的輸家,一流的贏家

以上就是對傑西·利弗莫爾整個交易生涯的簡單回顧。倘若按照蓋棺定論的傳統思想,利弗莫爾的一生無疑是非常失敗的:

四次破產,三度離婚,也不得善終,甚至他自己的遺書也承認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在咱們中國人眼裡向來有成王敗寇的英雄情結:往往對成功者推崇備至,不吝溢美之詞;對輸家大多嗤之以鼻,欲蓋彌彰,各種貶低。

然而在廣大股民心中傑西·利弗莫爾卻如神一般的存在,經常在各大公開平臺上對其交易理念、原則和經典事蹟大加頌揚,上一個有如此待遇的悲情英雄恐怕僅剩兩千年前的楚霸王項羽了。蓋其主因,細細想來大概有兩點:

其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即《股票作手回憶錄》這一書寫的太精彩了。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道盡了交易的本質與無奈。倘若沒有該書的加持,利弗莫爾充其量是眾多市場輸家中的普通一員,淹沒在芸芸眾生之中。中國A股現在登記註冊的股民數量有1.6億,單這一數字已經超越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的總人口,即便期貨市場上的期民保有量也是千萬級別的。大部分人在幾乎沒有學習任何專業金融知識的前提下就懵懵懂懂地進入了這個嗜人血、吃人肉的金融市場,他們唯一可學習的東西就是路邊攤所兜售的炒股秘籍。

這種書籍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象牙塔的經濟學家寫的,著作本人往往沒有幾年炒股經歷,就大書特書,好為人師,寫的雲裡霧裡;另一類純屬賣狗皮膏藥的江湖郎中,大多東拼西湊、斷章取義,無甚參考價值。

回憶錄一書則是利弗莫爾以自己全部身家性命在市場多年博弈中總結出來的血的教訓,再加之專業財經作家的潤色使之成為傳世之作。該書文筆優美,文中許多精彩段落所呈現的交易思想都堪稱是現代技術分析的鼻祖。

雖敗猶榮:一流的輸家,一流的贏家

其二,利弗莫爾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或許就是國內廣大散戶現在的真實寫照,心照不宣,易產生共鳴。

國內股市成立剛滿不到三十年,當年利弗莫爾搏殺的年代也正處於美國股市各方面不完善的時代。市場究竟什麼?它的運行機制又是那樣?除了那些無聊的、沒有靈魂的官方定義之外,貌似沒人能說得清、看得透、玩得轉。

以交易為生,最大的難點不在於賺取財富,而是如何保住這些財富。這不僅僅是利弗莫爾,也幾乎是所有交易員所夢寐以求的東西,因而才惺惺相惜。

雖然《股票作手回憶錄》成書於1922年,那時的利弗莫爾還處於事業的上升期,但書中內容卻有意無意地暗示了他的最終結局,利弗莫爾在書中曾經不止一次地強調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沒有人可以最終戰勝市場:

多年股票作手的經驗是我相信,沒有人能持續打敗股票市場,就算此人可以在某些時候、在某些個股上賺到錢。

賺錢是偶然的,虧錢是必然的,是不是也預示著大多數投資人都是這個下場。聰明、勤奮如利弗莫爾尚且無法戰勝市場,大多數資質平平的普通人就能保證做到嗎?人如果能戰勝市場,最重要的又是什麼?技術、經驗、心態還是兼而有之,倘若是這些又如何百分之百地保證做到呢?

執著於戰勝市場的遊戲本身或許就如同皇帝的新衣那樣可笑,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讀史可以明智,利弗莫爾除了留給世人足夠的失敗警示案例、經驗教訓、投資理念和交易方法外,他至少還對自己的命運掙扎過,奮鬥過。

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的折騰:喝下的是苦酒,吐出的是精神。

回到原點,倘若當年利弗莫爾老老實實地聽從父親的安排在家務農,那麼可以肯定馬薩諸塞州會多一個籍籍無名的鄉野農民,又有誰知道世上還有利弗莫爾這號人物呢?他是一流的輸家,輸的可歌可泣;亦是一流的贏家,贏的光明磊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