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十記⑤|從率先“關門”到領先“迎客”江蘇“硬核”復工10天實現復工人數近6成

复工十记⑤|从率先“关门”到领先“迎客”江苏“硬核”复工10天实现复工人数近6成

封面新聞 記者李媛莉

2月22日,復工第6天,胡科察覺到變化,“需要的零件、配件都比較好買了,口罩也更容易買到”。

堅毅地生長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多年,胡科小小的機床加工廠站在產業鏈前端,輕易觸碰市場的風吹草動。

“都在恢復。”他的生意夥伴回來了,左鄰右舍也冒出了機器聲。吳江開發區黨工委的數據,印證胡科的感覺:截止2月20日,吳江開發區350家規上工業企業已全部復工。

變化不止於胡科的小天地,更大的世界在甦醒。江蘇省最新數據通報,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數3.8萬家,位居全國第一;復工面85%,復工人數444萬人,佔正常用工數的59%。

上述數據與日俱增,復工“蘇大強”的名號不脛而走。

有困難 24小時可以聯繫“店小二”

回顧自己申請復工的過程,胡科對便捷和快速深有體會,“按照要求做好相應的防疫準備,線上提交資料,兩天後正式復工。”從計劃復工到今天,政府工作人員與胡科的聯繫從未間斷。“申請復工的時候,提供有負責對接的工作人員聯繫方式,微信、座機、手機,有任何問題,24小時隨時可以找他。”

持續碰面數天後,胡科才知道每天上門服務的工作人員在網上有個雅號——“店小二”。在江蘇,提供“保姆式”服務的“店小二”不勝枚舉:鹽城喊出的口號是“萬名幹部進萬企”,南通派駐6500名幹部掛鉤聯繫超過1萬家企業,泰州有1809人註冊成為“駐廠員”……

蘇州滸墅關鎮招商中心負責人張燚看來,“我們作為‘店小二’,就是要勤跑腿,多幫忙,一對一為企業解決復工復產的實際困難,保障企業安全。”2月10日,滸墅關地區的102家企業迎來複工。此時距離國務院發佈通知,指引全國有序復工僅兩天時間。

從“關門”到“迎客” 僅5天 政策及時“調頭”

目力所及,江蘇步伐很快。2月12日,江蘇首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推動經濟循環暢通和穩定持續發展,以及支持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兩個文件”,把“減少審批流程和時限,不得另設門檻”的要求在全省喊響。

同日,無錫發佈通告:復工復產企業的外來務工人員,經“返錫通”或“警務通”核驗相關身份證件後,均可入錫。

复工十记⑤|从率先“关门”到领先“迎客”江苏“硬核”复工10天实现复工人数近6成

值得注意的是,無錫曾在2月7日率先發布“閉門”通告:來自湖北、浙江、廣東、河南、湖南、安徽、江西等疫情重點地區的外來務工人員,一律暫緩進入無錫。

短短5天,政策及時“調頭”,無錫從“關門”到“歡迎”,反應了江蘇的態度。

12日,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發文要求各地調整優化公路交通管控,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綠色通道”;13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出臺應對疫情支持企業平穩健康發展“十八條”;14日,江蘇省文旅廳、省財政廳聯合出臺文旅行業專項扶持“蘇六條”;16日,江蘇省工信廳印發通知,支持工業互聯網服務機構不斷豐富相關產品和服務,助力企業早日復工復產。

放眼到地方,江蘇省13個設區市均出臺了專項助企政策,助力各類企業復工復產,許下與企業共渡難關的承諾。

VIP通道接員工

2月20日16時27分——G1915次列車抵達崑山南站的時間。

車上,來自河南的300名務工人員,經“VIP”通道快速出站。12分鐘後, G9401次列車載著從安徽來的134名乘客,抵達崑山南站,徑直上了企業趕來迎接的大巴。

复工十记⑤|从率先“关门”到领先“迎客”江苏“硬核”复工10天实现复工人数近6成

這一天,只是開了個頭。2月20日至29日,G1915次、G9401次列車將連續開行10日,把外鄉的工人陸續接回江蘇。

2月17日起,專車、專列、專機接務工人員的新聞在江西、浙江、廣東頻發,有媒體將此描述成“搶人”。江蘇不甘落後,各地政府積極搭建VIP通道,為企業在全國接回員工加碼。南京市對返工包車補貼50%包車費用;蘇州市明確集中返崗包車產生的費用由市、縣(市)區兩級給予50%補貼;南通市由財政全額補貼返崗包車費用,並對企業定製公交費用給予相應補貼。在揚州市,安排有駐場6架A320空客飛機,提供全國任何民用機場往返揚州泰州機場服務,為返工復工提供航空運力保障。

對於無錫來說,為務工人員返蘇後上第一把安全鎖,是最硬核的“搶人”招數。2月12日,無錫率先啟動為復工企業開通新冠病毒核酸篩查檢測,經檢測篩查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員工,可適當縮短隔離時間,為更好服務企業,無錫市政府還對企業檢測費用補貼50%。

有報道稱, 2月21日,無錫已開始免費為所有居家隔離者檢測新冠病毒核酸,已復工重點企業,重點工程優先接受檢測。

不給企業復工添“堵”

10天前,四川人周懷詩踏上了返蘇務工的自駕旅程。出發前,他先收到了來自江蘇的一份操作指南。 “通過掃二維碼申報,填寫清楚相關信息,告知平臺是自駕回蘇州。”他告訴封面新聞記者,這波操作之後,線上平臺提供了駕車路線,指導他避開疫區行車,到達江蘇境內後,出示相應的電子憑證,即能快捷通行。“沒有遇到頻繁登記和盤問的情況,只在高速出口向工作人員出示二維碼和測量體溫,通行很順暢的。”

“保暢”,是江蘇為復工復產亮起的又一盞綠燈。江蘇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研究制定了落實服務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的八項措施,包括對經市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疫情道路檢查點,進一步優化設置,採取增設檢查通道或開闢“複式”檢查通道、專用通道等方式,保障復工復產車輛和涉疫運輸車輛快速通行。

12日,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泰州五市“手牽手”聯合發出通知,要求五市內各地“未經設區市人民政府同意,不得擅自阻斷高速公路、國省幹道和農村公路通道,不得擅自關閉高速公路出入口”。

2月20日,江蘇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陸永泉再次強調,“不給企業復工添‘堵’”。他介紹,江蘇省已經實行差異化交通防控措施。對低風險地區、縣域範圍內不得設立各類卡口攔截或禁止車輛通行;設區市所轄縣(市、區)全部為低風險地區的,市域範圍內不得設各類卡口,取消一切車輛和人員通行限制;省內相鄰縣均為低風險地區的,縣際之間不設查控點。

“跨界”用工

20日,17輛大巴車分兩批抵達群光電子(蘇州)有限公司,順利送回443名來自河南新鄉、甘肅天水的工人,公司有關負責人直言,“有了工人才是解決燃眉之急。”

數據顯示,作為外來務工人員大省,外省在蘇就業人員約825萬人,此外還有大量靈活就業人員。

缺口不小。以建築工人為例,據江蘇省住建廳的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平臺統計,目前已有3萬多名建築工人在崗,但省住建廳建築市場監管處副處長周文輝曾向媒體表示,“江蘇全部建築工地都復工的話,將涉及外省來蘇的建築工人100多萬名,其中前四位的來源地是安徽、河南、四川和湖北。按照2019年底的統計數字,全省建築工地上共有湖北籍工人8萬多名。”

見招出招,解決當下人力資源短缺的困境,江蘇各地湧現靈活用工、跨界用工等做法。首批72名同裡湖大飯店的員工已經成功調劑到中達電子進行支援工作,同步解決酒店員工收入問題,以及工業企業臨時缺工難題。在蘇州工業園區的新綸科技公司,李甡成了“臨時工”,但他的實際職業是園區內一家外資企業的亞太區總經理。生意夥伴招募志願者時,李甡報了名,他還鼓動自己企業的員工報名。南京集成電路產業創新中心的30多家企業組成聯盟,整合園區、企業、物業三方力量,實現人力、物力共享。

實際上,除了人員不能統一到位的壓力外,全產業鏈的復活節奏,也是企業關注的焦點。胡科的加工廠近兩日挺忙,“主要是補春節的訂單,但新的訂單並沒有。”他對未來不敢確定,“不知道接下來能不能把產量追起來,因為上游原料供應是不是復產了,以及下游的工廠是不是復工順利,都關係著我們。另外,全國各地的物流恢復是不是完全節奏一樣,都可能是問題。”他保守認為,至少還需要一個月時間才能作出準確研判。

疫情防控擺第一

有目共睹,“蘇大強”的步伐邁得很快,有擔憂的聲音冒出來,“會不會忙則亂?”。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少冬公開表示,最新出臺的《關於加強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毫不放鬆地把依法科學精準加強疫情防控擺在第一位。“各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將在近期組建技術指導團隊,指導企業防控技術培訓,返崗員工管理,預防性消毒,日常健康監測等。”

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2月16日至18日,江蘇省每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均在個位數;19日至21日,連續三日無新增確診病例。

截至2月21日24時,江蘇省“零死亡”的紀錄已成功保持31天。此外,該省目前一共只有10例重症(含危重型)病例,重症率僅為全國十分之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