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企管家”“立刻就辦”“雲端服務”——復工復產中的江西“四最”營商環境答卷


企業有多急?有的訂單晚交一天,合同違約金就是20萬歐元……

服務有多細?短短數日,協調全國200多家配套商造出負壓監護型救護車……

復工有多快?有的上午完成轉產註冊,下午辦妥生產許可……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比拼擔當、服務和效率。在這場特殊大考中,致力於打造“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營商環境的江西,正交出一份“擺脫危機、贏得機遇、增添後勁”的答卷——上萬家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已超八成,格特拉克、費森尤斯卡比等世界500強企業相繼復工復產。

唯其艱難,方顯擔當;唯其複雜,方顯智慧。

“駐企管家”“立刻就辦”“雲端服務”——復工復產中的江西“四最”營商環境答卷

江西南昌縣向塘鎮一家制鞋廠的工人在生產線上製鞋(2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駐企管家”——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真心實意地與企業風雨同舟

不久前,光伏組件出貨量全球第一的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迎來21位“新員工”——3名市裡選派的復工服務員、防疫指導員、企業聯絡員及18名幹部組成的駐企工作專班。制定防控措施路線圖、在公司門口設檢測體溫崗,在食堂指揮錯峰就餐、在宿舍區值守做到封閉管理……在公司各個場所,都活躍著他們的身影,工人們全副武裝有序復工。

“這個行業頭部聚集效益明顯,動作慢了就會錯失機遇。”晶科能源CEO陳康平說,公司以前沒遇到這種情況,只有20多天庫存,所幸地方黨委政府及時幫扶,企業已恢復九成產能。

晶科能源只是個縮影。記者在江西南昌、贛州、宜春、撫州等地復工復產一線,處處看到這樣的駐企聯絡員、駐廠指導員、復工專員、“特派員”等。不同的稱謂,都指向一個共同的角色:黨委政府成為特殊艱難時期企業的“保姆”和“店小二”。

做好疫情防控是復工復產的前提和基礎,任何疏忽懈怠的行為都會造成“欲速而不達”。隨著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江西開始推行分區分級差異化精準防控,根據確診病例數、發病率等將全省100個縣(市、區)劃分為低風險縣(市、區)、中風險縣(市、區)和高風險縣(市、區),有序有力推動復工復產。

受疫情影響,企業人流、物流、資金流受阻,復工復產“梗阻”重重。

員工無法返崗?點對點的免費高鐵復工專列、公交專線直達廠區;

資金緊張怎麼辦?曾經最快5到7天才能完成的授信審批,如今當天審結;

物流不通暢?全面取消國道、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等地的疫情防控檢疫點;

復工手續複雜?取消批准手續,改為報備制……

穩定經濟增長“20條”、推進重大項目建設“15條”、穩定外貿增長“10條”、市場監管“20條”、稅務“15條”、金融支持“15條”、電“10條”……更多打通“梗阻”、乾貨十足的惠企政策接踵而來。

江西省委書記劉奇強調,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經濟恢復有序有力。要真心實意地與企業風雨同舟,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化危為機。

“一部負壓監護型救護車涉及的零部件企業兩百多家,環環相扣,哪個環節都不能掉鏈子。”在江鈴集團,雖然公司急於復產,但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兩百多家配套商還有不少沒復工。江鈴改裝車公司銷售經理崔敏舉例說,揚州一家企業供應的衝壓件是第一道程序必備的零件,少了它生產就要停擺。

對“掉鏈”環節一一緊急發函,協調復工生產和物資運輸。“短短數日,僅發出的工作聯繫函就有20多份,協調外省企業近40家,省內企業18家。”江鈴集團“駐企管家”、江西省工信廳裝備工業處幹部曲波說,為了讓江鈴及時復工,他和同事們始終和企業保持密切聯繫,一個問題接一個“破障清路”。

一種種零部件陸續發來,一輛輛負壓監護型救護車順利下線……說起“駐企管家”,崔敏感慨:“沒有他們,不可能這麼快復工!”

“駐企管家”“立刻就辦”“雲端服務”——復工復產中的江西“四最”營商環境答卷

江西南昌縣向塘鎮一家制鞋廠的工人在生產線上分揀鞋底(2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恢復的不僅僅是生產,更是對未來的信心。不僅逐步擺脫危機,更贏得發展機遇。越來越多客商在復工復產中感受到江西良好的營商環境,更加堅定了投資決心。

2月21日,一場特殊的網絡直播懇談會在南昌經開區舉行。南昌經開區幹部與30多名企業家和商界人士“屏對屏”洽談,詳細解答客商關於復工復產以及項目投資的提問。來自貴州、湖北、新疆、江西的4個項目最終簽約落戶,簽約金額23億元。

“特殊時期的復工復產舉措,最能體現一個地方的營商環境。”全程觀看直播的亞馬遜AWS政企部華南區域拓展總監吳超說,等疫情過去,他希望來南昌實地考察投資。

在江西大地,一個個戴口罩的工人、“屏對屏”的招商幹部、四處奔忙的“駐企管家”,正用自己的汗水奮力拼搏,也是“最美逆行者”。截至2月22日,江西已有10680家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工率83.9%,營業收入超10億元企業復工率93.2%,省大中型項目復工率78.4%。

“駐企管家”“立刻就辦”“雲端服務”——復工復產中的江西“四最”營商環境答卷

2月13日,在位於江西南昌新建區的乾照光電有限公司內,工人戴著口罩正在芯片車間工作。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攝

“立刻就辦”——開足馬力與時間賽跑,把疫情對企業的影響降到最低

2月23日,世界500強企業費森尤斯卡比集團在中國的子公司費森尤斯卡比(南昌)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復工以來首個集裝箱裝車待發。

企業生產原材料90%來自德國,通關“零延時”,隨到即提,平均每票貨物加快三四天,車間生產“三班倒”……分秒必爭的背後,是一場企業生死攸關的訂單“保衛戰”。總經理楊志明說,產品供應全球市場,訂單晚交一天,就要賠付20萬歐元合同違約金,如客戶找到替代供貨商,還可能丟掉市場。

每趕快一步,意味著奪得一線生機,每耽擱一天,就可能喪失市場。在復工復產“戰場”上,效率關乎企業生死存亡。

江西省省長易煉紅強調,要想方設法加快復工復產,開足馬力與時間賽跑,把疫情對企業的影響降到最低。

“晚復工一天,就要損失20多萬元的固定成本。”豪斯特汽車零部件公司車間內,60%的工人已經到崗。總經理吳伍雄說,縣裡緊急調來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企業復工以來,每天都有一到兩車滿載零部件的貨車緊急發出。

在復工復產中,比的就是誰更有韌勁、誰能率先起來,要讓人流、物流動起來,讓人出得了門、進得了廠,讓貨上得了路、進得了市場。

得知47車江鈴福特全順車型CKD成套散件及其零配件如期到達深圳鹽田港,江鈴進出口公司物流部經理馬軍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集裝箱將在這裡裝船運往越南。“如未能如期抵達,耽擱整車組裝進度,不僅影響市場投放,還可能帶來不可預測的貿易風險。”

生產鉚足勁,航運通關一路暢。2月17日,一列裝載41個集裝箱的贛歐班列從南昌(向塘)國際陸港緩緩駛出。2月19日,江西首條洲際貨運航線——中國南昌至比利時列日往返全貨機航班正式復航……

“駐企管家”“立刻就辦”“雲端服務”——復工復產中的江西“四最”營商環境答卷

在江西聯創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工人正在車間裡工作(2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越是危機時刻,越考驗中國製造的韌勁。

春節前,凱馬百路佳公司獲得中東市場500輛豪華客車訂單。按照合同,3月2日,首批105臺車要從連雲港運往沙特阿拉伯吉達港。

受疫情影響,企業比原定計劃晚開工10天,海外客戶對如期交付一度持懷疑態度。結果企業打響了一場時間“爭奪戰”:掐著起航時間點,倒排生產進度,2月7日,區裡安排大巴車接員工回廠;2月10日,企業復工;2月19日,首批客車起運交付……

公司副總經理李晗疲憊的聲音中透著自豪:“訂單如期交付不僅穩住了中東市場,還帶來海外訂單大幅迴流,預計今年出口額比去年同期增長50%。”

高效復工復產贏得了市場,更贏得了未來。在宜春市,武藏野化學(中國)有限公司復工率已達到60%以上,總經理平松義輝說,企業國際訂單佔了八成,國外客戶欣喜看到公司迅速復工復產,堅定了合作信心。

“駐企管家”“立刻就辦”“雲端服務”——復工復產中的江西“四最”營商環境答卷

在江西聯創宏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內,所有進入企業的人員都需要通過安全通道進行消毒和體溫監測。

“雲端服務”——關口也是風口,在危機中尋找機遇

春節後,在不少企業還在想方設法復工復產時,思創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200多名員工卻一直在加班加點。

“從大年三十開始,開發疫情聯防聯控平臺、疫情指揮研判平臺、健康碼、復工復產多級聯動指揮調度平臺,一直沒有停過。”公司財務總監胡幫喜說。

更令人欣喜的是,他們還從中“嗅”到了下一步的發展機遇。“復工復產調度平臺今後可為企業精準畫像,方便銀行授信貸款。還有一些地方和我們聯繫,想在健康碼基礎上推出電子身份證。”胡幫喜說。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發展機遇面前,一直處在趕超道路上的江西大力擁抱新技術、新經濟,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進程和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轉型,以“贛服通”政務服務平臺為代表的“數字政府”建設走在全國前列,VR、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一批新產業加速集聚。

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江西“雲優勢”得到彰顯。

“疫情防控少出門,沒想到在網上兩天不到就辦好了營業執照!”核對著新到手的營業執照信息,樟樹市九州醫藥公司行政部部長汪潔連聲稱讚。兩天前,她才在江西省企業登記網絡服務平臺上提交相關資料。

在“贛服通”上設立復工復產服務專區,復工備案“不見面”,全程在線註冊登記企業,推行視頻招聘、遠程面試;

滿足企業復工復產需要,協調華為、騰訊、用友等雲服務商,開發在線辦公、供需對接、產品發佈等雲辦公產品,供省內企業免費使用;

依託貫通全省工業園區、1萬多家企業的省工業園區智慧雲平臺大數據“戰疫”復工復產調度系統,為加快項目建設提供信息化支撐……

“駐企管家”“立刻就辦”“雲端服務”——復工復產中的江西“四最”營商環境答卷

在位於江西南昌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歐菲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員工們正在分桌就餐,一人一桌避免聚集。

在“少見面”“少聚集”的疫情防控期,一系列“雲端服務”為江西復工復產插上騰飛翅膀,催生的宅經濟、雲生活、雲辦公等新業態,更讓擁抱新經濟並已形成一定產業基礎的江西看到更廣闊機遇。

“大白菜3斤左右,茄子、豌豆、玉米等各2斤……”點開“菜東家”配送公眾號,蔬菜、大米、油鹽等日常食品應有盡有。在新餘市分宜縣,菜東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利用線上平臺線下配送優勢,為居家隔離的群眾免費配送蔬菜和生鮮。“新形勢催生新模式,接下來我們將從市場調研、完善品類、優化服務等多方面入手,進一步開拓市場。”公司董事長鍾亮說。

在有上百家VR企業聚集的全國首個城市級VR產業基地南昌,江西中直新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汪翠芳正加緊研發一款名為“隔空重逢”的VR產品。“這次疫情讓越來越多人接觸了線上生活,我們這款產品可以讓相隔千里之外的人戴上頭盔後在同一個場景中‘見面’。”汪翠芳說,下一步,他們還將在此基礎上推出VR辦公、VR購物、VR教育等產品。

關口往往也是風口,危機中往往蘊含機遇——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