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车越来越少了,动车“变为”高铁了,感觉票价是越来越高了,有多少人还想选择绿皮车呢?

北京山海堂收藏


通过多次座车和工作观察,我们现阶段普通百姓还没有达到作高铁的经济条件,大多数人喜欢绿皮车,省钱和经济,毕竟高铁商务和出差人数是少数,铁路部分要想到真正为百姓服务,为大众化服务,才能体现社会主人的优越性。


佛心与人性


作为普通工薪阶层的我,普通上班族,远嫁江苏,回家探亲就是一场“囧途”。

家乡在闽北某县,还没有铁路(在建设中),从江苏回家方案有两种:

慢车k525需要绕好几个省,总共要坐13个小时连夜车,硬座少一些,软卧价格和高铁票差不多,到闽北某县级市后还要转汽车到某县再转车到自己的县,真的很折腾和耗时。其他县的汽车通常不准时,也没有网络信息可以查询,买票都没办法在网上买。

动车快但是票价高,从江苏到浙南某市动车3小时,再转汽车3个多小时到自己县,缺点是正月初一初二汽车停运,经常可能过年回不了家。

从费用来看,两个价格都差不多要用掉一个月的工资,如果从便捷来看,高铁可以节省时间肯定更好,但是总是有收入不太高的人需要交通,而且是更需要。

这就是穷与富人群与时间交易,有钱人用钱买时间,没钱人反正时间创造不了什么财富就用时间省钱。

虽说如此,但是民生也需要照顾到,每个人自己努力成为条件更好的的人是自己的责任,负责好民生是国家的责任。


竹溪槿


问一下我的感受。不是大多数人的感觉啊。

这在厦门上班,老家是重庆的。关于p火车的话,硬座是200多,硬卧的话是400多。动车的话是600多高铁就要1000块了。都这几百块钱,但是也是晚上到晚他时间也找过两三个小时诶。去坐高铁,我为什么不在多个两三百块钱或者四五百块钱,我坐飞机嘞。你坐长途的话最好不要坐高铁,因为它的价格可以赶上飞机了,其实很多人还是愿意省这几百块钱,因为在外面上班都不容易。


什么都不想做的作者


我觉得现在交通越发达,我们这里没有高铁动车的县城,出门越麻烦。我们县有鹰厦铁路,原来在家门口就可以座火车了,现在不知什么原因,普客都没有了,要想出远门必须到邻县(市)座动车。动车本身速度快,这没有什么疑问,但是,我们出发要先座汽车到邻县(市),肯定还要提早出门,因为要考虑到汽车在路上的各种因素。综上所述,看起来动车速度是快了些,但是在出行时间上三四百公里内,和以前座普客列车没有多大的优势,而且增加了旅行者的费用和麻烦。我真想不通,铁总为什么要停开没有动车县里的普客?以下是铁路购票官网上的载图。




苏才圣


以前绿皮车是比较多的,但是现在基本上都没有了,可能在某些短途方面还会有!

记得我第一次坐绿皮火车的时候是2007年,当时从衡阳同学那里玩了搭火车回家,当时正好是夏天,我记得我在上车的门口问到了弄弄的一股汗臭的味道,当时我就不想搭这趟车了,毕竟票价也非常便宜,好像只要20块钱左右,但是因为当时正赶着回家,所以自己硬着头皮上了。

我记得当时有几个彪形大汉把上衣脱了坐在位置上,而火车的窗户都是打开的,上面安装了一排的电风扇,但是依然很热,当时坐了大概5个小时的火车,基本上我是憋着气的,因为绿皮车上的味道实在是太重了,比现在我们做普通的空调火车的厕所味道还难闻,当然如果冬天坐会好一点。

绿皮车被淘汰其实也是好事,毕竟其乘坐环境确实不太好,特别是大热天的,不仅热味道还重,但是绿皮车的也有优势就是票价便宜,如果当时我买有空调的火车价钱应该要40-50块左右,但是绿皮车只要20多块钱,对于普通的打工一族来说绿皮车可以省一些钱,我记得我坐的那趟绿皮车是开往四川的,车上面的人一看就是来自于农村在外面打工的人,他们选择绿皮车更多的还是因为便宜,毕竟他们在外面挣钱也不容易。

现在交通更加发达了,出行基本上都是坐高铁了,除非当地没有高铁经过才会坐火车,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会选择火车,因为高铁相对来说价钱高太多了,同样是硬座,基本上要贵上一倍的价钱,对于普通的工薪族或者老一辈的普通打工者来说,他们会选择出行更便宜的普通火车。

而绿皮车退出历史舞台也正常,至少我是不愿意在夏天坐绿皮车或者长途坐绿皮车的。


楼盘网


高铁票价上海到南昌的二等坐要336(一等座五百多,商务座上千了——来回2000起步),出门一趟,来回车旅费(吃喝拉撒,坐地铁,打滴滴)要八九百甚至1000多。

而普通车票只要115,来回两三百而已。

对于收入1万以上的工薪阶层,坐个高铁还是非常轻松的,舒适,方便,快捷。也节约出门的时间,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呀。

但是对于低收入人群,比如农民工,环卫工,幼儿园教师(高收入教授除外),车间流水线工人等等,这些人普遍收入在三四千,甚至2000多都有,这些人群的时间值钱吗?(你说时间就是金钱,低收入人群会笑的哦😊)

就算请几天假,也就扣两百差不多,犯不着坐上千的高铁来回赶时间吧。

所以,低收入人群还是普遍偏向坐便宜的列车,高铁虽然舒适,快捷,关键是囊中羞涩,坐不起呀!人人都想过好日子,有高铁坐,有小轿车开,但是现实很残酷的。

大家算算中国还有多少收入在三四千的人群,就知道还应维持多少比例的绿皮车呢?



萧子北


高铁虽好,但适合出差的,经商的,出远门长途的并没有优势,票价高过机票,但飞机飞三四小时高铁要十几个小时,坐都要坐累,不如飞机,虽然飞机加上办登机,安检,路上的车程来回也要四个小时加起来七八小时,只省三分之一时间,只和动车时间类似。所以也不是最好的,毕竟坐车更多的是没那么多钱的主,这就给绿皮车增加了客源,绿皮车车速80,三千公里也要四十小时左右,够慢的,虽慢但有客源,老年人不赶时间,过去坐惯了,票价涨幅不高,短途买硬座,长途买硬卧,沿途看看风景,聊聊天,天南海北,男女老少,读书的学生,外出打工的,各色人等,谈谈自己听听别人,时间也挺快,三四十小时的临时家庭,吃吃别人的特产,看看人生百态,倒别有滋味。我很喜欢这样的情景,生活中增加了点乐趣,有何不好?只有千把公里的才适合高快,四五个小时吃罢早饭上车,下车吃午饭,但公交又时间上不配合高快,只有地铁适合到机场,高铁站。如果普快可以提速到100--120公里,那就更好了,千把公里朝发夕至,睡一晚到了还省了住宿费,私企肯定欢迎,销售费用省了一大笔,而三千公里也就两天左右,省六七个小时,不好吗?何必修太多高铁,那可是铁总的赔钱货,八辈子都还不上,赖在国家身上,不如整修原线路,改直,钻洞,投资省,负债轻,百姓还欢迎。何乐而不为?


没有什么43


谢答友北京山海堂收藏之邀。

题主所说的绿皮车实际上指普通火车线上跑的时速一般在160公里以下的火车,包括Z字头、T字头、K字头、以及Y字头L字头等等。它们的逐渐减少是与动车高铁包括动集列车绿巨人的逐渐增加有关的,也是与未来客运专线跑客车,火车线跑货运的发展趋势相关的。

当然,想选择绿皮车的还大有人在。这只要看看每趟绿皮车几乎都是满员,都有人持无座票上车的普遍情况就可以了解个大概。因为绿皮车票价便宜,很多早已经习惯了这个票价的老乘客,走同样的里程,不愿意拿出两倍三倍的价格去坐动车高铁;也因为绿皮车的车站都在市区之内,乘降方便,路径熟悉;而且客运专线在有些小地方是不停车火车车次很少的,其方便程度在这一点上是无法和绿皮车相比的。



基于以上诸多因素,现在想乘坐绿皮车的乘客还是很多。而且在未来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里,也应该依旧很多。所以希望国家在实施客运专线走客运、火车线走货运的总体规划的时候,能适当保留绿皮车的运行车次,延长其运行时间,以适应广大乘客的需求。


东方连话


发展交通事业本身不错,但错在过度追求经济效益,把便民,利民全忘了,动車,高铁都是给上班族,高薪族乘座的,老农民,城市善通居民这个阶层真是望車兴叹,原来停的绿皮車正是这个阶层最适合的交通工具,现在少了,有的干脆不停了,给这部分出行造成不便,高铁票昂贵,比飞机票略低些,这些人能座起吗?


守住职场底线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未来高铁肯定会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但是绿皮车也不会被淘汰,会被新生产物所替代。

绿皮火车,是中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运营的主要远程交通工具,运速缓慢,外表墨绿,设施简陋,曾是中国铁路客运主力。它代表了那个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春运时节,简陋的火车站被拥挤的人群充斥,“机械油、铁锈、食物与人汗的味道交织在一起,相隔万里的火车站味道都一模一样。”

在当今时代,时间与价格应该是相对而言的。有人一个小时的工资可能就是一张北京南-上海虹桥的高铁票,或者远不止于此。有大量出行需求的大多数都是商务人士,所以他们再有高铁、动车的情况下肯定不会选择时间长的绿皮火车。

注意是相对而言的,喷子不要进行言语攻击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