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峰七種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早已註定他在雁門關外結局

小時候讀《天龍八部》覺得好玩,成年讀《天龍八部》把喬峰當作我的偶像,中年讀《天龍八部》,覺得喬峰的一生,更能詮釋什麼是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本文2500字左右,需要你的耐心和時間才能讀完。)

金庸先生塑造出名族大英雄喬峰,更像是西楚霸王項羽,這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言出必行,一口吐沫一個釘,英雄名節上不得有半點瑕疵,不然只能拔劍自刎,作為人生的謝幕了。

喬峰七種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早已註定他在雁門關外結局

粗讀《天龍八部》,細細品味喬峰的人生軌跡,猛然發現他身上有七種,兒女情長英雄氣短之氣。晶晶大叔閉目養神慢慢思緒,猛地睜開眼睛,突然發現喬峰雁門關外自盡身亡,原來和這七種,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1.一身正氣

喬峰的一舉成名,功成名就,離不開他授業恩師的栽培,據《天龍八部》中介紹,少林玄苦大師,是喬峰的授業恩師。玄苦是一位得道高僧,對佛法有著精闢的理解。這正也是汪劍通和玄慈,為了彌補過失的一個舉措。

自古佛法是化解戾氣的不二法門,宣揚普度眾生、立地成佛、不亂殺生等人生哲理。喬峰日後的善舉,都是受了佛法的影響。

喬峰生於宋朝戰火不斷的年代,其身份特殊,也是他日後成為大英雄的起因。因少林玄慈方丈,一時錯誤的舉措,釀成了一段義薄雲天的英雄故事。

喬峰七種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早已註定他在雁門關外結局

喬峰的身世是悲劇的,其成長經歷,卻是所有武林同道,夢寐以求的學武最高境界。喬峰身上的正氣,正是雁門關慘案參與者,凝聚在一起的正能量。

帶頭大哥玄慈和丐幫幫主汪劍通,都希望把喬峰培養成蓋世英豪,一身正氣正是英雄豪俠必有的氣質。

2.匡扶正義

丐幫在金庸武俠中,一直是匡扶正義,為國為民的民族幫派。《天龍八部》中的丐幫,是金庸武俠丐幫系的起源。

喬峰是丐幫象徵性的,第二代出類拔萃的幫主。喬峰早期作為丐幫幫主的接班人,汪劍通對他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匡扶正義的教條,打喬峰進入丐幫起,早已深深地刻在了喬峰的腦海裡。

喬峰作為《天龍八部》中北喬峰,南慕容,的其中一員,其在江湖中的人品,是人人尊敬和敬仰的。

喬峰七種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早已註定他在雁門關外結局

匡扶正義是英雄必有的作為,一個英雄不匡扶正義,就不是一個合格的英雄。喬峰身上的匡扶正義,是多方力量努力的結果。這也是玄慈和汪劍通,希望喬峰必有的氣節。所以喬峰才有大公無私,黑白分明的英雄氣魄。

3.重情重義

喬峰功成名就,他知道他所得到的一切,都是授業恩師玄苦,和汪劍通的提拔恩賜。知道感恩的人,才懂得什麼是英雄的所作所為。

丐幫在喬峰的領導下,屢立奇功鋤強扶弱,為宋朝江山的穩固,做著默默無聞的貢獻。喬峰與丐幫上下重義,這個義是患難與共心有所向,志同道合的結晶。

喬峰七種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早已註定他在雁門關外結局

喬峰重情,喬峰在沒有遇到阿朱之時,他看重的情,是和丐幫上下弟子的感情、友情、和親情。

重情重義多指朋友之間的情意,所謂兩肋插刀,是朋友間情意的昇華。喬峰為丐幫長老甘願身受戒刀處罰,這也是喬峰重情重義的表現。重情重義也是直接導致,喬峰自縊雁門關的主要原因。

4.嫡派身份

自古到今,身份是直接衡量,一個人好與壞的天平。英雄和名人都是公眾人物,其身份不得有一點的瑕疵。這也是喬峰契丹身份一經曝光,必遭武林同道唾罵的結果。

喬峰是宋人時他感覺到驕傲,因漢族是多數派,這也是古代封建思想的傳承。喬峰身為英雄,自知身份對自己英雄識別的重要性。喬峰身為漢人時,痛恨契丹一族,當他身為契丹人時,又感受到大宋人的殘暴和陰險。這正也是金庸先生,對正與邪好與壞沒有國界的思想觀點。

喬峰七種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早已註定他在雁門關外結局

喬峰本來對身份有著很強的認知,他糾結於幫大宋欺負契丹,是大逆不道對不起族人。若幫契丹欺負大宋,是不知感恩,是忘恩負義之輩的作為。

雙重身份,兩種矛盾體,也是導致喬峰,自縊雁門關的重要原因之一。

5.仇深似海

有仇不報非君子,仇恨是從古到今,不可磨滅的精神產物,國恨家仇大於天。喬峰雖是絕世英雄,義薄雲天,但也不能輕易放下仇恨。

國仇家恨不報是為不忠不孝,所以作為英雄的喬峰,不可能不為父母報仇。仇恨從古到今大於友情,再好的友情,也不可能抹殺報仇的慾望。再說親情大於一切,喬峰再怎麼受玄慈和汪劍通的栽培,也不可能放下家族仇恨不管不問。

喬峰七種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早已註定他在雁門關外結局

喬峰對昔日的好友施以毒手,是自古血濃於水的親情表現,他毫無選擇。當喬峰追查到底,才赫然發現,原來自己苦苦追尋的大奸大惡之人,原來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喬峰在面對義薄雲天和親情時,他還是選擇了親情,讓喬峰徹底放下親情的,也是普度眾生的佛法,這也是喬峰無牽無掛自縊雁門關的原因之一。

6.情比金堅

喬峰和阿朱的戀情,一開始是建立在救死扶傷之上,也可以說是喬峰的義薄雲天,義無反顧,感動了阿朱,才使她投懷送抱。再有阿朱的不離不棄,也讓喬峰找到了,除父母之外的第二個親情和愛情。

喬峰自幼的生長環境,是一直按著英雄的路線進行的,感恩圖報已經深深地,印在了喬峰的腦海裡。

阿朱算是幸運的,她莽撞的闖入喬峰的愛情世界。喬峰因年幼受傳統道義的思想教育,他的忠心正是情有獨鍾的前身。所以喬峰對阿朱的情,堪比祝英臺和梁山伯,經典又傳奇。

喬峰七種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早已註定他在雁門關外結局

阿朱和喬峰的相遇註定是一個悲劇,俗話說兒女情長英雄氣短,自古以來英雄的愛情故事,就沒有個完美的結局。霸王別姬就是一個悲慘愛情例子。

喬峰作為英雄,最看中於忠義二字,阿朱作為英雄的妻子,定也有英雄身上必有的魄力。所以阿朱選擇了犧牲自己,保住愛情和親情。這也是暗示喬峰自縊雁門關的一個開端。

7.忠義兩難

喬峰身為丐幫幫主,替丐幫分憂,他作為大宋子民,為國效力。喬峰又作為契丹族人,不得不搭救本族人類。這正是喬峰對忠義的理解和作為。

自古以來,忠義兩難全,喬峰對忠和義卻做了權衡。喬峰不是天平,很難做到兩邊公正平衡,他不管幫助誰,都會得罪另一方。這也是喬峰日思夜想,糾結不堪的煩惱。

喬峰七種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早已註定他在雁門關外結局

喬峰作為《天龍八部》的大英雄,他對身份和名譽,看得比命都重要。但不論如何,喬峰不得不承認,自己契丹族人的身份。

喬峰既忘不了大宋子民的養育之恩,也忘不了自己天生具有的契丹身份。當兩方發生屠殺和衝突,喬峰會義無反顧的去幫助任何一方,打退侵略者。這是喬峰自有的英雄氣節,不為其身份所動搖。

喬峰最不放下的是自己契丹人的身份,他知道他契丹人的身份,不被大宋子民接受,其也不願看到,大宋子民生活在生靈塗炭之中。

喬峰七種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早已註定他在雁門關外結局

所以喬峰選擇了,反抗契丹族人的侵略,也是這一舉措,讓自己陷入了進退兩難境界。之所以喬峰選擇了自縊雁門關,也是想起了阿朱的所作所為,這正也是喬峰重情重義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