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要延續一些風俗?

薄荷的星


我認為風俗是一個地方的文化,是鄉情,是親切,是人們對當地人的愛和尊重。因為這裡的風俗和其他地方不同,具有特異性,每一種文化都值得保留,值得延續下去。


前央shi記者在澳洲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的一首《元日》把有著四千年曆史的過年風俗描寫的隆重而又喜慶。因為過春節,我們更加體會什麼叫人倫親情,什麼叫幸福圓滿;因為有春節,我們更懂得什麼叫歲月更替,什麼叫辭舊迎新。我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文明久遠,風俗眾多豐富紛呈。最熟悉的風俗,像貼春聯、守歲、拜年、吃餃子、正月十五鬧元宵舞龍燈 、清明節掃墓祭祖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重陽節登高望遠等,都是數千年生活的積澱,釋放出厚重的民族特徵、生活習性和人文氣息。

良好風俗,是民族的根基和魂魄。

一個民族的屹立不能沒有自己的根基和魂魄,而歷史積澱的各種良好風俗就是民族價值觀的結晶,因為有了良俗,自然形成一定的公共秩序,公序良俗就是一個民族的魂魄。公序良俗更多的是道德層面的,而道德是最低的法律,所以說良好風俗是民族的根基是不為過的。中國自古就有重視風俗的傳統,“為政必先究風俗”、“觀風俗,知得失”是歷代君主恪守的祖訓。歷史上最高統治者不僅要親自過問風俗民情,還要委派官吏考察民風民俗,在制定國策時以它作為重要參照,並由史官載入史冊,為後世的治國理政留下治理風俗的經驗。

良好風俗,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信仰。 在中國古代早期,人們主要有兩種信仰:一個是天地信仰,一個是祖先信仰,很多風俗就是為了表達對天地神明和祖先前輩的尊敬。比如說祭祀,一來,叩謝天地神明、先祖恩德;二來,祈求以後的生活能夠更加美滿。這些觀念反映了古人崇尚天人合一、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也由其間發展出了豐富的禮樂文化,並隨著歷史的沉澱,最終演變成我們現在所說的傳統風俗和節日。儘管風俗體現的信仰層面是抽象的,但我們做人做事不能缺少這種信仰的呵護,信仰如同橋面的欄杆,我們過橋,雖然我沒有用手去扶著欄杆,但不能沒有欄杆,正是因為有了欄杆,我們心裡才安穩踏實,不用害怕下面的波濤洶湧。一旦沒有了欄杆的保護,或者說一旦沒有了信仰,就多了一份擔驚受怕,信仰就是我們心中的人生欄杆。

良好的風俗,有助於家風民風固本。再拿一些地方過年“祭祀”舉例,“追養繼孝,君子將以祭之也。”我們知道,祭祀重在於禮,禮的本義,則為“報本追遠”。其背後蘊涵著兩層意思:一是此身得自祖父母,又依賴先人之澤,才能享受餘慶,平常朝夕奉養承歡,而一旦故去,無法盡生孝之責,心中悲思無以寄託,所以就藉助祭祀之禮以申子孫孝道之情。二是做子孫的因為貧賤而不能在生前供衣食,盡孝道,如今自己已經發達鼎食,而親人已不再能享受,心中悲思莫及,所以藉助祭祀以志子孫悔悟之情。祭祀之誠不在於求福,在於後人對先祖的追思甚至懺悔,樹大有根耕讀傳家,祖恩浩蕩,特別是幾代同堂,跪拜於祖位或墓前,是對良好家風的教化,也有助於良好民風的形成。

良好風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延續與堅守良好風俗,體現了我們的文化自信。無論社會發展到什麼程度,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幾千年傳承下來的風俗就是我們思考的源頭。


丙寅易學


傳統習俗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從歷史沿襲而鞏固下來的,具有穩定的社會風俗和行為習俗,並且已同民族情緒和社會心理密切結合,成為人們自覺或不自覺的行為準則。


傳統習俗是傳統文化表現的一方面,通過傳統習俗來反映民族的行為習慣,傳統習俗是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傳統文化還是一個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積累,是一個民族文明的象徵,一個民族只有完全明白自己的傳統文化,才真正增強民族的競爭力和凝聚力,整個民族才會取得進步!所以我們要有意識的繼承我們的傳統習俗。

具體來講

1、傳統文化值得我們學習的其實是很多的,但是首先我們要靜下心來理性的看待傳統文化。簡單的說誠信、友愛、自愛都是我們現在需要學習的,大點說和諧、共生、天人合一中的人與自然共生相處的理念也是我們現在需要認真學習、深入研究的。孔子、老子他們的思想有很多東西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不是這些東西老了、過時了。只是我們沒有把他們真正的理解好、研究到其中的本質,也沒有利用好。

2、對於習俗我們更要把其中一些好的東西發揚光大,韓國之所以搶我們的節日(如端午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自己把這些悠久的節日忘記了、是我們自己沒有好好地對待這些節日財富。

3、舉幾個例子,例如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端午節、七夕節這些和我們的生活都緊密相關。此外,各少數民族也都保留著自己的傳統節日,諸如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瑤族的達努節、白族的三月街、壯族的歌圩、藏族的藏曆年和望果節、苗族的跳花節等等。

下面再舉幾個具體的例子。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的第一個傳統佳節。過去,春節被稱為“新年”,因為按照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的農曆,這天是正月初一,新年的開頭。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採用公曆紀年,農曆新年便改稱“春節”(大約在公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的重要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次日,大家便開始到親朋好友家裡“拜年”,相互問候,祝願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春節期間,傳統的文娛活動以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高蹺最為普遍。

清明掃墓祭祖,4月5日前後為清明節。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曆史。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原是祭祀祖先的節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這一天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動。清明時分,天氣轉暖,草木復萌,人們常常結伴到郊外踏青、放風箏、欣賞春光,所以清明節有時也被稱做"踏青節"。

農曆七月初七夜,稱“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每年相會的日子。是夕,陳瓜果子於庭中,女孩子結綵縷,穿七孔針。據說先穿完者為巧。“乞巧節”,又由於多是女孩子參加,故稱“少女節”。


有話郝浩說


風俗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規範。風俗的多樣性,是以習慣上,人們往往將由自然條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為規範差異,稱之為“風”;而將由社會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行為規則之不同,稱之為“俗”。

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正恰當地反映了風俗因地而異的特點。風俗是一種社會傳統,某些當時流行的時尚、習俗、久而久之的變遷,原有風俗中的不適宜部分,也會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改變,所謂“移風易俗”正是這一含義。

中國自古就有重視風俗的 傳統,“為政必先究風俗”、“觀風俗,知得失”是歷代君主恪守的 祖訓。最高統治者不僅要親自過問 風俗民情,還要委派官吏 考察民風民俗,在制定國策時以它作為重要參照,並由史官載入 史冊,為後世的 治國理政留下治理風俗的 經驗。

在快節奏的全球信息化時代,老祖宗留下的風俗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保貴文化遺產,而且在經濟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信仰正在迷失,傳統正在丟失,傳統的文化傳統的風俗越來越少見,越來越稀缺。

正如中國傳統觀念養兒防老,延續香火一樣,

留住傳統文化包括延續傳統風俗已成為人們的一種精神需要,一種念想,一種延續和傳承,是人們發自內心的一種情感需求。

保留傳統延續風俗能大大的提高我們的身份認同感,民族自豪感,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彭彭愛養生


風俗是地方文化的具體表達方式,是傳承的一種路徑!傳承有多重要,延續風俗就有多重要!不同的地域,會有一些延續下來的不同的行為習慣。這些習慣伴隨著古樸的氣息,往往與當地氣候、地理環境有些莫大的關係。中國人對土地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風俗習慣與人的地域性緊緊聯繫著,也影響著一個地區人行事作風的底層邏輯。我們不難發現每個人的行為上樣樣都透漏著地域特徵,從而可以去判斷他的個性!風俗習慣同時會夾雜著一個地方的歷史發展,是我們通過文化與過去的粘性!從基因學和生命科學上來說,我們是基因傳承自己的載體,作為載體本身,風俗文化是我們傳承“存在”的方式!



沐曉Erin


傳統習俗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從歷史沿襲而鞏固下來的,具有穩定的社會風俗和行為習俗,並且已同民族情緒和社會心理密切結合,成為人們自覺或不自覺的行為準則。

傳統習俗的內容是複雜的,存在於一個社會的傳統習俗大體上分兩部份:一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其源遠流長,時代久遠,具有社會性,集團性,民族性的特點.不同地區,不同集體,不同民族都具有不同的傳統習俗,如不同民族的民風習俗.二是適應現實社會歷史條件而產生的,如新中國成立後所倡導的新的生活習俗.








陶政聰


風俗是一個地方的文化特徵,也是一個地方文化積澱而形成的結果。風俗也是人類一代又一代約定成俗的產物,它離不開人們日常生活的積累而形成的某種習慣。比如說日常飲食的製作工藝,進食方式的講究,各種食材配料的研製,手工生產的流程,飲食產品的包裝等等。都是人們生活習慣的積累,人們延續某種習俗,是某個地域一代代人傳承的結果。

在川北農村民間,臨近年關的時候,就有很多關於年的習俗。比如,祭灶王爺,吃臘八飯,掃陽塵,啟陰溝,把房前屋後收拾得乾乾淨淨地迎接新年。這都是民間的一些習俗,一輩一輩人都這樣做,就成了一種習慣,一種習俗。再比如過年貼春聯,貼門神,也都是一種民間習俗。貼上紅紅的春聯不僅僅是傳統文化的傳承,而且也是彰顯門庭喜慶的一種方式。貼門神不僅是驅邪除惡的一種方式,更是預示威武霸氣的一種吉祥的象徵。

川北農村民間還有很多風俗習慣,如正月十五鬧花燈散元宵,春暖花開打耕牛,三月清明祭祀先祖,五月端午吃粽子喝雄黃酒,新婚女婿端午節給丈母孃送蒲扇,岳父岳母給女兒女婿取傘等都是民間習俗。這裡就不一一列舉。

人們傳承一些民間傳統習俗,實際上是在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引導和教育後代人不忘祖先,銘記傳統文化的根本所在。

延續一種好的習俗,就是牢記我們的根源。是值得現代人延續和承載的,你覺得呢?歡迎你的評論。





營山微文學


人們延續風俗,一是習慣,比如某農村過年殺年豬,是以前生活物質不豐富時,過年改善伙食的一種延續,二是儀式感,儀式感能夠讓生活更美好,更有趣,人和動物不一樣的地方,不僅僅是為了吃飽喝足,繁衍,更有著精神的需要,而儀式感讓人們心裡更踏實,比如中秋吃月餅,三是風俗讓人們知道自己從哪裡來,人們需要從生命的維度辨別身份,讓生命的意義更充實,風俗正好能夠清楚的說明你精神氣質,四是地域差異,從生存需要保留一些風俗,比如愛斯基摩人住冰屋,東北人睡炕


筆刀耕火種


因為古代傳下來的一些風俗習慣是古人根據長時間生活習慣的積累的東西。每一個地區都有適合當地人的習慣。比如東北愛吃燉菜,是因為東北冬天天氣寒冷,燉菜上桌以後涼的慢。四川重慶愛吃麻辣,是因為西南盆地潮溼,多吃麻辣有助於排除體內的溼氣。

還有過年的時候,放鞭炮,古人們說放完的鞭炮不要扔到外面,那樣的話財運都被掃出去了,所以每家每戶放完鞭炮以後都把自己放的掃成一堆放在自己家的院子裡。事實是,如果每家放完鞭炮都往外扔,那麼對環境得造成多麼大的損害,同時也增加了環衛人員的工作量。所以古人通過側方面的引導,教會了後代子孫要愛護環境。這比成天在他耳根子邊叨咕要有效的多。

還有一些地區保持著節日給去世的家人燒紙的習慣,這也是古人為了讓後代子孫心裡要有先人,時刻不能忘了先人的教導,先人所立下的規矩和嚴格的家風。每個人都希望去世以後即使不被天下人所記起,也應該被自己家的後代子孫所記起。在百年之後馬上就被人淡忘的人,那麼他活著的一生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吧。燒紙錢只是個形式,先人到底能不能收到又有誰知道呢?

風俗也是中國民間的文化,需要代代傳承。中國的文化才是我們中國人的信仰。


易經傳播小助手


如果一個民族失去了信仰,丟去了民族精神與文化,就如同一顆參天大樹沒有了根,終將變成枯枝敗葉而消亡。同樣,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了根,沒有了信仰,沒有了文化風俗的傳承,就會變得急功近利,唯利是圖,只剩下適者生存,存亡競爭,漸漸忽略了民族信仰,精神文明,與愛的力量,於是乎遺忘初心,不得始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