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要延续一些风俗?

薄荷的星


我认为风俗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是乡情,是亲切,是人们对当地人的爱和尊重。因为这里的风俗和其他地方不同,具有特异性,每一种文化都值得保留,值得延续下去。


前央shi记者在澳洲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一首《元日》把有着四千年历史的过年风俗描写的隆重而又喜庆。因为过春节,我们更加体会什么叫人伦亲情,什么叫幸福圆满;因为有春节,我们更懂得什么叫岁月更替,什么叫辞旧迎新。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文明久远,风俗众多丰富纷呈。最熟悉的风俗,像贴春联、守岁、拜年、吃饺子、正月十五闹元宵舞龙灯 、清明节扫墓祭祖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重阳节登高望远等,都是数千年生活的积淀,释放出厚重的民族特征、生活习性和人文气息。

良好风俗,是民族的根基和魂魄。

一个民族的屹立不能没有自己的根基和魂魄,而历史积淀的各种良好风俗就是民族价值观的结晶,因为有了良俗,自然形成一定的公共秩序,公序良俗就是一个民族的魂魄。公序良俗更多的是道德层面的,而道德是最低的法律,所以说良好风俗是民族的根基是不为过的。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祖训。历史上最高统治者不仅要亲自过问风俗民情,还要委派官吏考察民风民俗,在制定国策时以它作为重要参照,并由史官载入史册,为后世的治国理政留下治理风俗的经验。

良好风俗,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信仰。 在中国古代早期,人们主要有两种信仰:一个是天地信仰,一个是祖先信仰,很多风俗就是为了表达对天地神明和祖先前辈的尊敬。比如说祭祀,一来,叩谢天地神明、先祖恩德;二来,祈求以后的生活能够更加美满。这些观念反映了古人崇尚天人合一、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也由其间发展出了丰富的礼乐文化,并随着历史的沉淀,最终演变成我们现在所说的传统风俗和节日。尽管风俗体现的信仰层面是抽象的,但我们做人做事不能缺少这种信仰的呵护,信仰如同桥面的栏杆,我们过桥,虽然我没有用手去扶着栏杆,但不能没有栏杆,正是因为有了栏杆,我们心里才安稳踏实,不用害怕下面的波涛汹涌。一旦没有了栏杆的保护,或者说一旦没有了信仰,就多了一份担惊受怕,信仰就是我们心中的人生栏杆。

良好的风俗,有助于家风民风固本。再拿一些地方过年“祭祀”举例,“追养继孝,君子将以祭之也。”我们知道,祭祀重在于礼,礼的本义,则为“报本追远”。其背后蕴涵着两层意思:一是此身得自祖父母,又依赖先人之泽,才能享受余庆,平常朝夕奉养承欢,而一旦故去,无法尽生孝之责,心中悲思无以寄托,所以就借助祭祀之礼以申子孙孝道之情。二是做子孙的因为贫贱而不能在生前供衣食,尽孝道,如今自己已经发达鼎食,而亲人已不再能享受,心中悲思莫及,所以借助祭祀以志子孙悔悟之情。祭祀之诚不在于求福,在于后人对先祖的追思甚至忏悔,树大有根耕读传家,祖恩浩荡,特别是几代同堂,跪拜于祖位或墓前,是对良好家风的教化,也有助于良好民风的形成。

良好风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延续与坚守良好风俗,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风俗就是我们思考的源头。


丙寅易学


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表现的一方面,通过传统习俗来反映民族的行为习惯,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统文化还是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累,是一个民族文明的象征,一个民族只有完全明白自己的传统文化,才真正增强民族的竞争力和凝聚力,整个民族才会取得进步!所以我们要有意识的继承我们的传统习俗。

具体来讲

1、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学习的其实是很多的,但是首先我们要静下心来理性的看待传统文化。简单的说诚信、友爱、自爱都是我们现在需要学习的,大点说和谐、共生、天人合一中的人与自然共生相处的理念也是我们现在需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的。孔子、老子他们的思想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不是这些东西老了、过时了。只是我们没有把他们真正的理解好、研究到其中的本质,也没有利用好。

2、对于习俗我们更要把其中一些好的东西发扬光大,韩国之所以抢我们的节日(如端午节),主要的原因是我们自己把这些悠久的节日忘记了、是我们自己没有好好地对待这些节日财富。

3、举几个例子,例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七夕节这些和我们的生活都紧密相关。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下面再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新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清明扫墓祭祖,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

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是夕,陈瓜果子于庭中,女孩子结彩缕,穿七孔针。据说先穿完者为巧。“乞巧节”,又由于多是女孩子参加,故称“少女节”。


有话郝浩说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 传统,“为政必先究风俗”、“观风俗,知得失”是历代君主恪守的 祖训。最高统治者不仅要亲自过问 风俗民情,还要委派官吏 考察民风民俗,在制定国策时以它作为重要参照,并由史官载入 史册,为后世的 治国理政留下治理风俗的 经验。

在快节奏的全球信息化时代,老祖宗留下的风俗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保贵文化遗产,而且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信仰正在迷失,传统正在丢失,传统的文化传统的风俗越来越少见,越来越稀缺。

正如中国传统观念养儿防老,延续香火一样,

留住传统文化包括延续传统风俗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需要,一种念想,一种延续和传承,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需求。

保留传统延续风俗能大大的提高我们的身份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彭彭爱养生


风俗是地方文化的具体表达方式,是传承的一种路径!传承有多重要,延续风俗就有多重要!不同的地域,会有一些延续下来的不同的行为习惯。这些习惯伴随着古朴的气息,往往与当地气候、地理环境有些莫大的关系。中国人对土地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风俗习惯与人的地域性紧紧联系着,也影响着一个地区人行事作风的底层逻辑。我们不难发现每个人的行为上样样都透漏着地域特征,从而可以去判断他的个性!风俗习惯同时会夹杂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发展,是我们通过文化与过去的粘性!从基因学和生命科学上来说,我们是基因传承自己的载体,作为载体本身,风俗文化是我们传承“存在”的方式!



沐晓Erin


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

传统习俗的内容是复杂的,存在于一个社会的传统习俗大体上分两部份: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其源远流长,时代久远,具有社会性,集团性,民族性的特点.不同地区,不同集体,不同民族都具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如不同民族的民风习俗.二是适应现实社会历史条件而产生的,如新中国成立后所倡导的新的生活习俗.








陶政聪


风俗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特征,也是一个地方文化积淀而形成的结果。风俗也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约定成俗的产物,它离不开人们日常生活的积累而形成的某种习惯。比如说日常饮食的制作工艺,进食方式的讲究,各种食材配料的研制,手工生产的流程,饮食产品的包装等等。都是人们生活习惯的积累,人们延续某种习俗,是某个地域一代代人传承的结果。

在川北农村民间,临近年关的时候,就有很多关于年的习俗。比如,祭灶王爷,吃腊八饭,扫阳尘,启阴沟,把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这都是民间的一些习俗,一辈一辈人都这样做,就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习俗。再比如过年贴春联,贴门神,也都是一种民间习俗。贴上红红的春联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也是彰显门庭喜庆的一种方式。贴门神不仅是驱邪除恶的一种方式,更是预示威武霸气的一种吉祥的象征。

川北农村民间还有很多风俗习惯,如正月十五闹花灯散元宵,春暖花开打耕牛,三月清明祭祀先祖,五月端午吃粽子喝雄黄酒,新婚女婿端午节给丈母娘送蒲扇,岳父岳母给女儿女婿取伞等都是民间习俗。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人们传承一些民间传统习俗,实际上是在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引导和教育后代人不忘祖先,铭记传统文化的根本所在。

延续一种好的习俗,就是牢记我们的根源。是值得现代人延续和承载的,你觉得呢?欢迎你的评论。





营山微文学


人们延续风俗,一是习惯,比如某农村过年杀年猪,是以前生活物质不丰富时,过年改善伙食的一种延续,二是仪式感,仪式感能够让生活更美好,更有趣,人和动物不一样的地方,不仅仅是为了吃饱喝足,繁衍,更有着精神的需要,而仪式感让人们心里更踏实,比如中秋吃月饼,三是风俗让人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人们需要从生命的维度辨别身份,让生命的意义更充实,风俗正好能够清楚的说明你精神气质,四是地域差异,从生存需要保留一些风俗,比如爱斯基摩人住冰屋,东北人睡炕


笔刀耕火种


因为古代传下来的一些风俗习惯是古人根据长时间生活习惯的积累的东西。每一个地区都有适合当地人的习惯。比如东北爱吃炖菜,是因为东北冬天天气寒冷,炖菜上桌以后凉的慢。四川重庆爱吃麻辣,是因为西南盆地潮湿,多吃麻辣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湿气。

还有过年的时候,放鞭炮,古人们说放完的鞭炮不要扔到外面,那样的话财运都被扫出去了,所以每家每户放完鞭炮以后都把自己放的扫成一堆放在自己家的院子里。事实是,如果每家放完鞭炮都往外扔,那么对环境得造成多么大的损害,同时也增加了环卫人员的工作量。所以古人通过侧方面的引导,教会了后代子孙要爱护环境。这比成天在他耳根子边叨咕要有效的多。

还有一些地区保持着节日给去世的家人烧纸的习惯,这也是古人为了让后代子孙心里要有先人,时刻不能忘了先人的教导,先人所立下的规矩和严格的家风。每个人都希望去世以后即使不被天下人所记起,也应该被自己家的后代子孙所记起。在百年之后马上就被人淡忘的人,那么他活着的一生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吧。烧纸钱只是个形式,先人到底能不能收到又有谁知道呢?

风俗也是中国民间的文化,需要代代传承。中国的文化才是我们中国人的信仰。


易经传播小助手


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信仰,丢去了民族精神与文化,就如同一颗参天大树没有了根,终将变成枯枝败叶而消亡。同样,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根,没有了信仰,没有了文化风俗的传承,就会变得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只剩下适者生存,存亡竞争,渐渐忽略了民族信仰,精神文明,与爱的力量,于是乎遗忘初心,不得始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