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座,全部用花崗岩石砌築外牆的大樓,氣度不凡


在外灘的這條廣東路上,上半世紀這裡發生的故事,留下的建築,可以說幾乎涵蓋了上海的半部近代史。

而廣東路最出彩的部分,就是在廣東路與四川中路西南轉角處的廣東路93號,永年大樓。

永年大樓的名字意義深遠,取法於曹操的名句:"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不但生動形象說闡述了這家公司的宗旨,還起到廣而告之的作用。

不過,永年人壽保險最初並不是以中國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而是以外商企業作為服務對象。

但自從1901年以後開始接受中國人的保單以後,業務大增,生意興隆,不久成為滬上最大的從事壽險的外資公司。

為體現公司雄厚實力及其在上海保險業的地位,1907年,永年人壽拆除原先房屋,重新聘請通和洋行設計重新修建公司大樓,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永年大樓。

永年大樓於1910年竣工,屬英國新古典主義風格,局部巴洛克裝飾。

這是上海第一座新式辦公樓,也是我國第一座全部用花崗岩石塊砌築外牆面的建築大樓 。

整棟大樓的石柱都是用紅花崗石磨光,顯得穩重堅實。立面窗框採用不同式樣處理,底層為連續半圓券窗。

二層窗楣為弧形或三角形,並用小柱支撐窗楣,三層為平框;轉角處為重點裝飾部位,入口門廊配置愛奧尼式立柱。

2、3層為通貫的愛奧尼式壁柱,大柱間設帕拉蒂奧式組合窗,雖然建築層樓不高,卻有高樓感覺。

這幢樓最引人注目的是底層沿馬路的連續半圓券窗,沿街就可以看到。。

上面滿是絢麗的彩色玻璃鑲嵌畫,畫面內容多為耶穌、聖母馬利亞等西方宗教故事。

據說當年永年保險公司在營業廳窗上裝飾這些宗教畫,是寓意“上帝保佑,客戶長壽”。和當年經營人壽保險的永年大樓的意境非常吻合,人文與商業共存。

雖然現在看來,已經年代久遠,爬上年輪的痕跡。但依然清晰可見精妙細膩的製作,只是不知什麼原因,和兩旁同樣是歷史建築大樓的房子比起來,多了一份塵埃。

這棟優秀的歷史建築現在不對外開放,我特別愛吃四川路上的那家大壺春,所以每次去買生煎,都會特地在這條路上走走,去看看這些老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