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齐心协力抗疫,条友们,你们都在家干什么呢?

阳光总在磨砺后


出了在家待着,什么也干不了,小区出了买菜两个小时能出去,什么也干不了。


大叔爱笑


很羡慕你还在家里呆着呢,我们早就要求上班了。在家的时候每天我就是厨师,负责给80岁的父母做饭,然后陪父母聊天、玩手机、看电影、洗脚……我特别理解一句话“老小孩,小小孩”人老了真的跟小孩似的,哈哈哈哈,他们太可爱了。我愿意天天都能在父母膝下环绕。他们在那么艰苦的年代把我们养大,培养我们读书太不容易了。我们要懂得感恩,要做到回报他们,让我们的父母都能健健康康、晚年幸福!谢谢!


FG享受生活


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也刚好想写写这个问题!可恶的疫情,破坏了我们的春节,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安全,为了不添乱,做贡献,都窝在家里!我联系了很多朋友,大多数人因为这种状态,整个生活规律都乱套了,白天黑夜也颠倒了,一个个都快闷疯了。

其实静下心来想想,疫情虽然是坏事,我们何尝不该用这段难得的宝贵时间,给自己多充充电呢?宅着也是宅着,学习多好呀!疫后肯定会有很多变化,这些变化会是什么呢,我们又为即将到来的变化做了哪些准备?

说说我自己吧。在元月28日,我带领我们中华志愿者爱心创扶团队发起了“我们在一起”,援助在鄂战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他们放弃了家人团聚的机会,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因为患者多,医护人员不足,他们都忙着没时间吃饭,没时间睡觉,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直接用上了成人尿不湿!他们才是我们真正该尊敬和爱护的人!感恩很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积极加入到我们的行动中来,我们捐助的第一批物资顺利在6号被武汉市东西湖人民医院签收!疫情不歇,行动不止!我们不能让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流血流汗又流泪!

为了帮助更多人加强健康意识,普及健康知识,面对疫情,做好正确防护,避免恐慌,我们团队又组织了社群公益活动,邀请了张巧林等知名专家在群里进行健康分享,群友反应积极,效果还是基本到了我们的预期!

多多学习,做我们能做的事,做有社会价值的事,宅在家,同样有价值!



从城渔夫


疫情之前正赶上单位放假,我就在单位内部值班,一直值班到疫情后员工复工。随着复工人员的到来,我又从事疫情防控工作,从早上七点一直到晚上七点下班,主要工作是在单位门口给员工们测量体温,扫码,登记。每天忙的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再苦再累也值得。


用户565197455875


疫情期间,我的时间安排是:7:30起床,8:30早餐结束,打扫卫生。10:30左右开始锻炼身体1小时。下午13:00左右午餐,午睡半小时。15:00~18:00偶尔包一包饺子,蒸包子、馒头,看书,学习。感觉一天下来挺充实的。


小小记L


“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这是一场齐心协力的人民战争”。

人民战争就需要每一个人责无旁贷,共同参与。正如小区的宣传标语:“不出门在家,就是在给国家作贡献”。

其实这段时间大家宅室难熬是事实,特别是那些长期习惯了户外活动的同志更是如此,就我和家人而言,合理的安排调整作息,感觉时间也就在平静中过去。现将本人的疫期宅家某一天的作息分享给大家。

一、早上

早上一般8点起床,较平时提早了一个小时,洗刷后就开始煮晨饭。晨饭后差不多就上午9点过,一家人分工合作打扫卫生,洗锅碗的、拖地板的、擦桌子板凳的。一趟下来又过去一个小时,接下来就各自安排,看电视、看书、绘画。

二、中午

临近中午,吃饭是少不了的。午饭都是由我主厨,还有两个同志打下手,帮着剥蒜、洗菜等杂活,我就负责切菜、炒菜。中午一般是三菜一汤。吃完午饭并收拾完厨房卫生大概就到一点半的时候,然后午休。下午差不三点时候午休结束,又各自安排,有的看《平凡的世界》电视剧,有的逗宠物狗,我就楼顶跑步锻炼身体。当然没有楼顶的建议在室内炼自编操。

三、晚上

不知不觉就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依然是我主厨,其他同志打杂(家里就三个人),吃完晚饭大家一起看中央台《新闻联播》,看完联播后有兴趣的继续看中央台的其他节目,看手机关注疫情的新闻,学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到晚上12点之前全体休息迎接第二天的到来。





西充三杠爷


我不是医生,不是护士,上不了抗疫战场的第一线,在家老老实实地呆着,就是为国家作贡献。

早上7点左右,开始打羽毛球早锻炼。从正月初三至今,一天也没有停过。其实我也知道,早锻炼有一定危险性,但是基于以下的原因,让我一直在坚持。一是过个春节,长了几斤,如果不锻炼,离肥肉横行就不会远;二是只有锻炼,才能增加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三是打羽毛球,人与人之间距离较远,只要注意防范,传染的概率极低。

8点左右,有时会去菜市场买菜,购买一次,可以吃上三四天。

回来洗澡吃早饭,接下来就是玩手机,听音乐,看电视,吃花生,瞌瓜子,吃水果,晒太阳,或者一边刷手机一边大便,诸如此类,总之把无聊发挥到极致。

12点午休开始,一觉醒来,洗把脸,重复着上午的故事。

晚上10点多,调到央视新闻频道,听着听着进入梦乡。


航母5号


每天在家的作息时间也是安排得满满的。

早上6点起床,去阳台打开窗户,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夹杂着记忆中残存不全的广播体操。

7点钟准时打开电视,看半个小时的早新闻。

洗漱完毕后,进厨房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准备吃早饭。

9点左右,打开手机,看看头条、抖音、微信朋友圈有没有更新的内客,处理或回复一下。

到了中午,再进厨房,找到储备的食材,做点精细的菜品面食,召集家人一块儿吃午饭,完事冼盘子刷碗,半小时后上床午休。

下午2点左右,读一个小时的书。然后再去阳台轻轻地活动活动。

到了将近5点钟,再次拿起手机,浏览一下自己喜欢的文章、诗词、视频等等。

晚上7点的新闻联播是必看的。

余下的时间,可以静下心来写点东西,觉得能拿得出手的,发一发,觉得不太满意的,存为草稿,方便以后修改。

晚上10点半熄灯睡觉。

这些日子里生活虽然单调枯燥乏味了一些,每天只能呆在家里,但和我们的医务工作者,警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比起来,我们能做好的,只有这些了。


月归西山


自从新冠病毒疫情暴发开始,党中央申时度势,迅速以雷庭万钧之力做出布署。全面打响以武汉为中心的全方位,全覆盖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歼灭战。于是,解放军派出最强大的三军医疗队(陆军、空军,海军)分三批次赶赴武汉。全国16个省地市组成的专家医疗队,一万多名专家也陆续来到湖北,对口分配在各个地,市。钟南山院士已是八十四岁高龄。他不惧危险,毅然决然地带领他的团队,飞往武汉。视察疫情,向党中央提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大年初一开始,全国各地市陆续开始(除主干道之外)封路。各小区,社区,农村也封了路。为的是全面阻断疫情传播渠道,尽快扑灭疫情,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恢复社会稳定。

在这段日子里,有的人在家看看电视,玩玩手机上上网。大街上很少有过往的车辆,走路的行人。人们自闭家中,自寻乐趣。

由于不能出门,我整天在家看书,偶尔写一些不敢登上大雅之堂的小诗,文章,散文之类的作品,发在同学群和朋友圈内,作为茶余饭后的娱乐品。有朋友劝我,写一些作品发头条上吧,听说那是培养新写手的平台。开始,我犹豫再三,最后还是鼓起勇气,叩开了新闻头条这座门。说句实话,论学历,论知识积累,论写作水平等各方面,和众多网友比起来,自认为是这个平台最拿不出手的人。但我有信心,有毅力坚持练习下去。既然得到了能够在平台上锻炼的机会,我一定更加努力地学习网友们写作的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写作水平。功夫自有硕果出,险峰顶上有奇景。

我一定会成功的。


万德传


我不是北京人,但长期工作、生活在北京,在这个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速而又拥挤的一线城市,由于疫情的到来,我们从一个喧闹不止、灯红酒绿的环境中,一下子都沉寂了。我再也不是忙忙碌碌,整个世界里仿佛只剩我与家人,在几十平米的屋子里卧室、客厅、厨房是这一段时间的最大活动区域,电视、电脑、手机是消遣打发时间的方式,从窗口向大街上望,看看偶尔出现的行人,大约10天去超市采购点新鲜蔬菜成了最开心的事,这样才感觉我与外界相通。每天睁开眼睛,第一个任务就是打开手机看最新的疫情,总想不断的听到好消息,一天一天的将数据下降,希望看到新增数据是零永远不要上升,希望患者全部出院痊愈,希望那些支援武汉的一线医护人员撤离了,全国人民解封了。

尽管我们听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但真正的拐点还没有到来,我们还需要再坚持一下。不能像那些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但我们不出门就是最大的贡献。这段时间,只要我们再努力一点点,胜利就在眼前。虽然现在还不能复工,但是也不要气馁,更不要产生不良的情绪影响我们的生活,影响身体健康。不能复工,不代表不能工作,在家里我们依然可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1、每天,我向往常一样6:30分起床,喝杯白开水,然后开始做室内运动。我喜欢从电脑上搜索一些有氧运动,因为早上起床后身体还不是很柔软,一般会选择有氧的全身运动,比如郑多燕的健身操,大约30分钟。

2、打开电视看新闻,边看边收拾家务,早上选择高蛋白质类的食物,牛奶与鸡蛋一定会有,然后再加一些蔬菜水果及少量的碳水。

3、8~9点之间我才会开窗通风,总感觉太阳出来以后空气才是流通最好的,所以一般选择在这个时候。我不会对室内过度的消毒,差不多每周一次吧,最常用的就是84消毒液,但每天整理房间必不可少,平时保持清洁很重要。

4、上午的时间一般就是打开电脑,整理自己工作要需要的东西,包括网站的修整,信息的发布,技术新闻的编写,看一些与我们工作相关的信息。这期间没有忘记与老客户的沟通与问候。不一定打电话,微信的文字问候反而更亲切。

5、中午,无论是工作时间或休息时间,我都会午睡30分钟。起床后大脑非常清醒。一般选择读书、练习毛笔字。阳台的阳光非常棒,暖暖的太阳,喜欢的花,会让人心情一下子平静。

6、晚上就会陪家人一起看电视、追剧,偶尔我们也会玩游戏。必竟开心快乐健康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