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寨女企協會員徐海霞抗“疫”記

近段時間,徐海霞的微信朋友圈非常火爆。“5天時間,137名愛心人士,捐款62918元、大米3900斤、掛麵500斤、84消毒液100斤、護目鏡20副、防護服20套、乳膠手套2000雙……”“對口支援湯家匯醫院第一批生活物資:豬肉300斤、雞100只、大米950斤、麵粉500斤、麵條15件……”她的朋友圈裡,捐贈信息每天都在不停地記錄著、增長著、刷新著,時異日更;評論裡,好友們點讚的、支持的、鼓勵的話語連成一片;消息中,朋友們的關懷聲、加油聲不絕於耳。接受捐贈和對口支援的物資錢款逐日增多,動態更新,每一筆記錄都認真細緻,每一項收支都清楚明瞭,匯聚著四方的濃濃暖意。

小小朋友圈,濃濃愛意處

徐海霞,安徽金寨湯家匯鎮泗道河村人,中共黨員,金寨縣人大代表、縣女企協會員。在這場防控疫情阻擊戰中,她雖然身處隔離後方,但仍心繫抗“疫”戰場。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她充分發揮自身經營電商優勢,為家鄉抗“疫”工作搖旗吶喊,把小小“朋友圈”打造成集民智、聚民心、獻民愛的抗“疫”工作大陣地。在她的倡議和帶領下,社會各界愛心人士踴躍參與,攜手奉獻,不斷加入到湯家匯鎮抗“疫”工作中來,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匯聚成一股強大的抗“疫”力量,為湯家匯鎮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積極貢獻,譜寫了一曲眾志成誠、共同戰“疫”的大愛讚歌。


安徽金寨女企協會員徐海霞抗“疫”記

高度警覺 自我隔離 當好“守門員”


徐海霞為人友善、熱心快腸、頭腦靈活,是當地一位小有名氣的“女強人”。這些年,她利用家鄉廣袤的山場發展山羊養殖,依託原生態的山羊經營一家獨具特色的“羊之味”餐館。由於徐海霞夫妻二人為人厚道、頭腦靈活、樂於助人,餐飲生意一直很火爆。

元月19日,因聯繫業務,徐海霞自駕去了一趟宜昌,並與次日返回家鄉。那時,疫情尚未警示,武漢尚未封城,一切平靜安好。回到家鄉的當天,徐海霞從新聞中突然看到武漢等地疫情爆發的消息時,一時間十分緊張。冷靜下來之後,她立即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進行自我隔離,主動切斷了與外界人員的一切接觸,不拜年、不串門、不集聚,並迅速在朋友圈中發出“推遲正月初四飯店開業”的消息,取消了原來預訂的十餘桌餐飲業務。此後的24天時間裡,徐海霞及家人嚴格自律,閉門不出,並每天向鎮村報告自己一家人的身體狀況,積極配合鎮裡的防疫工作。正月裡,當得知患病多年的伯父去世時,身處隔離期的徐海霞很傷感,但她及家人只能通過電話問候聯繫,表達自己的悲痛。“我是個去過疫區的人,屬高危人群。非常時期,生意可以不做,親人可以不看,但一定不能給政府添亂”徐海霞說。就這樣,她給自己關了禁閉,24天沒有出門。


安徽金寨女企協會員徐海霞抗“疫”記

主動出擊 積極倡議 當好“戰鬥員”

然而,自我隔離的徐海霞卻一直關注著家鄉的疫情,並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她說“我雖然不能親臨抗“疫”一線,但我不能袖手旁觀,不能把自己當成戰“疫”的局外人”。

由於疫情來襲突然,鎮內物資供應不足,醫用口罩也十分緊張。知道這個消息後,她立刻通過電商渠道自行購買了1050只口罩分發給鎮村幹部和醫護人員,同時時刻與他們保持溝通,通過網絡聯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鎮裡出現幾位疑似病例後,鎮內的疫情防控工作壓力與日俱增,物資需求缺口也越來越大。當聽說鎮醫護人員因為人手少,吃住在醫院,生活物資出現嚴重短缺時,徐海霞坐不住了。

2月6日,利用電商聯盟、女企協等朋友圈中發出捐贈倡議書,為疫區湯家匯一線的醫務人員提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後勤保障,並帶頭捐款1000元、牛奶10箱。女企協會員、眾善會長竇賢如將緊缺物資優先送到湯匯,會員劉會珍積極幫忙協調合肥的自加熱盒飯及物流,協會安態公司徐子娟、利民吳桂紅、金融食堂徐芹、黑毛豬吳春紅、協會陳德雲、玉博園啤酒廣場楊玲、天鵝山茶葉周祥菊、金農肥業洪梅等等。在她的感召下,短短兩天內,徐海霞就收到來自各地的捐款20000餘元和農特產品等各類物資。捐贈的人士中,有好友、也有陌生人,有留名的、也有無名的,有捐款物的、也有要求出力的,每一項捐贈都表達了對一線醫護人員抗擊疫情的關心關愛,讓徐海霞深受感動。

為了把好事辦好,她迅速使用這筆捐款採購了第一批豬肉、雞肉、土豆、萵筍、鮮玉米、大米、麵粉、食用油等價值18449元的生活必備物資,並託人送到鎮衛生院。收到捐贈物資的院長黃世安對此感動不已,“真的非常感謝,非常時期我們單位職工都不能回家,連同病人每餐有80多人吃飯,你們送來的物資真是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從這以後,隨著捐款的增加,第二批、第三批物資也源源不斷供應到鎮衛生院,防護服、消毒液、醫用口罩、乳膠手套等醫用必需物資也陸續到來,填補了衛生院的後勤保障空缺。這期間,從生活物資到防護用品,只要是醫院需要的,徐海霞總是想方設法,通過強大的“朋友圈”多渠道採買。

湯家匯鎮是全縣疫情重災區,各級部門派駐人員下沉,參與抗疫的一線人員多,生活後勤方面壓力大。知道這個情況後,徐海霞依託女企協朋友圈多渠道打聽,獲知合肥有一家市場經營自加熱盒飯,但是,由於層層交通管制,如何把這批物資運到湯家匯鎮成了難題。徐海霞沒有放棄,她在群裡推送消息尋求幫助,之後這條信息就像“接龍”一樣,被無數愛心人士接力轉發,最終,金寨紅楓救援應急協會知道後無償提供服務,把300件共3600份盒飯輾轉送到該鎮,緩解了鄉鎮人員用餐的實際困難。


安徽金寨女企協會員徐海霞抗“疫”記

發揮優勢 協調聯絡 當好“勤務員”

在自我隔離期間,除積極幫助鎮裡做好醫院生活物資的服務外,徐海霞還充分利用人脈資源廣、微信朋友多的優勢,為鎮裡的疫情抗擊工作忙忙碌碌,沒有消閒。

由於疫情嚴重,鎮裡負責物資的轉運車輛和人員比較緊缺,有些物資被迫堆放在進鎮公路的封堵點,不能及時轉送到農戶或各需求點。得知這一情況後,徐海霞依據朋友提供的線索逐一電話追蹤,併成功聯繫到金寨紅楓救援應急協會義務提供了支援,四位身著防護裝備的愛心人士自帶車輛來到該鎮,和鎮村幹部及志願者一起開展搬卸物資和中轉物品的工作,打通了物資運送的“最後一公里”。針對該鎮消殺面積大、專業人員不足、反覆作業困難的現狀,徐海霞又上下聯絡,左右協調,聯繫到藍天救援隊積極參與。該救援隊到鎮後,連續多日對鎮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進行大面積專業消殺,努力遏制疫情蔓延,也有效緩解了廣大百姓的心理恐懼。

解除隔離後,徐海霞第一時間加入到志願者的行列。除了每天做好愛心人士的贈予和物資落實外,她還積極奔走在卡點交接愛心物資、分發物資的現場,配合鎮村積極宣傳有關政策。她哪裡需要哪裡去,就像一名勤務員,到處留下她抗“疫”的身影。

“位卑未敢忘憂國”, 徐海霞正是這樣,和眾多女企協成員一樣,她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正是無數人做著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共同匯聚成抗“疫”工作的強大能量!


安徽金寨女企協會員徐海霞抗“疫”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