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僵持6小时最终被晒死,家属将相关四家公司告上法庭,你怎么看?

法治中国报道


记得很久之前看过部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雷锋的战友乔鞍山救了一名被撞的老人,结果老人在医院故意说是乔鞍山撞的,他的子女各种为难,还扣了乔鞍山的身份证,后来找到了肇事逃逸的车辆和司机,老人才承认撒了谎,子女尬笑着说是误会。如今,也不知道是网络发达了,还是这样的事越来越多了,大家都不敢去做好事,不是没爱心,是成本太高了,我也对这种事敬而远之,要是被讹一下,我这暴脾气,不得憋屈死


梁子91675266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

但事情发展到今天这已经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博弈论模型,路人只有两个选择,帮助或者置之不理,结果也变成了两个,被讹诈或者被感谢,然而被讹诈的成本太高,被感谢的收益却可以忽略不计,如果选择置之不理,理论收益是零,如果选择帮助,理论收益是负数,即使被感谢的可能性占比非常高,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会选择置之不理。比如你去做一张测试卷,5道选择题,不答不得分,答错扣50分,答对加1分,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答题人交白卷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这并不是因为人性的怯懦,问题在于这个逻辑模型是有问题的,答错的代价太大而让人害怕去做选择。如果样本足够大,我相信绝大多数路人会选择对老人置之不理。这不能简单归罪于某一部分路人,任何一个人在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都不会采取行动,因为大家都知道有一个结果是要付出几十万的代价。造成这种局面有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媒体,但最大地原因还是要归于那些创造了这种模型的人,第一个挑战道德基础获利的人借助媒体的力量和人高效的学习能力推倒了整个道德基础。要打破这种困境需要丰富模型内的选择空间或者改变各行为的理论收益,比如置之不理一样要罚款1000,或者主动帮助老人则相关机构直接奖励1000,或者施助者被讹诈可由政府提供法律援助,或者规定受助者讹诈失败一样要承担20万罚款,等等,总之绝不能依靠道德良知底线这种无法定义的概念来维持安定,我相信老人的家属继续上诉仍是徒劳,这件事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责任承担方,即使这6小时中的某一个路人坦白承认自己当时没有提供帮助,也仅仅是受到舆论的谴责而已,不应该承担老人死亡这么大的责任。


fzanks


没人扶家属都能找上四个被告,这要是有人扶了想想后果就可怕[石化]


水中鱼5827208


老人拾荒,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生活无着落还是做子女的不孝,无论老人是处在那个角度,做子女的应该感到羞愧、羞耻。老人拾荒肯定出于无奈或有苦衷,做子女的实在不是什么好儿女,不是想的让老人早点安息,而是想让已逝的老人为他们再搏最后一盘棋:钱。养儿防老 积谷防饥,老人如有先天之灵,这样的孩儿不如不要。


潮妈雅琴


不是人家撞到的人家怎么扶,家里又没有矿,搞不好要倾家荡产的,社会这样发展下去,唉,不过看这家的情吃相,估计扶了,也是被讹的份!


小小小大橙子


太可怕了,这样都能找出理由来维护自己,感觉好像是在讹人家里家里生活不是很宽裕,可下有机会了这种什么情况……无语[抠鼻][抠鼻]


喜欢吃的榴莲酥


我会毫不犹豫地去护起老人,有一次送女儿上学,有个人被车撞到,车跑了,我马上拨打12O,车到了,我才走。女儿迟到和老师解释一下就好了。做人都应该以善良为本。


用户苦菜花苦苦苦


有意外伤害就千方百计借口找个对方索赔成了常见的怪象。以老人摔倒,晒死心寒。可是有人看见没扶,只能说个人一是可能还怕赖帐,当然也有的人视而不见不管是其中哪一种要人家索赔都不合理。我住在辽河岸边遇过堆河坎有人落水伤命,岸上只能看,你上去也被堆坎子水冲走,看着冲的露头也没办法不会水又没救人工具,叫他们怎么负责。钱好花,要钱更要要脸。有的可能得点,但背地着吐弃,就不值得。


董兴国2


原告作为家人,应该是该老人的第一监护人,承担首要责任。家人不检讨自已,反而借此把责任强加给无关人员,真卑鄙!


浏览者一枚


如果是我也不会去扶!因为后果会让我失望!现在这社会老人让人看不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