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宋朝禁殺耕牛,為什麼梁山好漢們張口便是兩斤牛肉

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只要遇到有打尖住店的情節,梁山好漢們就必定會有那一句:“小二,來二斤牛肉一壺好酒”。給觀眾們的感覺彷彿就是不吃個幾斤牛肉就枉為梁山好漢了。

明明宋朝禁殺耕牛,為什麼梁山好漢們張口便是兩斤牛肉

但是明明在中國古代,特別是宋朝的時候,每頭耕牛都必須登記在冊,並有明文規定是禁止殺牛的,否則就按“諸故殺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殺牛者徒一年”處罰。照理說應該沒有人敢私自殺牛了,那在《水滸傳》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店家敢賣牛肉,還有這麼多梁山好漢吃,是不是作者寫錯了呢?

明明宋朝禁殺耕牛,為什麼梁山好漢們張口便是兩斤牛肉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首先禁止殺耕牛並不代表著不能吃牛肉,牛肉的來源可以有很多種,不一定是要那些身強體壯的耕牛,可以是病牛、老牛等等。如果連這些都不能殺的話,那不就代表著資源的浪費,在資源緊缺的古代浪費的行為必然是不可取的。當然,這一部分數量也不是很多,能拿出來賣的就更少了,這也意味著牛肉的價格必定高居不下。不過,靠打家劫舍、劫富濟貧為生的梁山好漢們也絕非良人,吃點牛肉的錢還是有的。

明明宋朝禁殺耕牛,為什麼梁山好漢們張口便是兩斤牛肉

其二,宋朝的時候,國家禁止殺耕牛也不意味著沒有人敢於鋌而走險。畢竟物以稀為貴,商人逐利,為了利益甘冒風險的人不在少數。記得有這麼一句話:“只要有10%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就會活潑起來;有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100%,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有300%,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

更何況《水滸傳》所處的那個時期,是一個貪官橫行、強盜遍地、民不聊生的時代。荒郊野嶺多黑店,窮山惡水出刁民,在一些“三不管”地帶就更是如此了。例如裡面的“母夜叉”孫二孃和她男人都已經敢殺人賣人肉包子了,更何況是區區殺牛這樣的小事了?

明明宋朝禁殺耕牛,為什麼梁山好漢們張口便是兩斤牛肉

其三,《水滸傳》作為一本諷刺小說,揭露了當時宋朝時期的社會黑暗、統治階級的腐敗和官逼民反的歷史真相。梁山好漢們都敢聚眾反抗了,更無所謂吃牛肉這點小事了。北宋朝廷越禁止的事情,梁山好漢們就越要做。作者也是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以梁山好漢們為首的農民起義軍奮起反抗的精神。

明明宋朝禁殺耕牛,為什麼梁山好漢們張口便是兩斤牛肉

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謝謝大家的閱讀,喜歡的可以點個關注哈。有什麼問題或者見解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和大家一起分享討論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