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是朱元璋的第幾代孫子?

滴血微笑


朱元璋給二十多個兒子每人子孫後代取名字制定了不同的派語。

朱元璋的兒子們姓名都是兩個字,例如朱標、朱棣、朱植、朱權。從孫子開始往後男丁取名都是三個字,第一個字是姓朱,第二個字是固定派語,第三個字必須按火、土、金、水、木五行輪迴取偏旁。

老四永樂皇帝朱棣這一支系的派語是(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共二十字二十代。

可是隻傳到第十代由字輩崇禎皇帝朱由檢明朝就滅亡了,崇禎是朱元璋的第十二代孫。


西賊聞之心膽搖



明朝歷12世16帝,明思宗崇禎帝朱由檢當然是明太祖朱元璋第12世孫。

明朝是按照傳統王朝繼承法則的,父死子繼,如果皇帝無嗣或者其他特殊情況,就按照兄終弟及來的,而明朝有四個平輩兄弟先後繼承皇位,如建文帝與明仁宗是堂兄弟(這個情況特殊點,明成祖朱棣起靖難奪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成祖死後仁宗繼位,而仁宗與建文帝是堂兄弟,但跟普通意義上的兄終弟及沒關係),明英宗與明代宗是親兄弟,明武宗與明世宗是堂兄弟,明熹宗天啟帝與明思宗崇禎帝是親兄弟。

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宋安之


朱元璋推翻元朝的統治,在應天府(今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原本打算將皇位傳給太子朱標,無奈天不遂人願,太子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只好將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並在死後將皇位傳給了朱允炆,是為建文帝。

建文帝登基之後,開始著手削藩,朱棣不滿建文帝的削藩舉措,以“清君側”的名義帶兵攻入了應天府,篡了侄子的帝位,自己做了皇帝,即明成祖,從此明朝的皇位就在朱棣這一脈傳承了下來。

朱元璋在生前給後世皇子取名定了一個規則,於是就給每個兒子寫了一首20字的“打油詩”,太子朱標一系:

“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燕王朱棣一系:

“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朱元璋的兒子們名字為兩字,從孫子輩開始取三個字的名字,名字第二字要從自己一系的20字“打油詩”中按照輩分循環使用,第三字為帶有五行偏旁的字,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順序循環使用,可沒那麼多帶“五行”的字,所以就造了許多字,堪稱“元素週期表”。

崇禎為明成祖朱棣一系,取名自然按照朱元璋給燕王朱棣一脈定下的取名規則,到崇禎皇帝這一代,輪到一個“由”字,所以崇禎皇帝的名字是“朱由檢”,對照以上“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的順序就可以看出,崇禎皇帝為第十代“由”字輩,是朱元璋的第12世孫。


麟史Rain


崇禎是朱元璋的第十二代孫,明成祖朱棣的直系。



明太祖朱元璋草創明朝,立自己的長子朱標為太子,可惜後來病逝,太祖傷心不已,堅持立朱標的次子(長子朱雄英,早夭),也就是自己的皇太孫朱允炆為皇太孫,這就是後來的建文帝。

按正常情況,明朝的皇帝都會出於朱標這一支,可是歷史的精彩之處就在於,你永遠都猜不到下一步會發生什麼。

建文元年(1399年),朱元璋的四子,當時的燕王朱棣打著靖難的口號,起兵造反,建文四年成功打入南京城,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


明朝的帝系就此發生轉變。

朱棣在位時五徵漠北,大大打擊了北元殘餘勢力,他曾下過這樣一道聖旨:

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他做到了

他的子孫崇禎,也做到了。

傳到崇禎的時候,明朝外憂內患,內有農民起義軍造反,外有後金在關外虎視眈眈。

已是獨木難支,大廈將傾了。

崇禎十六年(1634年),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打入北京城,崇禎最後在景山自縊,留下一封大書。

“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死時身邊僅有一個太監陪同,明朝滅亡。

崇禎完全可以離開北京,前往南京保存實力,以圖將來恢復山河,最起碼也能保留一半國土,延續大明的統治。

可是他沒有。

又想起來了那句話

我大明終其一朝276年,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就是明朝皇帝的氣節,這就是我喜歡明朝的原因。


北枳讀書


崇禎皇帝朱由檢這一脈可以上溯到燕王朱棣,朱棣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嫡四子。母為孝慈高皇后馬氏。

燕王朱棣一脈字輩:高瞻祁見祐 厚載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 簡靖迪先猷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太宗文皇帝朱棣→仁宗昭皇帝朱高熾→宣宗章皇帝朱瞻基→英宗睿皇帝朱祁鎮→憲宗純皇帝朱見深→興獻王(明睿宗)朱祐杬→世宗肅皇帝朱厚熜→穆宗莊皇帝朱載坖→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光宗貞皇帝朱常洛→思宗烈皇帝朱由檢

由以上世系可以看出,崇禎皇帝朱由檢是朱元璋的第十二世孫


代貞


12世孫。


長島男爵


明朝朱元璋皇帝是開國皇帝(1368年),崇禎皇帝是明朝末代皇帝、亡國君(1644年)。明朝1368年~1644年(一說亡於1683年) ,共16位皇帝,末代皇帝崇禎是朱元璋的第13世孫 ,有著直系血緣關係。

崇禎皇帝朱由檢(1611-1644),父朱常洛,母劉氏,崇禎為朱常洛第五子。崇禎的前幾任皇帝爺爺萬曆、父親泰昌、兄長天啟都是昏庸之輩,荒廢朝政,國力衰退,宦官當權,官場黑暗,待崇禎主政時已是個爛攤子。

朱由檢與其兄長朱由校在位時間都很短。崇禎16歲時繼承帝位,遇上小冰河期天氣異常寒冷,災荒頻繁,加上外敵頻繁入侵,大明帝國已在風雨中飄搖。

崇禎即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節儉樸素,並六下罪己詔,是一位年輕有為的皇帝。

大明後期多次對西南用兵,鎮壓反叛,浪費了巨大的國力。當時朝廷急需用錢,賦稅繁重,先澇後旱,且是連年大旱,糧食顆粒無收,民不聊生,國庫又無錢救濟,致使起義此起彼伏。李自成正是此時起兵造反的,又遇上了滿族主兒努兒哈赤、皇太極,異族崛起,內憂外患,局勢危急。

崇禎救國心切,下藥太猛了,走馬燈式撤換大臣,要官員拿出政績,結果欲速則不達,一生用人無數,卻沒有一個知己的,乃至城破之際崇禎親自敲鐘,但無一臣子聞鐘聲而來。

自朱元璋改革科舉制度後,選拔出來的官員不是最優秀的。明朝官員多為文官,個個唯利是圖,國難當頭也死守著那點財寶。崇禎為籌軍餉讓大臣們捐款,一個個卻喊窮叫苦。如崇禎要國丈爺周奎捐錢,可他十分吝嗇,還跑到女兒那裡哭訴,崇禎只好放過他,但明朝滅亡後,周奎家抄出的財產令人瞠目結舌。

崇禎為人刻薄寡恩,對臣下猜忌心重,許多大臣要麼下獄,要麼被殺,要麼投降於農民起義軍或是異族。後來,崇禎竟中了後金的反間計, 凌遲處死抗清名將袁崇煥,自斷一臂。

1644年(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崇禎於煤山自縊身亡,終年34歲,在位17年。

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可用“無力迴天”四字來概括崇禎的一生,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網絡圖片)

[資料源於網絡,如侵權,請告之,立馬刪掉相關部分]


天寧閣


我大明太祖老朱元璋皇帝當初為了讓自己子孫世代不餓死分封在各地的藩王,經過幾百年的養肥,正好給明末各地的農民軍充當了大量的補給站和立威碑,劫掠王府得財充作軍餉,斬殺藩王可以立威壯聲勢。老朱要是知道後期自己的私心反而給民軍養肥了大量的野怪用來專屬發育,應該會氣的死去活來一百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