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辛棄疾生擒張安國"事件是否為真?

質疑:

在人們的印象中,辛棄疾一生是仕途坎坷、不獲重用的。其實,辛棄疾在43歲謫居上饒之前的仕途,不算坎坷。英雄辛棄疾一生最輝煌的壯舉,是23歲時生擒叛徒張安國。此事《宋史·辛棄疾傳》有記載,今人鄧廣銘先生《辛稼軒年譜》更輯錄了豐富的史料予以證實。事情的梗概似乎昭昭在目,但若深究事件的過程與細節,其實並不十分了然,而歷史記載,又多有相互牴牾之處。

本文擬在前賢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再廣搜史料,細緻比勘,力圖拼合歷史的碎片,還原歷史的現場,以透視稼軒的英雄人格,分析稼軒的心理動機,揭示這一壯舉在稼軒生命歷程中的特殊意義。經歷影響心理,性格決定命運。辛棄疾早年一段輝煌經歷,為他一生提供了自信自負的心理資本。

自負的性格,導致了作風的強硬。過分強硬的作風,又影響了他的仕途和命運。朝廷曾告誠過他"為吏太剛則折",可稟性難移。辛棄疾是英雄,更是悲劇英雄。他的悲劇,既是命運悲劇,也是性格悲劇。

一:"辛棄疾生擒張安國"事件的背景

1.國恨家仇烽煙起

紹興三十一年(1161)九月,金主完顏亮決策南侵,大肆徵兵,並搜刮民脂民膏作軍費,激起民怨並引發大規模的義軍起義。其中,完顏亮在獲知王友直起兵,十分惱怒,立即派兵前往大名鎮壓,並指令血洗屠城,結果殺居民30萬,滅族1700餘家。

完顏亮的暴行令人髮指,這樣的深仇大恨,自然也深埋在辛棄疾的心中國,成為他後來力主抗金、誓清中原的原動力之一。

2.耿京義軍中的辛棄疾

質疑:

辛棄疾投奔耿京,為何要"鳩眾二千"而不是直接投人耿京部下?有了二千人馬,為何不自當領袖而主動隸屬耿京?辛棄疾自有其"預圖"。

辛棄疾起兵,不是為了當綠林好漢、當山大王,而是為了"恢復"大業。他的《美芹十論》就明白宣稱:臣嘗鳩眾二千,隸耿京為掌書記,與圖恢復。所謂"與圖恢復",就是跟耿京共同謀劃"恢復"大業。他深知,僅憑他糾聚的"二千"之眾,不可能有大的作為,唯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才有可能完成"恢復"大業,這就是他要主動投奔耿京的初衷。

而辛棄疾進言耿京率部南歸,不僅是辛棄疾為耿京義軍設計的出路,也是辛棄疾人生自我規劃的重要一步。義軍行將"潰散",辛棄疾只有回到南宋,才有可能施展他的抱負,實現他"恢復"中原的宏偉目標。而耿京被殺,他設計的"預圖"也隨之流產。

二:事生變,張安國投敵

1.張安國殺耿京

紹興三十二年正月,賈瑞、辛棄疾一行,在建康接受宋高宗的任命後返回山東,到達海州時,忽聞發生事變:主帥耿京被張安國殺害,張安國投降了金人。

耿京、王友直等義軍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壯大, 與金廷內亂和完顏亮南侵而無力內顧有關。一旦金朝政局穩定,南侵兵力全部撤回,再全力應對耿京、王友直這樣的義軍,必然會極度壓縮義軍的生存空間。金世宗對義軍採取的策略是攻心瓦解,對從軍者"放罪"赦免,下令"在山者為盜賊,下山者為良民",故而義軍人心渙散,多卸甲歸田。王友直部下也"聞之皆散去"。

質疑:

王友直在別無前路可走的情形下,只好投奔南宋。由王友直部的命運,可推想耿京義軍的前途。辛棄疾正是看清了孤軍留在金地必難長久的形勢,所以獻策耿京南向。張安國為人"奸滑",自然也明白處境不妙,但他選擇的卻是殺害主帥以媚敵。這種害主求榮的行為,既為人所不齒,當然也為辛棄疾這樣的英雄所不能容忍。

2.張安國是什麼時候殺害耿京的?又是如何殺害的?

《宋史·高宗紀》等是把"張安國等攻殺耿京"和張安國被擒,並繫於紹興三十二年閏二月。事實上,從張安國殺害耿京到辛棄疾生擒張安國,其間相距時間甚長。更有可能的是張安國殺耿京在紹興三十一年十一、二月間賈瑞、辛棄疾等南下之後,故至紹興三十二年正月底辛棄疾北返至海州時已獲悉耿京被害。

張安國殺害耿京的方式,陸游說是"賊殺",《宋史》說是"攻殺"。

張安國作為耿京的部將,應是如陸游說的陰謀殺害了耿京,而不大可能是強行"攻殺"。然無論是"賊殺"還是"攻殺"耿京,足見張安國不是等閒之輩。辛棄疾要生擒他,決非輕而易舉之事。

三:辛棄疾生擒張安國是否是真的?

1.辛棄疾的動機

試想,辛棄疾獻策統領著25萬兵馬的耿京投誠迴歸南宋,就個人前途而言,他憑此功可以在南宋獲得進身之階;就民族"恢復"大業而言,作為曾任25萬大軍將領的掌書記,辛棄疾今後也可以依憑這支軍事力量有所作為。

質疑:

主帥耿京被殺害,25萬的軍隊隨之潰散,辛棄疾迴歸南宋後可以憑藉的一點資本頓時灰飛煙滅,未來仕途和事業的發展失去了應有的基礎,怎不讓他萬分失望。

王友直的命運可以說明這一點。王友直帶領數十人馬投奔南宋,在建康面見宋高宗後,宋高宗大喜,立即分別授王友直為檢校少保、王任為觀察使之職,可友直等人不敢接受,說:"向若臣有眾數萬歸朝廷,則受之不辭。今眾不滿百而受如此之賞,不可。"

於是改授友直為防禦使、王任為團練使。王友直自請降級表明,如果能給南宋帶回數萬人馬,獲授品級很高的檢校少保就當之無愧,如今帶回的不滿百人,就只好接受品級低得多的防禦使、團練使的任命。

王友直作為義軍主帥,因只帶回數十人馬而立功受賞的資本大大降低。很顯然,在主帥耿京被殺、義軍隨之散去後,辛棄疾如果無所作為,隻身迴歸南宋,還能受到朝廷的關注和重用嗎?很是難說。辛棄疾必須有所行動,

"事未至而預圖"才能改變因張安國事變造成的被動局面,給迴歸南宋以後的事業創造一個閃亮的開局!

2.辛棄疾生擒張安國的原因

辛棄疾在南下歸宋之前殺義端的起因是,經辛棄疾勸說率眾投誠耿京的義端,盜走了掌書記辛棄疾所掌帥印。耿京欲殺辛棄疾,辛要求寬限三日,奪回帥印。辛棄疾只要奪回帥印,目的就已達到。

耿京也知道帥印為義端盜走,所以,辛棄疾在三天之內殺死義端、奪回帥印,不僅挽回了損失,而且在耿京面前還證明了自己的勇武和才能。果然,辛棄疾斬義端後"歸報"耿京,耿京"益壯之",辛棄疾意外獲得一次顯身手的機會。

質疑:

處置張安國則不同。辛棄疾生擒張安國,不僅是要回南宋"覆命"時好給朝廷一個"說法",而且要造成轟動效應,向世人證明自我的身手不凡,表明自己的"精忠大義",從而為迴歸南宋後的仕途晉升和事業發展積累"事功"資本。簡言之, 殺張義端,辛棄疾只需向耿京一人證明自己;而擒張安國,必須向世人和南宋朝廷證明自己。

3.生擒張安國事件,對辛棄疾的影響。

辛棄疾天生自信自負,完成生擒張安國的壯舉後,更是高度自信、超級自負。

他曾對孝宗皇帝說:"臣聞天下無難能不可為之事,而有能為必可成之人。"此話的言下之意是,天下沒有做不成、不可為之事,作為臣下的辛棄疾就是這種能做而且一定做成的人材。

這是何等自負的表白,而辛棄疾的成就也完全當得起這份自負。以五十騎兵要在五萬之眾中生擒叛徒,在常人看來簡直就是不可思議。有人說這

"五萬之眾"不免誇張,即使我們打上10倍的折扣,在五千人的敵營之中,當著敵將之面生擒叛徒,也是"難能不可為之事",可辛棄疾卻做成了,而且做得十分漂亮,這怎能不讓他自信自負。

辛棄疾平生以英雄自詡,所謂"少年胸襟,忒煞英雄。把黃英紅夢,甚物堪同。除非腰佩黃金印,座中擁紅粉嬌容"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國""誰念英雄老矣""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這麼自負豪氣的詩句,完全來自於辛棄疾這英雄自詡的心理資本。

質疑:

而他的心理資本,自然是生擒張安國的英雄壯舉。雖然生擒張安國不是辛棄疾一生唯一的英雄之舉,但卻是最驚心動魄、最驚天動地的壯舉!有了這個壯舉,辛棄疾就有了自信自負的心理資本。

四:總結

辛棄疾生擒張安國的壯舉,為他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聲譽,為其仕途升遷提供了助力。雖然受當時傳播媒介的限制,辛棄疾生擒張安國事,難以廣為人知,一時不可能轟動天下,但聞之者莫不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