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的蝗字带个皇字,在古代皇权时代怎么没被修改掉?

家比天下大


一般避讳的是当朝皇帝的姓氏相关的东西,比如唐朝时为了避讳李所以就不让大家吃鲤鱼😓,还把以前的民部改成了户部(就是为了避讳李世民),其他的大家是不避讳的,而且蝗虫在古代地位可不低,号称蝗神(被蝗灾搞怕了,所以封神了😓)



光神闪烁


这是封建时代避讳的问题,其实原因很简单。

最主要的原因是:

“皇”这个字不需要避讳。虽然历史上曾有几位皇帝,比如《容斋续笔》记载道,宋徽宗曾一度禁止民间用“皇”、“龙”、“天”、“君”、“玉”、“帝”、“上”、“圣”等等字眼起名。

但条令发布后,实施难度过大,一时之间诸多大臣好端端的名字瞬间变得花里胡哨。比如“方天若”变成“方元若”,“程伯玉”变“程伯起(唔有点怪)”,“张圣行”变“张彦行”,有些不好改的那就抠掉,直接由三字名改二字名。“皇甫”一族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想死的心估计都有了。

最终,不到十年,还是宋徽宗再下令道,这些字眼既不是祖先或皇帝的名字,也没有经典依据来证明不可用,为了不让后世贻笑大方,还是罢了把。于是这条规定被他亲手作废。

这些趣事都记载在南宋文人洪迈的《容斋续笔》里:

周宣帝自称天元皇帝,不听人有天、高、上、大之称。官名有犯,皆改之。改姓高者为姜,九族称高祖者为长祖。政和中,禁中外不许以龙、天、君、玉、帝、上、圣、皇等为名字。于是毛友龙但名友;叶天将但名将;乐天作但名作;句龙如渊但名句如渊;卫上达赐名仲达;葛君仲改为师仲;方天任为大任;方天若为元若;余圣求为应求;周纲字君举,改曰元举;程振字伯玉,改曰伯起;程脩亦字伯玉,改曰伯禹;张读字圣行,改曰彦行。盖蔡京当国,遏绝史学,故无有知周事者。宣和七年七月,手诏以昨臣僚建请,士庶名字有犯天、玉、君、圣及主字者悉禁,既非上帝名讳,又无经据,谄佞不根,贻讥后世,罢之。

自孔子提出“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周代礼制后,历代皇帝都凭此制定出了那么些关于避讳的规则:

  • 避帝王名讳。当朝皇帝和当朝历代皇帝之名皆要避开。
  • 避长官名讳。下属要避开长官的名字。比如很出名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因为有个姓登的州官,为了避“登”字,严禁百姓说“点灯”,只能说“放火”,才有了这么句讽刺的名言。
  • 避圣贤名讳。主要是避孔子和孟子,比如孔丘的“丘”,你得改成“邱”,不然就是犯法。有的朝代还避黄帝之名,比如朱元璋当政时。
  • 避长辈名讳。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比如唐朝“诗鬼”李贺,因为其父名晋,通“进”,所以李贺一生不能中进士。比如杜甫其父名闲,所以杜甫从没在他诗里出现过“闲”字。

因为避讳,产生了一些在现代人看来荒诞无比的故事,更甚者引发了著名的“文字狱”等事件。其本质都是统治者为了让百姓时时刻刻牢记其权威而使用的手段。同时,封建时代的迷信色彩,也会为名讳盖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当然了,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次要的原因:

就是,先有“蝗”,再有“皇”。

当然,这个“皇”指的是后来才有了皇权的概念,并不是说“皇”这个字创造的时间晚于“蝗”。

而“蝗”在古代,其实是有好的寓意的,比如故宫有一个螽斯门,取自《诗经·周南·螽斯》里的“螽斯”。《诗经》里描绘了螽斯聚集一方、子孙众多、虫鸣阵阵的景象,"螽斯门"便是希望皇室多子多孙,帝祚永延。

而“螽”便是“蝗”:

"今謂之蝗。按螽蝗古今語也。"——《说文解字》


所以,小小总结一下,蝗字虽然带皇,但因其寓意,在古代皇权时代是不可能被改的,不然就是判祖离宗,也会被有识之士指责禁绝史学。

也没有那个必要去改,要改的话,是不是要连煌、惶、徨......都改了呢?这样的话,那么文天祥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可能不是为国捐躯,而是想着零丁洋旁还有哪些滩头可以拿来押韵了(手动狗头)


新奇角度看历史


古代只避讳皇帝的名字,从不避讳皇帝这两个字。

古代的避讳主要针对的是名字。在言谈和书写时,如果遇到皇帝的名字,就要回避,或是用其他字代替,或者缺笔画,甚至还有空一字的情况。

下面就举几个避讳的例子:

清朝皇帝康熙,他的名字是玄烨,玄这个字就要避讳。所以,玄武门改神武门,而“玄孙”改为“元孙”。

再比如,雍正皇帝的名字是胤禛,他兄弟的名字就在其登基后“胤”字辈分改为“允”,与他名字同音的皇十四字胤祯,改名为允禵。

这些都是避的皇帝姓名,而不是皇帝这个称号。

试问:“皇帝”这两个字有什么可避讳的?

大臣难道不要尊称皇上?在书写的时候,难道不称某某皇帝?

至于蝗虫的蝗字,那个皇是用来发生的。在《说文解字》中提到:蝗,螽也。从虫,皇声。本身不具有特殊意义。

当然,历史上也曾有宋徽宗试图禁止民间使用皇这个字起名,不过这个决定很快就撤销了,因为贻笑大方。

总而言之,这根本不在古代的避讳范围内。


HuiNanHistory


公元628年。也就是唐朝的时候,长安一带闹蝗灾。皇帝李世民为了灾民,将几只蝗虫吃到肚子里,来达到消灭蝗虫的目的。所以起名叫蝗虫。

据国家地理杂志记载,古人认为,陆地上的蝗虫和水里的鱼虾可以互相互换的,所谓旱涸则鱼,虾子化蝗。到今天在我国北部依然有人相信,在干旱的季节,鱼虾的卵会变成蝗虫,而多雨的季节的相反,蝗虫的卵会孵出鱼虾。所以往往大旱之后会有蝗灾。




天境桃园


先有“蝗”,才有“皇帝”

《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蝗”字的:

“蝗,螽也。部曰。螽,蝗也……今谓之蝗,按螽蝗古今语也。”

“螽蝗”一词出自《山海经》:“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鴟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其鸣自訆,见则螽蝗

为败。”

《山海经》乃是先秦时期的志怪古籍,这个时候的天下共主还是“王”,而非“皇帝”。

蝗虫的“蝗”带有一个“皇”字,在古代皇权时代怎么没有被修改掉?

这是因为,古代只是避讳皇帝的名字,从来不避讳皇帝这两个字。例如,唐朝时期,长安隆庆坊因为有个“隆”字,而当时的皇帝李隆基也有一个“隆”字,所以为了避讳,长安隆庆坊就改成了长安兴庆坊。

再比如,古城建业(现在的南京),为了避晋愍帝司马邺的讳,而改成了建康。


古代的避讳规则是这样的: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所以说,古代避讳只避讳皇帝的名字,而对于皇帝二字是从来不需要避讳的。因此,蝗虫的“蝗”字,就完全没有修改的必要。

另外,古代有姓皇的、姓皇甫的,皇甫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复姓,而皇姓虽然少见,但古代也有几个姓皇的名人。比如三国时期,吴国就有一个叫皇象的,曾当过青州刺史;宋朝时期也有一个叫皇汉杰的历史名人。

由此不难看出,古代并不避讳“皇”字,因而就没有对蝗虫的“蝗”字进行任何修改。


金兔历史


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要说蝗虫的这个蝗字在皇权时代为什么没有被修改掉?这就关乎到古代避讳的问题。

避讳是有讲究的,原则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而主要避的是人名中出现的字。他又分为国讳和私讳两种。

国讳自然指的就是皇帝的先祖和皇帝的名字中的字,一旦遇见就要避。比如李渊的祖父叫李虎,李渊当上皇帝后,所有人遇见虎字就得避。皇帝死后也只能称庙号,不能直呼其名。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时候,有个叫吕留良的学者,在他的著作中出现康熙如何如何的话,就让雍正以大逆不道给治了罪。

那么遇到皇帝名中的字应该怎么避呢?要么换成意义相近的字,比如为了避汉武帝刘彻的彻字,汉初的大臣蒯彻就将自己名字里面的彻字改成意又相近的通字。


要么直接去掉,比如韩擒虎为了避李渊祖父李虎的虎字,就直接把自己名字里面的虎字去掉。

还有缺笔、空字等方法。

私讳就是避家族里的尊者名字中的字,其方法和上面一样。

我们在看蝗虫的蝗字,有出现在皇帝名中的吗?貌似没有。如果有,遇见这个字用上面方法避开就行。

怎么可能因为这个字里有个皇帝的皇,就要随意修改呢?本身皇字并不需要避讳。难道高呼吾皇万岁有错吗?


蝗字比皇出现的早。在秦始皇之前都称君王,没有称皇的。而蝗字早在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中就已出现。蝗,螽也。部曰:螽、蝗也。

而且这个字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含义。又不需要避讳,那有何必要要改呢?

皇帝也不能由着性子来。宋徽宗时就曾下令,皇、龙、君、圣等字民间都不能用,可是这样一来,人名和文字都改得乱成了一锅粥。最后不得已又自己下令废除了自己的命令。


那有皇这个字的字也有很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不是改一个字,如果要改那就变成了系统工程。最后整不好还得自打嘴巴改回来,哪个皇帝会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说史听涛


简单来说,“皇”字本身不需要避讳。

一般来说,避讳的“讳”指的是名讳,最讲究这个的是孔子编纂的《春秋》,主要原则有三条,《公羊传·闵公元年》解释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换而言之,就是尊者、亲者和贤者这三类人的名字不能用,这一现象从先秦一直延续到民国,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规定,但大多数时候都只局限于名讳,只有极少数情况下会扩大化。

举几个例子,为尊者讳:汉文帝名恒,于是姮娥被改成嫦娥;汉景帝名启,于是启蛰改成惊蛰;汉武帝名彻,于是彻侯改为通侯。为亲者讳:李贺老爹名晋肃,于是他连进士都考不了;司马迁老爹名谈,于是翻遍《史记》都找不到一个谈字。为贤者讳,最典型的孔子名丘,碰上就得写成别的。

三者当中,很显然尊者最大,尤其是九五之尊,比如汉明帝名庄,庄子就改成了严子,这也得亏没有哪位皇帝叫孔,不然孔子不知道要改成什么。

再说说几位不走寻常路的皇帝。

第一位,明武宗朱厚照,又名威武大将军总兵官镇国公朱寿,他禁止民间养猪!

据《万历野获录》记载,朱厚照在正德十四年十二月发了一道圣旨:

照得养豕宰猪,固寻常通事。但当爵本命,又姓字异音同。况食之随生疮疾,深为未便。为此省谕地方,除牛羊等不禁外,即将豕牲不许喂养,及易卖宰杀,知若故违,本犯并当房家小,发极边永远充军。

朱厚照给出三条理由:我属猪、我姓朱、猪肉有毒,禁止百姓养猪杀猪卖猪。但这道圣旨给社会造成巨大影响,很快内阁首辅杨廷和就上了《请免禁杀猪疏》,要求废除这道荒唐的命令。

紧接着礼部打了报告,说祭祀一定要用猪肉(猪牛羊为太牢三牲),朱厚照无奈,批准礼部偷偷使用猪肉,也相当于废除了他自己的圣旨。

第二位,宋徽宗赵佶,禁止民间养狗、禁止使用“皇”字等。

赵佶可谓朱厚照的前辈,禁止理由也是生肖,因为他属狗,所以不准百姓养狗。

南宋朱弁《曲洧旧闻》记载:“崇宁初,范致虚上言,十二宫神,狗居戌位,为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宜行禁止。 " 因降旨,禁天下养狗,赏钱至二万。

当时的太学生对这项政策非常不满,评论赵佶事事学他爹(宋徽宗学宋神宗搞新政),神宗属鼠,可没有禁止天下养猫。

禁止养狗十来年后,赵佶进一步开创赵佶的避讳先驱,崇尚道教的他把龙、天、君等数字都纳入了避讳的范畴。

南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四·禁天高之称》记载:政和中,禁中外不许以龙、天、君、玉、帝、上、圣、皇等为名字。

就这里,也仅仅是禁止“皇”字,没有禁止“皇”的同音字,“蝗”并不在此列。

事实上,“蝗”字远比皇权要早,《山海经·东山经》记载:“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鴟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其鸣自訆,见则螽蝗为败。”

而历代王朝的君主都没有叫“蝗”或其同音字的,单一个皇帝的名号,并不能将“蝗”字纳入避讳的范畴,在两千多年的避讳史中,“蝗”并不需要避讳。


平沙趣说历史


《说文解字》中对“蝗”做如下解释:

“蝗,螽也。部曰。螽、蝗也。”

所以蝗虫最早的名字应该叫做"螽蝗"。那么这个称谓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出自先秦时期的《山海经》。


《山海经•东山经》上说:

“餘峩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鴟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其鸣自訆,见则螽蝗为败。”

换句话说,人家“蝗虫”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定好名字了,比秦朝还要早,也就是说“虫中之蝗”比“人中之皇”要早。

因为在秦以前,天子称王,而称“皇”,是始皇帝统一六国后才开始的。所以蝗虫在先,人皇在后,自然没有改的道理。


明离子


原因有以下3点。

第一点原因 --- “蝗” 出现的比 “皇” 早。

"蝗,螽也。部曰。螽、蝗也。是爲轉注。漢書五行傳曰。介蟲之孼者。謂小蟲有甲飛揚之類。陽氣所生也。於春秋爲螽。今謂之蝗。按螽蝗古今語也。是以春秋書螽。月令再言蝗蟲。月令、呂不韋所作。从虫。皇聲。乎光切。十部。陸氏引說文榮庚反。又爾雅釋文華孟反。皆音之轉也。"

"今謂之蝗。按螽蝗古今語也。"

《山海经·东山经》:“﹝ 餘峩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鴟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其鸣自訆,见则螽蝗为败。”

"螽蝗"一词有出自《山海经》,《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志怪古籍,这个时期天下共主是"王",还没有秦始皇的"皇帝"一说,"朕"也是不论尊卑都可以称呼的。

第二点原因 --- 古人对蝗身上的某些特质还是非常推崇的

《诗经.国风.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第三点原因 --- "蝗"的得名和大有关,最大的虫子。

皇有大的意思,《说文·王部》"皇,大也。"同蝗类似的从"皇"音字也有类似的解释——"艎,吴大舟名。","瑝,谓玉之大声也。","諻,大声。"再看《玄应音义》对"虫蝗"的注释,"蝗,螽也,谓蝗虫也。小曰蝩,大曰蝗,云鱼子化作也。"因此"蝗"的得名和大有关。


花奈


根据说文解字的意思,皇的意思是大,皇帝是后来的引申义。

蝗字是早于皇帝出现的,这就好比三皇五帝时期都不介意这个,你后来历朝历代的皇帝怎么能介意这个。

蝗就是虫之大者,类似的还有鳇,鳇就是鱼之大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