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000的办公室工作和月薪10000的工厂工人,压力相当,会怎么选?

玉崔嵬


月薪3000的办公室工作和月薪10000的工厂工人,压力相当,会怎么选?

生活是由无数个选择组成的,工作同样如此,职场亦是如此。当我们站在十字路口,到底向哪个方向前进,是需要我们综合的做出选择的。3000的办公室工作和10000的工厂工人工作,我会从当下和未来两个方面去考量。

当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首先,要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比如说自己的优势强项、兴趣喜好等。如果您的优势在于行政管理、后勤管理、公文处理、为人处世这些方面,那请毫不犹豫地选择办公室工作,而您要是技术型人才,那一线工人是更好的选择。

其次,眼下的客观条件。工作是为了生活,如果3000元的月薪无法满足您的生活条件,恰巧您又可以胜任工厂的工作,那建议您毫不犹豫地选择10000元月薪的工厂工作。我有一个朋友在去年刚刚从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办公室岗位辞职,辞职的原因很简单,交完房贷之后工资所剩无几。

再次,问问自己对这两种工作真的充分了解吗?虽说前提条件是压力相当,但办公室和工厂这两个工作场景下,需要面对的可是完全不同的状况。办公室更多的要处理人际关系,上至领导下至员工,都要打交道;工厂工人更多的是面对技术问题,更新换代,需要不断充电,跟上脚步。

未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时间会推着我们往前走,不论选择什么样的姿态立身于职场,请给未来储备足够多的可能性。

1、3000元的办公室工作。行政工作者更多的发展方向是管理类岗位,如果您对自己未来的期望是当一名管理者,那请尽早选择接触办公室的工作,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事业单位、企业的大领导是从办公室职员做起的。

2、10000元的工厂工人。一线工人在将来会发展成为技术专家,如果您对产业技术感兴趣,那不妨从基层做起,选择工厂工人的工作。况且,现在社会也越来越重视一线工人的工作。

3、无论什么样的工作,保持上进、不断提高,才会有所作为。无论是3000元的办公室工作还是10000元的工厂工作,我们都应该把它们当作起点。就拿较低的3000元的办公室工作来说,在体力消耗这个层面肯定要比工厂工作小,那下班之后,理应有更多的精力为自己充电,甚至去开辟合适的副业。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无论选择了哪份工作,如何调整心态、如何提升工作能力、如何在职场游刃有余都是共同的课题。要想完成好这些课题,首先接受它,其次适应它,最后掌控它。

祝君好运,前程似锦!

  • 欢迎大家【关注】我,与您分享更多。


声享会


题主提到月薪3000元办公室工作和一月入1万元工人压力相当。其实我觉得你给的信息还没全,性别是男是女,还有你是刚毕业,还是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了这些都没说。

如果你是男生,又刚刚从学校出来,我建议你选择3000元的办公室工作来做。

根据我周边的几位初中同学从工厂做工的经验来说,工厂首先干的事情比较机械,跟机器没有什么区别。我这几位同学都是在我们家附近的一家空调厂做工。他们说每天除了打螺丝,就是打包。事情虽然简单,但人干的比较麻木,交往的圈子也比较小,周边的工友学历也都不高。几乎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睡觉吃饭。这几样事情。关键他们还有两班倒。通过和他们聊天感觉人都给疲惫,精神状态差,没有朝气,虽然工资还可以,但人也摧残的相当厉害,关键是什么东西都学不到。我觉得这些工作,是以后机器都可以代替的。所以说实话,如果不是真缺钱的话,真的不建议你去做。

推荐你去做办公室3000元工资工作的理由:

a.你有试错和尝试的机会。

因为你年轻而且才刚毕业,完全可以去试错,因为你只有课本知识,却没有实践的经验,这时候即使找的工作不是最适合你的,但你有时间去换,所以尽管去体验就好了。

b.可以积累工作经验。

年轻的时候,挣钱的能力经验比你挣“死钱”我觉得要重要。能力经验就相当于积累的过程,这就验证了为什么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挣钱的道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设计大楼的工程师一定比搬砖工人,砌墙的挣钱。因为工程师用的是知识和经验在挣钱,在一定情况下具有不可替代性。

如果你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也没有什么一技之长,我建议你去做月薪一万的工厂工人。

如果你到了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已经成家了,有子女了。又想将你现在的生活过好,生活品质再提高一点,那么你必须就要去做工资高的工作。

因为你年轻的时候没好好学习到一技之长,那么你此时只能靠拼体力了。办公室3000元的工作我想也不适合你现在的处境。

最后我想说:工作无贵贱,主要还是看题主想拥有的是什么,将来走的职业路线是什么,因为这个没有标准答案,自己权衡利弊就好!


我是【职场三叔】,前500强高级运营,欢迎你关注我,欢迎你分享你的故事!


八月说


迷茫不可怕,最怕的是明知道自己的缺点而无所作为的不去改正。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其实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小丽毕业五六年了,可能平时的工作带点运气,一直工作轻松,工资待遇不错,但是对生活和工作总是觉得缺少点激情和动力,思想也比较懒惰,不去去自己一个规划,总是得过且过的,一山望着另一山高,而且喜欢跳槽,而且是垮岗位的乱跳,工资是高了,所认知的范围是广了,但所有的知识点都只是皮毛,不精通。后来随着结婚生子,再想出来工作的时候,发现自己完全没有了优势和资本,也几乎找不到什么好工作,,现在也只能和一群小年轻在基本的工作岗位上班,工作感觉特别的无奈……

眼光要放的长远,认清自我,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给自己定好目标之后剩下的就是脚踏实地的去实现了。


渴望活成诗


我给大家讲个实际的案例吧。我朋友所在的公司是工厂型企业,一线车间工人实行计件工资,月薪过万很容易,即使是学生刚进入企业,还在实习期,只要过了前三个月的“学徒阶段”,如果足够勤快很快就能达到8000元-12000元的工资。

我朋友他们公司每年从大专院校招聘实习生,待遇是:生产一线:计件工资,8000元-12000元;职能科室:3150元,科室更有发展前途一些。但是,在每年企业在这所学校宣讲结束后,只有15%的人选择职能科室,有85%的人选择了生产一线。我细细的思考了一下,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选择去一线车间:

首先,毕业后无论是谈对象、买房子、买车等等都需要钱,他们选择一线其实就是选择了现实。他们相信有了物质基础才能谈那些伟大理想,否则五年以后连对象都找不到。

其次,徘徊于选择车间一线和办公室这两种工作的人,即使进了办公室工作,也未必得到企业的重视,因为企业可能将更多的培训培养资源倾斜给那些重点大学毕业的员工;

最后,进车间一线工作未必不能出人头地,车间工人一样可以踏踏实实的学好生产技术,如果有更高的理想可以竞聘班长、段长、车间主任、生产部长及生产配套部门的管理者。

还有15%的人选择了去职能科室工作的,他们无外乎两种人:

第一种,确实有情绪职业规划(或者有关系),通过在办公室基层锻炼可以快速成长为专业人才或者管理人才;

第二种,看中了办公室环境好,且工作相对体面,好像比生产一线在体力上轻松一些,所以就选择生产一线。

综上所述,选择工厂一线工人的工作还是办公室工作,主要看你是属于有规划、有目标的,还是比较安于现实的人。


职场三叶草


先讲一个小故事:

地铁里,两个穿的脏兮兮工作服的农民工上了车后开始一段对话。

一个说:现在东西真贵啊,听说一个苹果牌的手机都要卖五六千!

穿得干净体面的人握了握手里的苹果手机,一脸傲娇!

只听另一个说:是啊,都快赶上俺们半个月的工钱了!

骄傲的人默默的把手机放进了口袋……

虽然只是一个网上的小段子,但是从侧面反映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

“白领真的比蓝领更好?你怎么选?“


蓝领和白领的划分

白领是指有较高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士,是西方社会对企业中不需做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作人员的通称。

白领族是一个从西方传来的生活型态定义,经常拿来代表领较多薪水的专业人士。这个词可能最早是从1928年启用的,当时是代表非体力劳动的工作者,如公务员、教职人员等,是与蓝领族互作为对比的族群。白领族较少从事劳力工作,在公司里的职业阶层也往往是行政或是正式职员,并有专业的工作能力,如医生或律师等。

蓝领是一个西方传来的生活型态定义,这个概念是在美国五十年代提出的,即美国进入信息化时提出的。

“蓝领职工”一词出现较晚,始见于40年代,被称为白领的相对一族,指的是一切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资收入者,如一般工矿工人、农业工人、建筑工人、码头工人等。

但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衍生出许多另外一些蓝领的职位,如:快递员、送餐员、育儿嫂……这些热门职业,但就现社会大体来分可以分为工厂蓝领、城市蓝领两类,而工厂蓝领又可细分:建筑蓝领和制造业蓝领,而城市蓝领基本以服务业为主。


蓝领和白领的就业

2011年蓝领开始缺乏

从国内一个选择趋势而言,早期大部分人更倾向于体面的白领专业发展,而到后续产生了一种社会现象白领偏向饱和而蓝领专业却处于一个窗口期,后期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具有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劳动者供求过剩比例超过50%,2011年第一季度高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劳动力首次出现负缺口。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用工荒”与应届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矛盾愈演愈烈。2012年后“蓝领”再次成为社会话题。

从招聘方看,不少“蓝领”岗位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需要具有一定知识、善于在学习中积累经验的人才在这些关键技术岗位上工作。显然,大学毕业生与其他人群相比更具优势。

但是现实情况却是,一些大学毕业生觉得当“蓝领”与自己“身份”不符,恰如黎大志所说,这是对职业岗位的误读,不仅会将自身择业范围变窄,甚至错过不可多得的好机会。这成为了在教育日益普及化后,白领岗位竞争日益激烈而蓝领却越发空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白领和蓝领就业仍未持平,部分大学生仍旧对白领专业更加青睐,白领竞争仍旧激烈,据2016年夏季智联招聘过监测全站在线数据发现,全国人才供需竞争指数(供需竞争指数=收到的简历投递量/发布的职位数量)为45.1,这意味着从全国范围看,平均一个职位收到了45份简历。

而对于薪资待遇而言,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标准,就2017年就58集团刚刚发布的《2016-2017年度蓝领市场白皮书》而言技能型蓝领已成为就业市场“宠儿”。

从薪酬绝对数来看,按摩师、健身教练、汽修工、空调安装工等高居2016城市服务业高薪榜top10技能型蓝领,平均月薪达到了万元以上,最高的可达17669元。即便排在第五的空调安装工也超过8000元,也已经秒杀普通的小白领。

但高新的而背后也非一日之功,特别对于技术性要求较强的职业,都要付出不为人知的汗水。


衣齐零售派


我给大家讲个实际的案例吧。我朋友所在的公司是工厂型企业,一线车间工人实行计件工资,月薪过万很容易,即使是学生刚进入企业,还在实习期,只要过了前三个月的“学徒阶段”,如果足够勤快很快就能达到8000元-12000元的工资。

我朋友他们公司每年从大专院校招聘实习生,待遇是:生产一线:计件工资,8000元-12000元;职能科室:3150元,科室更有发展前途一些。但是,在每年企业在这所学校宣讲结束后,只有15%的人选择职能科室,有85%的人选择了生产一线。我细细的思考了一下,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选择去一线车间:

首先,毕业后无论是谈对象、买房子、买车等等都需要钱,他们选择一线其实就是选择了现实。他们相信有了物质基础才能谈那些伟大理想,否则五年以后连对象都找不到。

其次,徘徊于选择车间一线和办公室这两种工作的人,即使进了办公室工作,也未必得到企业的重视,因为企业可能将更多的培训培养资源倾斜给那些重点大学毕业的员工;

最后,进车间一线工作未必不能出人头地,车间工人一样可以踏踏实实的学好生产技术,如果有更高的理想可以竞聘班长、段长、车间主任、生产部长及生产配套部门的管理者。

还有15%的人选择了去职能科室工作的,他们无外乎两种人:

第一种,确实有情绪职业规划(或者有关系),通过在办公室基层锻炼可以快速成长为专业人才或者管理人才;

第二种,看中了办公室环境好,且工作相对体面,好像比生产一线在体力上轻松一些,所以就选择生产一线。

综上所述,选择工厂一线工人的工作还是办公室工作,主要看你是属于有规划、有目标的,还是比较安于现实的人。




一达看动漫


3000与10000的对比,相差3倍,的确让人很惆怅。要怎么选,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吧。

首先,成长的空间。

办公室工作说白了就是处理公司的杂事,比如收发文件、安排公司一些活动事务、负责后勤保障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不难处理,但其实如果要做的好,是要花费一定的心血的。因为办公室业务要对公司业务模式、流程等有一定的了解,工作起来才会顺利。在办公室一般做好都会成为公司老总的秘书之类的,跟着老总升职加薪也比一般人快。

在工厂当工人的话,一般都是简单的重复性工作,熟能生巧,在抖音上,我们都能看到很多工厂大神的神操作。但这种重复性工作,一般来说,对职业生涯并无过多的帮助。当然,工厂作为一个体系,也会注重培养人才,在流水线上做得好的,也能当个拉长、线长之类的,做个小管理,工作相对轻松,工资也相对高点。

其次,工作辛苦程度。

在办公室,辛苦的就是事情杂,方方面面你都可能遇得到,很多事情都可能出现突发情况。而且面对办公室同事之间的复杂的利益关系,有时候做什么事情都要小心翼翼,怕一不小心就触及他人利益,这样子就有可能结下梁子。

在工程的话,最辛苦的应该就是身体上的累了。每天在流水线上不停地干活,有时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有时候还要上夜班,日夜颠倒的生活会让身体消耗很大,久而久之,身体也会越来越虚弱,得不偿失。工厂有着严格的管理系统,做久了,有些人会很压抑,以前富士康的13连跳就是一个例子。

最后,3000与10000那个容易实现。

在办公室工作,3000块的工作应该算是比较低的,当然办公室工作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一般都有学历要求,懂得基本的电脑操作之类的。而且,办公室基本就是一个公司的中枢系统,一般老板都会找些头脑灵活的人来担任。一般在办公室干活的人,各项福利待遇基本都有,比如双休、五险一金之类的,伙食补贴等等。

在工程的话,说实在的达到月薪10000的少之又少。在大城市的工厂,月薪普遍5000-7000,这是大部分工人的收入,而且一般都是要加班才能达到这样的工资。当然有些工厂订单多,效益好,工人们加班多,偶尔月薪过王也是有的。工厂里面一般都没有公积金这项福利,平时也是单休,生活也比较乏味。


条条大路通罗马,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工厂,不同人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职业,只要踏实肯干,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永恒不变的。当我们在职场中获得成长,那么我们的选择也会变得更宽广。


回不去的昨天


看到标题,小编认为,基于不同的因素考虑,会有不同的选择。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1、工作环境

月薪3000的办公室工作,吹着空调,坐着舒适的椅子,桌上一台电脑,每天敲敲键盘打打字,环境很是舒适。而工人就不一样了,在流水线工作,由于机器的响声,可能会很嘈杂,如果是站着工作的,一天下来,腿都是浮肿的,很是难受。两种工作环境相比较而言,肯定是文员工作环境较好。

2、薪资待遇

办公室工作,月薪3000,工厂工作,月薪10000。两者相比较而言,对于一个急需用钱需要照顾家里老人孩子的人而言,相差7000元,这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还能应急,肯定会选择工厂工作。而且做文员和当工人压力是相当的,这样,肯定会选择薪资待遇较高的工人工作了。

3、职业发展

无论是办公室工作,还是工厂工作,都希望自己能有比较好的后续发展。文员做好了,以后可以转行政专员,高级行政专员,行政主管,行政总监。而工厂工人的发展,以后可能纵向发展(组长,主管),也可能是横向发展(质检,技术工等)。无论是哪种发展,咱也不能说它不好,只是每个人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要求不一样,所以具体如何选择,还是看个人对未来的规划了。

基于以上分析,具体如何选择,还需要题主综合考量,慎重做出选择。

在此,祝好!


90后生活指南


3000元每月的办公室工作和10000元每月的车间工作,这就像男子举重54公斤级和108公斤级的差别,悬殊太多了,我想大部份人都经受不住如此悬殊的金钱诱惑,从而选择车间工作。如果是我,我会综合考虑,权衡利弊再作选择。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这个车间工作是不是简单重复的流水线工作,无任何技术含量和脑力劳动可言,完全靠耗时间,耗体力来获得一份万元月收入,比如现在许多电子厂工人就是如此,每天干16小时活,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班,毫无生活质量可言,如果这样,我可能放弃;但如果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比如电焊,机车床,服装裁剪制作,我可以考虑。其次考虑这个办公室工作是不是简单的打杂工作,比如打字,收发,办公室卫生打扫及茶水供应,如果不是,看看可有职业前景,如果三至五年就能做到办公室主任或人力资源部经理,我还是宁愿选择月薪低的办公室工作。最后还要看该企业的文化,氛围,领导的素质等。

总之,要综合考虑,在月薪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在车间如能学到一门技术而且还把高薪挣了,我还是选择当工人;如果车间是简单重复劳动而办公室工作有发展前景,有上升台阶,我会选择低工资的办公室工作,以图后期升职加薪;如果车间和办公室都是简单重复工作,我会二者相比趋于利,我还是会选择车间工作。这就是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快乐男声39


单纯从题目的角度看,月薪3000的办公室工作,眼前利益会少一些,未来的发展机会更多一些,而且工作相对自由一点;月薪10000的工厂工人,眼前利益会多一些,工时会很长,且在工厂里谈未来的发展,相对办公室会困难很多。

第一,实际面临的问题是,一个近期利益高,未来的发展前景相对困难;一个近期利益低,未来的发展前景相对好些,如何选择;

首先,月薪3000的办公室工作,和月薪10000的工厂工人,压力不会相当。

月薪3000的办公室工作,通常是最基础工作岗位,工作强度不会太大,唯一的压力来源可能会是工作繁琐,累心;

月薪10000的工厂工人,通常是计件工资拿到这么高,工时应该会比较长,这个岗位的压力应该是来自于身体的疲惫;而且业余时间很少,基本上是在用时间和身体换钱;

所以这两个的压力不太会相当!

其次,具体如何选择,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的;

1、对于经济状况紧张,继续挣钱度过的,建议选择10000元的工厂工作。先解决眼下问题,或者为自己后面的发展先存上一些资金,不过这份工作不建议做时间太长,最长不超过3年;

原因:

(1)这份工作是简单的操作工,如果能有机会在岗位上通过晋升向上做到管理层,还是很好的,可是在这么密集的劳动力车间,轮到每个人的机会很少。因此在前景不看好的情况下,建议做短期的打算;

(2)长期做这种用时间和身体换钱的工作,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3)这是一份养小不养老的工作,做时间长了再出来,无法适应外面的工作,可能会面临后半生生存压力变大的风险;当然,可以利用积蓄做些小生意或者创业!可是,长时间的工厂生活会让一个人的思想固化下来,很难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这个才是最大的问题。

2、对于经济状况压力不大的,建议选择办公室工作;办公室都有哪些好的可能性呢?

(1)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办公室的工作环境,会让自己接触到更多的职场咨询,对于以后的发展,眼界会更开阔些;

(2)办公室的所学习到的技能可以为后来的职业生涯做积累和铺垫,不管是以后的晋升,还是换工作,都会有所帮助;

第二,工作,建议这样选;

1、做一段时间销售:刚毕业不久一定要做一段时间的销售工作;最好能卖一些价值比较高的物品,比如房子、汽车等等;价值高的东西接触到的客户群体会不同,与不同人沟通能增长见闻,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

2、根据自己性格类型和兴趣选择一个发展方向;然后,所选择的工作,一定要和自己发展方向岗位性质接近;这样工作经验的积累,是可以作为后期发展的基础,有利于自己在职场上的提升和发展;

3、尽量选择在同一领域发展;同一领域发展会有很多的好处,技能的积累、人脉的积累等等都是后期职场发展很好的因素。如果工作特点是行业壁垒不大的,也可以跨行业选择职业,但是,尽量不要频繁跨行业,否则会越来越难求职;

总结:选择工作要看的因素是:自己的需求;自己的资格条件;自己未来发展的规划;在清楚了这个思路之后,选择就相对清晰了;希望对你有帮助;祝所有看到这条回答的人工作顺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