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如何理解?

诗惮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中国文化博大如海、精神似渊,诸子百家并驾齐驱,儒释道三足鼎立。

中国文化注重现实,强调脚踏实地,都说中国人吃苦耐劳,其实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体现之一。中国文化更注重人精神层次的提升。相对于印度的神乐话哲学,中国更倾向于追求人的身心和谐。

早在西周时期,以人为本的思想禅修就已经出现,后来到了孟子这里,这种思想更是达到了顶峰。

中国文化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

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中国文化的构成及其复杂,中国有着数千多年的传统文化。每经过一个朝代,就会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往往精髓与糟粕并存;而精髓与糟粕有时候站在不同的视野还可以互相转换。

中华优秀文化中的思想哲学、治国理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等,放诸当今社会仍然适用,完全可以古为今用。

不管哪种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思想自由。文化只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会快速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推动科学技术向前快速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大一统,讲究单一。即便是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也能将之糅合,最终三者如同一出。修则道,入则儒,出则佛,成为一个社会整体思想。在尊重自由、民主、科学、真理,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才会涤荡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的传统文化,建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基础之上,有着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重大缺陷。认识、学习并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重大课题。它关乎着中国在现代化的社会进程中的思想走向,关乎着中国以什么样的姿态走向未来。甚至,它关乎着现代化中国的长久命运。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铁憨憨大兄弟


中国文化博大如海、精神似渊,诸子百家并驾齐驱,儒释道三足鼎立。

中国文化注重现实,强调脚踏实地,都说中国人吃苦耐劳,其实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体现之一。中国文化更注重人精神层次的提升。相对于印度的神乐话哲学,中国更倾向于追求人的身心和谐。


早在西周时期,以人为本的思想禅修就已经出现,后来到了孟子这里,这种思想更是达到了顶峰。

中国文化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

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中国文化的构成及其复杂,中国有着数千多年的传统文化。每经过一个朝代,就会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往往精髓与糟粕并存;而精髓与糟粕有时候站在不同的视野还可以互相转换。

中华优秀文化中的思想哲学、治国理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等,放诸当今社会仍然适用,完全可以古为今用。

不管哪种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思想自由。文化只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会快速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推动科学技术向前快速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大一统,讲究单一。即便是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也能将之糅合,最终三者如同一出。修则道,入则儒,出则佛,成为一个社会整体思想。在尊重自由、民主、科学、真理,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才会涤荡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的传统文化,建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基础之上,有着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重大缺陷。认识、学习并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重大课题。它关乎着中国在现代化的社会进程中的思想走向,关乎着中国以什么样的姿态走向未来。甚至,它关乎着现代化中国的长久命运。


左丘望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这里略言自己的看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宗教、娱乐、生产、生活及诸多的领域,从而形成了以“华夏文明”为基础的多民族文化。它不但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而且凝聚了民族的向心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盖在于有灿烂辉煌的先进文化做为基础,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带动了周边国家的发展,甚至于影响了全世界。

一,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四大明,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火药在爆破、军工领域的运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冷兵器时代,也标志着封建帝制的灭亡。指南针的发明,为航海技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促进了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运用,为文化艺术的复兴和繁荣,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文化、生产和生活对世界各国的影响。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盛唐,诸子百家的经典理论和哲学思想,医药针灸,栽种水稻等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就源源不断地输入了世界各国,尤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文化艺术方面,尤其是唐诗、宋词、戏曲、演义小说,对世界各国也是影响颇深。在生活习俗方面,欧美许多城市都出现了以中华文化为特色的唐人街。

“丝绸之路”的开辟,更标志了华夏文明对人类社会的涵盖,从物质到工艺,种类之多,范围之广,真可谓是包罗万象,如,丝绸,茶酒,陶瓷,剌绣,中药材等等,等等。

总之,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中华文化形成之早,乃至先进,以及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世界各国所无法比拟的。

但是在近代,中华先进的文化惠及于人却又受制于人,使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一次次饱受了奇耻大辱。

一代伟人毛泽东深谙中华文化的精髓,又一次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曾一度出现了天下景仰,游子恋母,海外归心的繁荣景象。


黄土情愫


关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之前就答过相关问答,今再赘言几句。

既然你要求简单表述,“文化”两字已很凝炼地表述了,何也?“文”即从“玄”从“爻”。玄即“道”文化,爻即“易”文化。

《易》《道》博大精深。何谓“玄”?恍惚幽冥,深不可测,妙之极、虚之极,心可道其妙而口难道其微;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虽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但又能感而遂通,此不为“玄”尔何?何谓“爻”?爻即如实反映阴阳盈缩消长变化的符号,《易.系辞上》曰:“爻者,言乎变者也。”《易.系辞下》又曰:“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

“道”是“有物混成”,“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有物混成即一阴一阳。“道”讲的是如何致“静”,于静中见“道”;“易”讲的是太极开基、生生不息。《易》《道》总括为“宇宙全息刻录仪”,不只今生,还讲“来世”,这里的“来世”指的是道家修炼到最高阶段,称之为“体虚合道”,此时道成躯丢,合于太虚,完成否定之否定。《易》《道》静极而动、动极而静,物极必反。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蕴含其中,实乃穷理尽性至命之学,故常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

至于源远流长,这里就谈谈“化”,“化”就是化育诸生,滋养一代又一代,代代传承。我列举魏伯阳、吕洞宾、张伯端、张三丰几位修道顶尖大家的言论,以示《易》《道》的源远流长。

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被称为“万古丹经王”。《参同契》曰:“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一)、“易者,象也。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十)、“于是仲尼赞鸿蒙,乾坤德洞虚。”(十一)、“知白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二十三,此源出老子“知白守黑”章)、“若夫至圣,不过伏羲,始画八卦,效法天地;文王帝之宗,结体演爻辞,夫子庶圣雄,十翼以辅之,三君天所挺。”

吕洞宾有《吕祖志》传世,其“敲爻歌”、“百字碑”、“沁园春”等多为传世名篇。其作“窖头坯歌”(以烧砖喻炼丹)中曰“伏羲传道至于今,穷理尽性至于命”、“圣贤三教不异门,昧者劳心休恁么!《金碧》《参同》不计年,妙中妙兮玄中玄。”,

张伯端有《悟真篇》传世,为丹家奉为圭臬。其诗云:“《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

张三丰著有《三丰集》,其中有“无根树”等多丹道名篇。其“金丹诗”有云:“金碧参同与指玄,翠虚性命与忠仙。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贯五千。入药境中推槖龠,悟真篇内究蹄荃。”

从以上诸位大家的诗文,不难看出,从伏羲、周文王、老子、孔子以后,是有代代传承的,而其传承,皆宗于《易》《道》,所以我说中华文化是从“玄”从“爻”的《易》《道》文化
。至于大家所说的“儒释道”文化,一是“释”文化是外来文化,二是“儒释道”其理“一”也。《易》《道》主干是纯正中华文化的血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是先哲体悟实践的智慧结晶!是哲学殿堂璀璨夺目的“皇冠明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源泉!


微妙玄通冰激凌


该怎样理解中国文化

这是一个难题,即很难回答的问题。说简单了,等于没说,如“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等等,等于正确的废话;说复杂了说了也等于白说,因为那一定很学究,很晦涩,大家也没有耐心看。

咋整?按照中国文化的一个法宝——“中庸之道”,就是在简单与复杂之间,找一个合适的度。

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中国文化(互联网时代,只要一二三,不要四五六。少即是多),就会一下子清晰很多。

一是物质文化,就是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具象的东西。包括衣食住行用等,如茶叶、中式建筑、明清家具、中式服装、中餐、中药、陶瓷、丝绸等。

二是制度文化,建立、维系与调整中国社会关系与行为的规范的各种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家族制度、婚姻制度等,如组织架构、官职制度、科举制度、法律典章、礼仪礼节、风俗习惯等。很多人忽视制度文化,其实这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章的中间地带,承上启下,作用非常巨大。

三是精神文化,我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集体意识等,表现为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例如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唐诗宋词、琴棋书画、戏剧音乐、制作技艺。还有比如大家现在常说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

当然,这是逻辑划分的层次,便于理解。其实很多是二合一或者三合一的,如茶,除了茶叶,还有茶道。

还可以简单地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这两种。比如现在大家越来越频繁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专从非物质文化。

中国文化中,有很多迄今为止,仍然是我们乃至人类的精神财富,需要继承与发扬光大的。也毋庸讳言,因为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有些在几千年诞生的传统文化,需要弥补不足,加以改进与提升,这是我们民族精神里倡导的“与时偕行,与时俱进”。

真正热爱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人,绝对不能一味地躺在老祖宗的基础上吃饭,而应该有继承同时有发展、有创新、有贡献。


海边拾贝丁邦清


很高兴能回答您的这个问题,刚好最近开始阅读到了中华文化书籍,

因为已知中华历史上、下有5千年,这五千年来所积累下来中华文化,不是靠某个人能简单说的清楚滴……

自己只能用现阶段了解的一点点文化知识来简短回答一下了

*最早有记载:从上夏朝——清朝,光是各个朝代“君王”加在一起就有四百位,但不是每位“君王”的功绩以及文化不都是给咱们后人所知,有很多“君王”可能还背负着历史的骂名!

自己就挑一部分知道的历史文化来聊聊吧,

*夏朝、商朝、周朝

(公元前2007——800年)

夏朝,商朝历史文化自己知道还很少,

只知道商朝一个有趣的记载:现在人们叫的商人、商品、这两个词起原于商朝,

周朝的文化记载的就开始多起来,其中很多人都知道的周天子分封诸侯国……

沿着历史文化车轮往下↓

*东周

(公元前700——200年)

春秋、战国、

中华文化在这个时期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那个时期就是中华文化到了鼎盛时期,

↓下面是这个时期文化巨匠;

鬼谷子:

纵横之术、治国之道、经商之术等等

孙武:孙子兵法

孔子:儒家文化、《论语》

沿着历史文化车轮往下↓

*西汉、东汉、三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随朝(公元100——600年)

汉朝文化主要内容大致为:

“无为而治”奠定了汉王朝的立国之本;

“独尊儒术”造就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龙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汉朝的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关中文化、北方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等

三国:

自己现在所了解的这个时期能代表文化符号的还比较少,所以不举例说明了,但这个时期战争事迹非常精彩,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沿着历史文化车轮往下↓

*唐朝、宋朝、

(公元700——1279)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综合国力最强、文化输出强盛的时代之一。

↓下面两点是代表唐代文化符号

学术;

当时执行前哲的思想。唐朝中期以后,思想上的重大改进发生,韩愈、柳宗元、李翱、刘禹锡等人的思想创见,承前启后。还有,杜甫、白居易等人的思想价值同样不能被忽略,他们不仅仅是诗人。

文学;

唐朝文学成就以诗歌最为发达。唐初诗人最为著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时期诗人可分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派和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派。其中集大成者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最为出名。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而杜甫的诗则更多体现现实主义之情怀。中唐时期最卓越的诗人是白居易,他的诗通俗易懂。此外还有元稹、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等,晚唐诗人以李商隐和杜牧最为出众

*宋朝:

宋朝文化是中国文化历史中的丰盛时期,理学、文学、史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

↓下面几点是代表宋代文化符号

理学;

朱熹,南宋时期重要的理学家、教育家、史学家,

史学;

史学与前代相比,宋朝的史学特别发达

艺术;

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到了宋代发展已经非常成熟

字画;

宋代绘画艺术风格受宋代理学影响,从花鸟看精密布局,所以注重写实。花鸟画代表作品,

瓷器;

宋代瓷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

宋词;

词是曲子词之简称,它承袭汉魏乐府,受到外来音乐影响,是一种既可合乐歌唱又有独特体制的诗歌体。

著名词人;

晏殊、欧阳修

以上↑是自己所理解的中华文化最核心部分,……




树懒读书


说到中国文化,首先要问什么是中国文化?这个问题又有谁能解释清楚?

现如今刮起了“中国文化”风,国学班遍地开花,宣传的所谓中国文化,几天一个班,几期一个班,少的几天多的一半年。如果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学习到中国文化,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岂不成了笑话。文化不是种麦子,一年割一茬,割了再种。文化应该是种树,植根于地,根深蒂固,开枝散叶,枝繁叶茂才对。

何所谓中国文化?总会找出一种作为代表,是否能说明中国文化?恐怕也仅是一家之言,难免偏颇,难以全面。文化一词很抽象,解释明白更难,尤为中国文化更是难上加难。

中国是农耕文明,人不离地,农不离天。文化也在天地人中产生。人在天地间生存就要适应天的变化,改造地的不变。中国人要生存就要有变和不变的智慧,中国人拜天敬地,这是中国人的文化。

人是变的地是不变的,人多地少,人难以生存,就会产生战争,战争胜利就能更好的生存,能在战争中生存,不以战争为侵略掠夺杀戮,只以战争平衡人与地之间的矛盾,这也是中国人的文化。

人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有人与人的关系,要处理好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姐妹、朋友、敌人、陌生人等等之间的关系,不以暴力恐吓利诱威胁,维系关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这是智慧,也是中国人的文化。

中国文化付诸于天地人,也付诸于物和文字,比如我们常用的筷子,就有天圆地方,阴阳相配,七情六欲,等等文化内涵。都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就是因为中国人所使用的每一件物都有寓意内涵,不会凭空而出,博大是天地人之理矛盾变化万千,精深是中国人所用之物,形态、尺寸、重量等等包含丰富的寓意。这都是中国文化,文化不能一概而论,也无法以一家之言为代表,文化是符合人生存的智慧,是抽象的。如果一定要解释中国文化,也许就是让人与人在天地间更好生存的智慧。


优品搜索


一、东方哲学文化

中国人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红木家具作为中国特有的家具类型,把质地坚硬的红木,根据红木颜色、纹理、材性来设计与制作红木家具,设计了多种榫卯结构进行连接,再不借助任何金属钉子的情况下,制作出美观大方、坚固耐用的红木家具,是天人合一的具体表现。

中国人讲求“中庸”之道是不争的事实,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和谐、平衡是外国人不易理解的智慧和哲学。红木家具,厚重但不显沉闷,华美而不艳俗,名贵而不奢靡,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以圈椅为例,圈椅的造型是方与圆的结合,圆是和谐,象征完满;方是稳健,象征中正。坐过圈椅的朋友,都会感受到一种气场十足又不张扬,宽阔大气的感觉。

儒家文化对中国人影响深刻,对本质和外在形式都很重视。红木家具的设计一向考虑功能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制成的器型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于一体。比如罗汉床的三面围板让它可坐可卧,可倚可靠,又能在围板上作镶嵌、雕刻等装饰,是实用与美观的统一;再比如官帽椅的管脚枨做成“步步高升”的形式,既在结构上起到稳定加固的作用,让人坐下来时也可搭脚,又寓意仕途上步步高升的美好愿望,四出头的设计,也蕴含着出人头地的质朴愿望,这些都是形式与寓意的统一。

二、中国宗教文化

道教和佛教对中国文化有巨大影响。红木家具的设计与制作也受道、佛二教思想影响。国人席地而坐的起居习惯更迭到垂足而坐与佛教进入中国关系密切,红木家具中的“罗汉床”“禅椅”“禅榻”名字直接与佛教相关;莲花纹、卍字纹等佛教纹饰也被广泛应用在红木家具的装饰雕刻上;佛教建筑中的“壸(kǔn)门”造型也被应用在红木家具的牙板上,红木家具的“束腰”样式来源于佛教的“须弥座”。

老子、庄子讲求的清静无为,见素抱朴、坐忘守一的道家文化,也在红木家具上有所体现。 明朝,嘉靖、万历等皇帝十分看重道教,使得明式红木家具的设计与制作中融入了大量的道家思想,从而才形成了简约、淡雅、不饰雕琢的独特艺术风格。比如红木家具中的八仙桌(方桌),明显受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

三、生活文化

红木家具起初服务于宫廷,明清家具体现了宫廷文化。红木家具上的龙纹、凤纹、蟠纹、螭纹、兽面纹、雷纹、蝉纹等,体现了等级的高低不同;明式红木家具所用黄花梨,清式红木家具所用小叶紫檀,当时都属于宫廷用木,不得僭越。

红木家具体现和文人生活文化,尤其是在明代,文人参与红木家具设计与制作,体现着浓郁的文人气质,见物即见人,中国文人肃静的内心世界和不事张扬的情怀都在红木家具是有很好的体现。

红木家具由宫廷走向民间,民间文化也对红木家具有所影响。红木家具的中的炕桌、条凳、圆角柜、架子床等,都是十分实用的红木家具;部分红木家具上雕刻的牡丹、灵芝、鹿、仙鹤、元宝等图案,体现了民间对衣食富足,健康长寿的质朴愿望。

四、传统建筑文化

红木家具和中式建筑是相伴而生,共同服务于国人。在红木家具结构上与传统建筑同宗同源;在装饰上,如中式建筑中的十字纹、化字纹、回形纹等,常应用在红木家具床榻的围子、柜格的亮格等部位上,营造通透灵动的艺术美感。

明清时期,高宅大院,山水园林的大量兴建,产生了红木家具的市场需求,中式建筑与红木家具发展相辅相成。明代建筑采光较差,采用浅色的黄花梨家具,而清代建筑采光变好,小叶紫檀家具和大红酸枝家具广泛流行,可见红木家具随着建筑文化变迁而更迭。

五、工匠文化

红木家具基本算是手工制品,虽说目前很多雕刻都采用机器雕刻,但是榫卯结构、精细雕刻、造型设计等都还需要匠人亲力亲为,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匠人精神和手艺的传承,才能使得红木家具流传至今,所以红木家具背后的工匠文化渊源很深。








941红木网老良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谈到“在一个理性生物中,一种对任意选顶的目的(因而也就是按照他的自由选定的目的)的有效性的产生,就是文化。” 黑格尔“文化是绝对精神对自我外化出的人的教化过程,也即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过程。”日本小学馆《万有大百科事典》(1974年版)表述:“日语的文化即文明开化”。《法国大百科全书》(1981年版)表述:“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

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联使用,则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西汉的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补亡诗•由仪》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云:“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有必要说明的是,“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不很流行,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源于日本。近代以来,人们对文化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庞朴主张从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内涵,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20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 《现代汉语词典》则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从以上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化”内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是“人类生活的样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更多的是在狭义文化的意义上使用“文化”这个概念。

以把握不同文化形态的特征。如根据文化的不同功能,可以分为礼仪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根据文化的不同形态,又可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还可分为西方文化、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美国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等等;也可从文化的历史演变,将其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等等。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探究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考察中国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路兼备的国家。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传统的“四海”范围内具有多民族内向凝聚力,并且奠定了中国文化独立发展的格局。《诗经•小雅•北山》中就写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清史稿•陶彝传》中:“普天率土,欢欣鼓舞。”中国古代历史上由于历代王朝总是以大国自居,并不重视在海洋的发展,在清朝时更是实施闭关自守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半封闭型的大河内陆文化。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若由著述载籍而论,经史子集、万亿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为其渊薮;如由学术统绪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则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东晋以后,历南北朝隋唐,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释氏之典籍〔1〕与统绪因而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唐宋以降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语,转引自元刘谧著《三教平心论》),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基本结构特征。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儒家何以被称为“儒”?据《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就是说“儒”是旧时对学者、读书人的称呼。《后汉书•杜林传》也曾说道:“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在孔子思想里,“礼”是与“德政”相结合的。在《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主张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另一重要内容即是“仁”。如《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天命观,把天视为主宰一切的权威,并把它作为思想体系的终极依据,“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但另一方面,他也表现出一些理性精神,主张天人可以互相感通,强调在人事活动中去体认天命,强调人事有为。“不怨人,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上也总结了不少经验。但其中有些糟粕,如知识来源,他肯定有些人“生而知之”。真正精华的是关于学习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强调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巩固所掌握所学的知识要“学而时习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为政》)。他还主张学与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还有就是其的“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他在称赞舜“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子思,名伋,是孔子的孙子,他继承和发挥孔子的中庸之道,提出以“诚”为核心的人生哲学。孟子,名轲,子思的学生,提出了“性善”和“仁政”说。仁政里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朴素的民本主义观点。还有就是他的关于人的浩然之气即“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荀子,名况字卿,他提出的是“性恶论”,人为人性本恶。主张隆礼重法。到了汉代的董仲舒,他有以儒家为中心,吸取黄老之学以及阴阳、名、法各家。提出了“天人感应”说,还根据他的神学的人性论,建立起“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他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他所提出的这个思想文化专制方针,确立了儒家在我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人。他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理学系统。首先是“理本气末”的理本体论。“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其次,是“格物穷理”的认识论,即格物致知,要知道抽象的理必要通过具体的物。他在知行关系上主张力行致知,“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还有学而知新的创新理论,“新是故中之事,故是旧时底,温起来以尊德性,然后就里面讨得新意,乃为道问学。”朱熹特别强调“天理人欲之辨”,认为人性有两重性,一方面人具有仁义礼智的天命之性,这是天理,即孟子所谓性善;另一方面,人又具有饮食男女的气质之性,这是人欲,即荀子所谓性恶。二者是对立冲突的,主张“革欲复理”。

概括而言,儒家思想体系充分体现在《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总的说起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即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宇宙,以伦理准则规范人生,落实到治国平天下,最终实现天人和谐。

道家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是中国哲学抽象思辨的奇葩,逍遥洒脱人生的精神资源。道家特别是《老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外化发展影响极大,可以说,《老子》五千言,上呈古代文化,下启白代之学,中国历史上各家学派,无不从其汲取学术思想养分。例如,它的天地观,经过孔子的发挥,成为魏晋玄学,又影响到宋明理学;它的无为观,应用于西汉政治,成为历代之统治术;它的玄德观,经孔子发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德治主张的主要内容;它的用兵之道,经过孙、吴的发挥,成为变化莫测的军事理论;它的柔雌观,成为诡辩家的理论基础,造成了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甚至中华武术、内家武功以及历代气功家,也无不从中受益。

什么是道家?所谓道家,最初见于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司马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变,因变,应变”可谓道家之特长。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关于老子的姓氏与生活年代,历来说法不一,一般认为老聃即是老子,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关于“道”,《老子》二十五章中有简明的概括:“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道”的本位论,“道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是按自己的样子为法则的。老子还有其朴素的辨证思想。关于对立统一方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关于量变质变,“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否定之否定方面,“曲则全,枉则直、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感”。以“静观”、“玄鉴”为特征的直觉认识论。还有其特有的政治哲学,包括无为而治,所谓“小国寡民”,“不得已”而用兵。“无为而治”就是统治者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人民听其自然,这样,统治才能稳固。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它的道德伦理思想,尤其是它的众生平等、出离家庭和超越当前社会秩序的观念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及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引发了不断的摩擦斗争。佛教由于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制约和决定,也受到儒家传统观念的抵制和左右,从而沿着适应中国文化特点的轨迹演变和发展,形成了调和儒家思想、宣传忠孝观念的中国佛教伦理道德学说。佛教的一套心性修养途径也为唐以来儒家学者所吸取,并熔铸为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佛教从出世的角度论述了孝的极端重要性,从人生解脱角度阐发了禁欲主义思想,还从认识论和人性论相联系的角度提出了知、智慧是人心之体、人的本性以及一整套的修行方法。佛教以大慈大悲、利己利他作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这种道德训条和儒家的“恻隐之心”、性善论相通,和我国的国家本位与民本思想的文化传统相近,因而在历史上影响颇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老表热料


中国文化,也可以说是中国人的文化,首先有中国人,才有中国文化。由于人是文化的存在物,所以文化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关于文化的书或者言论非常多,什么都是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音乐文化,一直到厕所文化。

易中天说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靠血缘关系来维系的,最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也就不难理解中国能成为一个礼仪之邦,“礼”就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

中国在很长时间,总是“在传统内变”,主流文化始终还是在汉族文化传统系统里面作调整,这是因为在古代中国,无论是佛教、三夷教、伊斯兰教,还是明清天主教,始终没有任何文化可以挑战和改变这个汉族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尤其是汉族中国文化——已经处在一个需要重新认识和重新理解、重新更新的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