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現在的有些家庭作業不是孩子在做,是家長在做,你怎麼看?

仁醫劉郎YC


現在孩子的很多作業的確是家長在做,特別是對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主要有這麼兩種作業:

1. 作業難度大,孩子自己完成不了。

比如說幼兒園孩子做複雜的手工,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做手抄報,社會調查報告,做PPT等等。因為孩子自己的能力達不到,所以會有一些家長代勞的情況。

2.作業重複,孩子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嚴重影響休息。

有的老師會佈置懲罰性的作業,比如把課文抄20遍,寫多少頁的生字等等,低年級的孩子寫字慢,寫完這些作業會嚴重影響休息。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能休息好,就會替孩子做作業。

孩子的作業應該孩子自己做,但是在以上這兩種特殊的情況下,完全讓孩子自己做基本是不可能的。

太難的作業,孩子毫無頭緒,不知道從哪兒下手。作業太多,孩子完不成影響休息,會影響一整天的學習。家長替孩子做作業也是被逼無奈。

但是也不能否認,家長替孩子做了太多會影響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養成依賴心理,更不利於孩子自己處理比較複雜的工作。

在孩子的作業問題上,並不是只有替孩子做這種答案,還可以有另外一種方式。

對於難度較大的作業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高難度的作業分解,讓孩子參與進來,一步一步的從小開始做,慢慢完成任務。

比如說讓孩子做手抄報,面對整整的一大張紙,孩子沒有頭緒。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先確定手抄報的主題,然後給手抄報做整體的規劃,哪些位置寫文字,哪些位置做圖畫。家長再和孩子一起找素材,編輯文字,最後把這些內容都落實到紙面上。

讓孩子全程參與,孩子就能知道在面對一個看起來很難的工作時,應該怎樣把任務分解,怎樣一步一步的去完成。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幫助是很大的。

對懲罰性的作業

對於一些懲罰性質的作業,比如說抄寫很多遍的課文,家長可以先看看孩子掌握的程度。

如果孩子已經掌握的非常好了,那就讓孩子少抄幾遍,告訴孩子如果因為這件事情老師批評他了,媽媽不會生氣,讓孩子自己也別放在心上。

如果有可能的話,可以跟老師溝通,告訴老師在一天的時間內完成這麼多作業是不可能的,如果老師認為有必要,可以讓孩子多用一些時間,逐步多次完成。

對於我來說,我是不建議家長替孩子做作業的,因為歸根結底這是孩子自己的問題。但家長可以選擇引導孩子適當的放棄部分作業,並因此承擔相應的後果。

這樣孩子才會一直認為作業是自己的,不會產生推脫逃避的心理。

這裡是媽媽充電屋,堅持科學育兒的碩士媽媽,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育兒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