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講解一下道德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自由ABC


老子在《道德經》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意思是說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著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均勻狀態,萬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萬物背陰而向陽,陰陽二氣相互衝撞而成新的和諧體。

可見道是獨一無二的,陰陽二氣是道的兩個對立面,陰陽二氣都包含在道也就是‘一’中,所以在生的過程中沒有偏離道。陰陽相互轉換,相互矛盾,相互衝突,相互融合產生第三者(即萬事萬物),我們視為‘中’。

有學者認為中和陰陽兩極組成了‘三分論’。由於人們習慣於二分法(陰陽兩極),只重視兩極。但是兩極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而且彼此是相互轉化的。兩極論認為‘中’間環節是暫時的,只起轉代:融合作用,是兩極的過渡,必將向兩極分化而回歸於兩極。殊不知兩極也可以不斷地向中間轉化而形成‘中’的牢固地位。其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客觀獨立存在的。

簡而言之,‘中’間地位可向兩極轉化,兩極也可以向‘中’間地位聚攏。兩極和‘中’間共同組成三段整體。也就是說,世界由‘三分論’組成的。例如:在量子力學中,兩個量子之間的糾纏謂之二極。糾纏坍塌的過程就叫‘中’間地位(記錄的信息),組成世界的第三極。再比如:人們習慣於把人群分成好人和壞人,但事實上大多分人在好人和壞人之間而獨立存在。或者說一個個體的人有時做好事這時是好人,有時做壞事這時就成了壞人,但大多數時間沒做好事也沒做壞事,即成了第三種狀態,這種狀態是客觀的,獨立存在的。好人,壞人可以向第三種狀態轉化(不好不壞)形成中間狀態第三極,中間狀態(不好不壞)也了以向兩極(好人,壞人)轉化而形成好人或壞人,即好人,壞人,不好不壞人(中)組成了三個極,即‘三分論’。


明宇23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看過很多文化人的解讀,作為一名文化功底不深的理工男,我更願意從思維體系的角度來看這兩句話。

首先,世間萬物都是從無到有,也就是道生一。這裡面無的概念在兩千多年前是非常前衛的。古希臘哲學家所說的萬物皆數的概念中是從一開始的數沒有零。這個零是一百五十多年前,才由意大利數學家皮亞諾加到西方數學體系中的。

其次,萬物是有序的,也就是有一有二也有三。有不少人把這句話跟易經的無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的說法進行類比。可我認為易經是在歸納一種自然現象,而老子則是在說明一個思維的基本規則。有序的觀點是這句話的核心,如果不是按照0到1,1到2,2到3的順序推演何來三生萬物。

接下來,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則是在說,萬物都身處陰陽的集合之中,並按照共同的規則,即”衝”和”氣”相互聯繫,從而形成完整的體系也就是”和”。這裡萬物可以用規則相互聯繫的觀點又是非常前衛的。要知道那時候沒有四則運算,沒有分配律,結合律,交換律,老子的話可以說是預計到了這些定理定律的存在。

最後,道德經中的很多觀點描述了當時還是未知的事物,就算是今天它對未知事物的思考仍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忍不住說句不該說的話,一些人喜歡用道德經的去解釋個別現象,如果說通了就認為道德經無比正確,在我看來,這恰恰違背了”道可道,非常道”的原則。我更願意把道德經看成是一個思維體系,通過分析它的嚴密性和完備性來領悟它的精髓。


日衝信息 黃


這是道德經裡在字面上相對很好理解的一句話,但是其含義遠遠超過其字面意義。

例如宇宙一開始是個小小的粒子,現在變成我們的浩瀚宇宙;我們再以大家都最關心的情緒為例,情緒開始只有一個,後面有好的情緒和壞的情緒,再後來又有不好不壞的情緒,最後又有喜怒哀樂各種情緒,每個情緒又可以分成各種細類。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其實這個道理大家都懂,那麼怎樣才能讓這個理論對自己有用呢,我們試著反推一下,“萬物回三,三回二、二回一、一回道”,這樣你就會清楚了,例如情緒的喜怒哀樂是一回事,是一樣的,你會用一樣的心或者說是平常心對待一切,世界萬物就平等了,突然想起了莊子的齊物論,所以回到一會有非常神奇的效果,下面是道德經裡另一段對一的概述。

昔之得一者:天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

所以人得一以靜,知道所有事物的發展規律,就會始終記得那個一,就是你的初心,初心有了,才能有你的萬物。


傳統文化小家園


我曾經的文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是先天,一二三及萬物是後天!

先天是後天之本,後天是先天的作用體現。

先天無形無相無文無字無說無為至虛至靜,後天有形有相有文有字有說有為是個動靜空有結合。

先天生後天為順生為學日益,為凡。後天生先天為逆生為損之又損,為返為道為本!

先天之德為上德不德為大道。後天之德為仁義禮智信為大道廢。

人一降生,落地為人,至有識心意動,則落後天學問知識見識成見,包括科學技術文化知識都是後天。

一部道德經,是借用後天文字語言指引人們損掉後天所學所知所思開悟先天!

道生一:

“無和有"屬二,不屬一。道生一,一生二。二屬陰陽是"無和有"。

一是什麼?一是無二分,無二分是無分別,無分別是絕對的一,太極也。

那麼道是什麼?實乃言語道斷,可說不能顯其本意,所以講道可道非常道也。可用象理來表:無極!

無極又是什麼?是個無嗎?有無的特性。但此無不屬"有和無"中的無。是純無,清靜,無為的。佛家用"空"來表。純表即是無無又無有更無一。

這是分開文字表述易於方便而順應人們習慣的思維羅輯知識習慣而易理解。

實際上對於開悟大道的人來講:道,一,二,三,萬物五者之間是一體的不分斷的。這是經上講的:道不遠人(物)!大道無處不在!

對於明心見性前的人來說是容易分斷成道是道,一是一,二是二,三是三,萬物是萬物雖互有聯繫但各成體系。這屬人(物)自遠道!求道尋道道不見!

所以明心見性的人是不執的,不執無,不執有,不執妄,不執對,不執錯,不執真,不執假,所以隨緣而自然,法自然。

無為是道,法自然隨緣是有大為!

有為是一二三及萬物,不法自然法自己所認為對的是有小為!


一路走過一路感悟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侯王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故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我將以為教父 。

一:完全,完整,完美。真理,絕對。

二:相對,規律,善良,能量。

三:能量與規律合而與一。

抱:立足,根基。

負:向,面對。

陰:善良。

陽:真理。

氣:生命的體現。

惡:討厭。

谷:精神,榮耀。

導讀:

完全,完整,完美,三位一體的“道”,生出真理,真理一分為二,成為自然規律,能量充滿自然規律,並且運行在自然規律之中,陰陽合一,正奇之變,無窮無盡。規律,規則,屬性。公正,公正,公義。真,善,美。真理,道路,生命。萬事萬物都是在這三者之間互相循環,變化無窮,而生出萬物。萬物的根基是真理(規律)而萬物的形體是能量(善),真理與善良都是運行在同一套生命的體系(氣)之中,互相合作,彼此成全。死亡,晦氣,黴運,災難,夭折,不壽,這些都是人們最討厭的東西,而帝王卻是拿這些東西作為自己必修的功課,並且把它們當作是自己的稱呼,難道是他們自找晦氣嗎?不是的,因為,他們知道自然規律是物極必反,運氣差到極點的時候就是好運開始的地方,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啊。這是我從別人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我也教給大家。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違反自然規律的人一定不得善終,我把它當作是大自然給我們的最高的教導。


裘承信微讀道德經


關於道德經中這句話,按原話看是在向我們揭示萬物的演化,是在告訴我們萬物源於道,或者說道存在於萬物。可是反過來看,似乎是在告訴我們,要探尋“道”,可以從萬物中去尋找。那麼以這種通過在萬物中驗證“道”的過程,即為證道過程!“道可道,非常道”,“道”雖不可道,卻能證道。不管什麼結論,如果不能證道,即為偽道!很多人在質疑科學,認為科學被神話了。可實際上,科學的探索過程就是典型的證道過程!一個科學的觀點,是要放到各類事物當中去驗證的。只有在萬物中證道得出的結論,才是正確的。打個比方,一片小小的藥片,在給人服用之前,必須經過各類試驗。從低等動物開始,直到以人作為試驗對象(在這裡並不止僅僅對人做實驗,人也只是萬物中的一員而已。)。在這一切都通過後,才能投入市場。而這一試驗過程可能會持續幾年甚至十幾年。總之,一個正確的科學結論,都是需要放諸與萬物並經長期驗證才能得到所謂的“道”。或者說,原子是組成萬物的最基本的東西,世間萬物都是一樣的,那麼原子也就是“道”的具體體現。


玉皇天


太陽光熱溫度,日久天常壓迫一塊大陸,被分成兩塊,為啥東方出現(儒學)道教?西方出現(佛教)哲學?

我想問下大家:東方道教的基礎點為什麼是“三”去生萬物?而西方哲學的基礎點是“二”去慨無限?天地物人的存在認識上,為什麼出現了,基數上的差異?問題出現在那裡?

個人多年基研發現,因為,可能伏羲時的原始陰陽八卦圖,到老子時代的陰陽;八卦圖;又多了十二星座影響;所以,地球古舊陰陽,外加新影響力,儘管原始陰陽二難根變,好在老子才又進一步研究,他才在原有陰陽基礎上,才又發現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並結合客觀存在,逐漸發現了天人合一,皆出基數三。

個人基礎科研發現,大千境界,三生萬物非常準確。故此,我總想建議偉大哲學;相對論;各種不全認識;儘快迴歸活立空間,單一事物,基礎存在應該是三,水平道理。

個人予測,若能發表,請予參考,謝您問了。


李志勇LZY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意思是:

“道產生了一種物態,一種物態產生兩種物態,兩種物態產生多種物態,各種物態延續下去就形成了千千萬萬種物態。”

一,某一種事物及某一種事物具有的屬性。三,表示多數,許多事物及各自特有的屬性。

道“生”什麼?“一”是個數目,道作為事物運行的法則,作為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它“生”的自然是具體事物運行的法則,是具體事物的客觀規律。道是“天下母”,所以它“生一”。“道生一”猶如“道產生出所有事物的客觀規律和運行法則”,即“普遍的規律”“普遍適應的法則”;“一生二”猶如“普遍的事物規律、法則生出某一類事物的規律、法則”,這些規律法則具有一類事物的相對特殊性;“二生三”是依次的延伸和拓展,同時它的規律和法則更具有特殊性。“道生一”並不意味著道只生“一”,道可能要生出多個“一”,因為它是立體的、漫無邊際的,用樹狀圖都不能演示透澈。其實萬物的客觀規律和運行法則均為道所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是數之始,二是一之子,三是二之子、一之孫,以至於無窮。在古時,“三”又是一個表示多數的概數。在本段話中,“三生”還表示了一個一個過程,所以三能生萬物。“萬”也不是一個確定的數,這裡只是極言其多。萬物又是一個運動變化的概念。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道的產生和繁衍過程,規律也罷,道理也好,道由一事一物拓展並互為聯繫,互相影響,運用於“萬物”,而“萬物”都有的普遍規律是“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負陰而抱陽”中的一陰一陽只是一個比喻,它可能是一正一反、一長一短、一大一小、一前一後……


陳廣逵


這句話是表明道家的國家管理哲學,即如何系統的造神(以前的人,認為國家管理就是神才能乾的事情,可以乾的事情)。

道生一,指的是為了要在人群中領先(道,就是頭馬🐴,猴王🐵,人王),就要產生一個領導(一把手)來解決問題,這個領導是神,是帝,是王。

一生二,是帝王要主動選拔輔助自己工作的精神(決策)團隊,或者為其配置好這個精神團隊(二把手),這一部分人員的選拔主要理論教材是《道經》,作為選拔道家(這種領導地位的儒)高級輔助人員的依規。

道士(掌握“道”的士族)是決策層,其主要職責是溝通天(帝王),為了利於溝通,其人員相對較少。

二生三,是帝王在精神團隊的輔助下,要選拔輔助自己工作的管理團隊(三把手),這一部分人員的選拔主要理論教材是《德經》,儒家是選擇中級輔助人員(大儒)的大本營。

大儒是管理層,其主要職責是聯繫天地(帝王和民眾),上傳下達。

三生萬物,指的是帝王在道家、儒家領導人員的幫助下,帶領廣大的基層的儒與社會上方方面面的民眾打交道,這是帝王的執行團隊。

儒是執行層,其主要職責是溝通地(民眾)。

所以道家的管理智慧是,單位一把手要選好第二把手和第三把手,而二把手是不能給以實權的,主要是傾向於做思想工作,讓人們從思想上服從管理,三把手負責做具體事宜,主要負責具體的管理,但要讓他在二把手的地位之下,以防止“尾大不掉”,無法管理。

但也不要讓二把手做具體的管理工作,做了具體工作實際上就是二把手變成了三把手,整個管理體系就沒有二把手了,這種管理體系就是不均衡的,應當進行調整。

這實際上是中國古代版的“三權分立”(與西方的“三權分立”有著本質的差別),就是帝王對國家的所有權、道家對帝王及臣民的教育權(監察權)、儒家對臣民的行政權在國家管理體系中的分工和協作,由此形成一個循環往復的管理系統。

中國古代的“三公”制度就是兩個這樣的權力制衡體系的組合。

古代“三公”指太師(精神最高負責人)、太傅(行政最高負責人)、太保(軍事最高負責人)。

在政治領域,帝王、太師、太傅構成一個權力制衡體系。

在軍事領域,帝王、太師、太保也構成一個權力制衡體系。

墨家也參考道家的這一組織模式建立了一個“鉅子體系”,墨家的武士道產生了“鉅子”這個領袖(道生一),“鉅子”這個領袖確立了“墨辯”(一生二),“鉅子”在“墨辯”的輔助下選拔“墨俠”(二生三),“墨俠”指揮廣大的“墨者”行俠仗義(三生萬物)。

秦始皇在政治領域仍然使用的這一治理體系,只不過他將道家拉下了統治階層,而補充進了原來管理歷史的史官(御史)行使對百官的監察權,但取消了原來對帝王的監督職能,新設立了御史大夫這一官職。

但秦始皇的“三公”體系實際上是被限制了的國家管理體系,法家(道家)代行了儒家的權力,御史大夫(副丞相)在丞相的領導之下,二把手形同虛設,實際變成了三把手,所以這種體系是不平衡的,導致皇權缺乏必要的制約,所以存在不久就被推翻了。

唐太宗李世民也建立了這樣一個權力制衡體系,君王李世民代表皇權,諫臣魏徵代表對帝王及臣民的教育權(監察權),丞相房玄齡代表對臣民的行政權,後來取得了“貞觀之治”的良好效果。

但李世民老了之後,又掘了魏徵的墳,親手推翻了這一制衡體系,權力無法平衡,也無法得到監督,導致武則天的上臺,與其本來意願相左。

明朝的“監軍”制度也與此類似,皇帝的皇權(所有權),宦官的宦權(監察權),將領的軍權(軍事權)在軍事領域實現了權力制衡。

明朝的國家管理制度也在政治領域實現了皇權,宦權,相權的相互制衡。

結果在明末,崇禎皇帝缺乏政治及軍事經驗,把代表宦權的魏忠賢一殺,又沒有引入新的二把手進入國家,軍事和政治管理均出現重大制度缺陷,權力制衡體系出現問題,最終亡了國。


河東來


道德經的經義不違易經,易經為群經之首,道德經為萬經之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與易經裡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相重生六十四卦,萬物就生出來,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但八卦不能再重搞出個一百二十八卦,六十四卦就到頭了。道生一,是無極生太極,一生二,是太極生兩儀,即陰陽,二生三,即陰陽組合排列生成八卦,三生萬物即八卦兩兩相重生出六十四卦,至此萬物生成。這是宇宙規律,永遠都是這樣變化成為常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