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人类已能登月?《山海经》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共工怒撞不周山

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时,为了防止天地在合到一起。就用四根不周山的大柱子支撑天地。镇守冀方的水神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被战败,一气之下,一头撞向不周山,竟然将撑天的柱子撞断了一根,系地的绳子也被弄断,西北方开始倾塌,日月星辰都开始向西倾斜。地则向东南塌陷,江河都向东流去。

上古人类已能登月?《山海经》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上古人类已能登月?《山海经》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首先我们发现,不管是中国上古的神话,还是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神话,都没有关于月亮的记载。除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这些汉代以后的神话,先秦时代很难再找到关于月亮的描述,而且很多古老的传说都有这样一个特点,月亮是在大洪水之后才出现的,人类之前早期生活中是没有月亮的。

现代科学大多认为,月球是从地球分离出来的,是地球的碎屑被地球自转的离心力甩出去后形成的,而非地球引力捕获的流浪星球。否则月球就应该有自转。联系上文,月球的诞生很有可能是上古文明为了保护地球所创造的人造卫星。

上古人类已能登月?《山海经》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如果月球当真为古人所创,那么应当有一条连通地月的通路。通读《山海经》,我们会发现,唯一能连通天地的,当属不周山。

关于不周山的记载,在《山海经》中是这样描述的:"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

不周山是通往天界的唯一通道。终年积雪,长年飘雪。不周山有可能是连通地月的通道,或者说支撑月亮的支架。在西方《圣经》里同样记载过一个能通天界的塔:巴别通天塔。

上古人类已能登月?《山海经》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现在这支架塌了,月球在地球强大引力的作用下开始撞向地球,同时地球地轴偏斜,先民们又见到天空星辰也偏斜了,所以又误以为天空塌了,大地斜了。而月球的引力又又引起地球表面潮汐的剧烈变化,去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大规模的海啸也就是大洪水。

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地文明都有关于上古大洪水的记载。这些毫无关联的文明却记载了一场同样的毁天灭地的大洪水,也成为了这场大洪水真实存在的佐证。

上古人类已能登月?《山海经》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洪水泛滥,是由于天塌,也就是月亮塌了下来,故而就有了女娲补天。所谓女娲补天,也可以说是女娲用不知何种手段修理月球,或者说将月球托起,使得月球离地球远了些,潮汐逐渐平稳,才有了后世的大禹治水。

当然这只是我们后世人的猜测,虽然《山海经》的真实性需要进一步考证,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人类文明史与地球的悠久历史相比,只是一个瞬间

在当时,科技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往往选择用神话来解释一些现象,最终成为传说。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山海经》,探寻里面新的线索,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上古人类已能登月?《山海经》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所以建议大家应该读一读《山海经》。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本神话故事,也十分受专家学者的欢迎,是中学课本的常客,<strong>在现行的中学语文地理必学的《水经注》中,有数十处引用了《山海经》。

很多朋友想读山海经,但是不知道什么版本的更权威,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山海经》。

这本书不仅有山海经原文,还进行了详细的翻译和注释,内容十分通俗易懂,包装也非常的精致,<strong>不管是自己读还是收藏、送人都非常合适。

上古人类已能登月?《山海经》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书中的插图生动有趣,让我们读起来不枯燥,小孩子也可以看里面的插画了解山海经的故事。我给孩子看了以后,他经常要我讲山海经的故事给他听,还经常自己查阅相关故事。

上古人类已能登月?《山海经》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全套书也非常的划算,厚厚的6册只需98元,当你熟读之后还可以给家里的小朋友讲讲中华文化传统故事。说不准你会对里面的某个故事感兴趣而去研究它,就算是没有时间去研究,但是闲时在家读读上古文章也是好的。

上古人类已能登月?《山海经》中被撞倒的不周山,可能是月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