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些60岁以上的老人也有退休金,为什么有的人还要种地?

新大风歌


网友一:

我已经领了三年的“养老金”了,每月120多一点。


其实我没拿养老金之前已交了几年的钱,像我这样60多岁的人如果没有其他收入,光靠100多块钱的养老金,恐怕连吃饭都不够,其他开支和人情往来压的连气都喘不过来。

60多岁老人都有孙子孙女在上学,孩子们每天都会缠着要买零食、买学习用品。一年折算下来不是小数目。


所以说,几亩地就成了唯一的生活来源。


也许有人会问,老年人在老家种地带孩子上学,那年轻人呢?


实话实说:年轻人现在的压力更大,他们要攒钱买房子、买车子,月月还房贷、水费、电费、宽带费、燃气费、物业费等等。他们整天忙得晕头转向,哪会时间照顾老人和孩子呢?


年轻人忙事业,顾不了家里的几亩地,只有老年人来托底,种地带孩子,这样才能让年轻人有更多的时间在城里打拼。


所以啊,农村老人都和我一样的想法和做法,宁愿自己在家吃苦受累,把孩子带好、把几亩地种好,这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二:

我们这边60岁以上的老人是有退休金的,但是退休金只有100多块钱,我想问一下:当今社会,100块钱能干嘛?农村的养老金太少了!


我婆婆今年61周岁了,吃了一年的养老金了,她说每个月好像是120块钱左右,一年就是1360元钱。一年的养老金才1000多元,够干啥的?


我婆婆也还种地,种点小麦换煎饼吃,种点花生打油吃,种点玉米,瓜果蔬菜的,就不用老是买了,要不真是得喝西北风了!


老人虽说花销跟咱们年轻人差远了,可是人情世事,生个病,买个衣服,还有都是爷爷奶奶了,也想给孩子买点吃的穿的,多少是心意,各方便加在一起也不少了。


农村老人朴实,婆婆那个年代种了一辈子地也已经习惯了,在身体条件还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喜欢打理地的,看着庄稼长得好,跟自己的孩子似的,可高兴了。


希望全天下所有的儿女都善待父母,孝敬父母!


网友三:

我今年61岁,身体也不大好,地也没能力种了,只好租给有能力种了得人,租金每年一亩地二三百块钱。


这点钱能干嘛用,也没别的收入,就连基本生活费都没保障,更别说干别的了,这就是农民辛苦种地一辈子到老了还落个没吃没穿的。


农民给国家做了这么大的贡献,还不如那吃铁饭碗的享福呢?谁能理解我们的辛苦?

每个月拿到老年补贴一个月一百多快钱,老两口能够吗?


现在青椒3.5元一斤,土豆2元一斤,葱花2元一斤,豆芽3元一斤,西红柿3.5元一斤,猪肉11.5元一斤……赶完一趟集,买够5天的量,一次花了50多块,一个月6趟总共需要300块钱,这还没算馒头、煎饼等主食。


红白喜事在农村至少每次需要100元,现在二胎放开后,生二胎的数量猛增,刚才估算了一下,去年我拉扯的亲朋好友红白喜事不下20起,总共需要2000多元。


所以,并不是我们老了就不需要开支了。我们能种地的,还是会想办法种地换取一些收入的。

网友四:

其实严格来讲这不算退休金,目前国家针对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所发放的钱基本上算是养老补贴。

因为在农村生活、干活,就没有退休之说,很多农民在60岁、70岁的时候还选择下地干活甚至外出打工挣钱的。

而且农村所发放的一个月只有100多元,一年下来也就是一千多元。

各位可以想一想,这一年一千多块钱能够干什么?够老人吃喝、穿用,够老人头疼发热上医院看病吗?还有农村的一些礼尚往来、逢年过节的亲友走动吗?根本不够用的!

所以很多人也不那么寄希望于这一千多元钱上面,能够依靠子孙孝敬的就依靠一下,靠不上的就还得自己双手奋斗。

身边很多老人仍然选择外出打零工、建筑工去挣钱,女性老人就选择在家种菜卖菜、帮工厂裁剪一些衣服、洗盘子之类的贴补家用。

外出不了的,就指望着一亩二分地来解决自己的老年生活问题了。

所以我们还是希望国家对农村的这个养老补助能够再提升一下下,可以让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稍有提高一点!


踏脚石侧三轮


农村一些60岁以上的老人也有退休金,为什么有的人还要种地?

退休金对于现在来说,这个词并不确切,更合适的一个词是养老金。有退休一词,没有退休金一词。在农村也有很多上了岁数的老人有养老金,养老金的数目也不尽相同。就拿我们村来说吧,60岁以上的人有这么几种。1政府退休人员和教师,如果岁数超过65岁以上应该叫退休金,那时没有改制。

2也有退休工人,还有非农人员下放青年等,他们一般都是按月缴养老保险。

3一次性缴费领取养老金,那时有这个政策,允许一次性补足养老金,因为资金关系,大多是夫妻两人有一个人补足缴费。

4还有按年缴纳的,大多是五百这个档。

5不缴费按国家补助来取得养老金的也有。这样的70岁以上居多。我们地区不是很富,以前感觉我们地区缴费方面应该是很差的,但从网上数据来看,还可以吧。

不管养老金多少,他们都种地,那时我也纳闷,像那些养老金高的完全可以不种地。我们村却恰恰相反,越是老教师公务员种地却有一套。教师种地我可以理解,因为我当过教师,种地是业余增加收入的途径,久而久之就变成习惯。我发现很有意思的现象,他们在偷偷比谁家收成好,谁家会过日子。老一辈农村人都那样,也许是民风民俗的影响。日子过得穷的可能会更朴实,作为农村人我觉得日子应该简朴,地要种,跟养老金多少没有关系,这也是一个作风的传承,这是我个人的想法。

正因为老一辈农村人都种地,所以地没有荒废的,年轻人才有打工的条件,无牵无挂。至于后人怎样,走一步看一步吧,但怎么也要尽力给后人创造更优越的条件。我们的后代如何跟别人竞争,如何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这是我们老一辈人应该思考的。他们会不会选择种地,是不是愿意种地,能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取决于老一辈人的态度。这就是传承。

在我看来,种地是一件高尚的劳动,但以什么心态种地,以什么方式种地是我们农民自己的选择。我们需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而农村老人的确是我们农村人的榜样。传承下来的不是种地的技术,而是那种朴素勤劳的作风。


农业空间


看到这个问题,我心里很沉重。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过的真的很辛苦,就靠那每月100元的养老金,可以想象,日子是怎么过的。都说农村子女不孝顺,如果他们不去赡养父母,老人真的无法生活。城里的老人每月几千元的退休金,根本不需要儿女养活他们,甚至还能结余给子女。只是他们生病的时候,照顾老人,尽尽孝心就行。而农村子女既要照顾老人,又要出钱出力,你说农村老人有退休金,他们那连退休金吗?你提这个问题说明你不是农村人。不知道农村的生活。只要身体允许,别说60岁,就是80岁的农村老人也会种地。这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村老人。希望国家多关注这样的弱势群体,尽量出台惠农政策,能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他们辛苦了一辈子,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尽量能让他们多享几年福。期待,所有农村人的共同期待!!!


新农村新观察


首先想问一下题主你的祖辈都是城里的吗?还有你的那些亲友也都是吗?若真是也难怪你提出这类问题!若不是即使有一个在农村你问一下就全明白了!😠


全面小康4


农村六十岁的人不算老,在这个年龄段正好是壮劳力,一些年轻的都外出务工,家里也只有这些六十多岁的人,这些老人虽然每月可領几十元所谓的退休金,可是物价那么高加上孙子的零用钱跟本不够用。邻居有个六十五岁的老人,他有二个儿子和二个儿媳均在外打工,出于孝顺父母叫父母不用干农活,他也真蛮听话除了煮吃之外什么都不做,后来连走路也成问题了。因此,农村六十多岁的老人下地干活一来锻炼身体二来也为家里增加点收入。


广西老万


楼主你说现在农村60岁老人发退休金了?你这种说法的依据是从那来的?你能解释怎样才叫退休金吗?一百元左右按现在的物价,算是安慰奖吧!反过来,农民不管过了多少岁,只要能走动,都不会停下来的。


用户8340039293385


农村地区不像城镇地区,有健全的退休金制度,农村地区老人每年拿的钱不能叫退休金,叫新农保,虽然国家从2009年开始,在农村就开始实施新农保。在新农保中就规定了,农民在达到60岁退休年龄以后,国家都发放基础养老补贴。目前补贴金额已经从几年前的每月55元,增加到现在每月88元了,一年1056元,这个在农村地区也是不够生活的,农村地区人情来往多,东家结婚、西家生孩子请酒,都需要随礼,农村地区又爱面子,有的农村地区的礼金比城里还高,所有农村老人虽然有养老金还种地钱不够花是主要原因。

农村老人的退休金真不够花

一年1000块钱的退休金,每天只有几块钱,一个月才88块钱,只能吃两斤猪肉,加上农民种地一辈子攒不了多少钱,年轻人为孩子付出,生孩子,供孩子上学,中年了,孩子要结婚买房子,借债给孩子结婚买房子,债还得自己还,老了哪有多余的钱,加上现在开销也大,干什么都要花钱,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24元,增长10.7%,增长速度比GDP还快,1000元只有人均消费支出的1/10不到,钱怎么能够花,不够花,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只能种地了。

综上所述:农村新农保1年的1000多块钱,肯定是不够花的,是农村地区人均消费支出的1/10不到,农村老人出去打工没有人要,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只能种地了!


互金圈


楼主你好,农村一些60岁的老人也有退休金,为什么有的人还要种地呢?首先我认为这个问题跟自身的习惯有关系,因为很多农民他可能一辈子都是在家务农,所以说形成了一种这样的习惯,即便是60岁以后有着一定的收入,但是也不是说就一定会停止自己地里的活,依然还会选择继续种地。

而且在农村地区来看,如果说参加的是这种农村养老保险,基本上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水平相对来说是非常低的,大概也就是几百块钱左右,甚至是不会超过500块钱,所以说这样的一个收入其实并不足以保障自己的晚年退休生活,所以这也是继续劳动种地的一个主要原因。

再加上本身现在是没有农业税,基本上种出来的地呢,它也不需要卖钱什么的,主要是维持自己正常的口粮,那么我认为种地一方面是可以打发无聊的时光,另一方面起到一个锻炼身体的作用,还一方面可以给自己种出一定的口粮,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不愿意放弃种地的一个原因,当然有很多农民可能自己已经迁移到城市居住,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就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只要是在农村地区生活的农民,基本上还是愿意继续种地的。


社保小达人


我来简答具体实践:农村老年人身体好是第一本钱。农村的生活富有是靠多劳而获得果实。而身体好是因为爱活动爱劳动的平时锻炼养成的好习惯好身体。农村的生活比较丰富多样,只是区别于改革开放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至于党和国家关顾农村生活关注老年人六十岁往上都拿一些补助,确实是如“锦上添花”更丰富了,但是多劳多得,勤劳致富的优良传统还将保持下去。

如果把每月百十元“工资”做依靠的话,就是成为“荒地穷人”了。“民以食为天”,爱劳爱动就是好,一丰富了生活,二强壮了身体!











团圆83


问得好听,农民是自生自灭的行业,手停口就停,没有退休金,八十岁能动都下地干活,靠谁来养活?子女也有家庭要照顾,请不要问那些脑残的问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