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应急产物,日本海军的救命稻草,松级驱逐舰的设计

1942年,在中途岛海战中遭受重创的日本海军开始从攻势转向守势,战事的不断吃紧给了盲目自大的日本海军当头一棒。特别是美国海军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下水后,潮水般的美国海军舰载机淹没了日本海军的最后一丝妄想。在这一时期,日本海军的战略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此前的日本海军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的限制,强调单舰作战能力,然而到了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日本海军却拼命压缩工时,企图制造出更多的战时应急舰艇,今天咱们要说的松级和橘级驱逐舰,就是这一情况下的产物。

战时应急产物,日本海军的救命稻草,松级驱逐舰的设计

刚刚竣工不久后的桃号,注意其搭载的多为防空武器

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才开始服役的岛风级和秋月级驱逐舰,可以称得上是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最强大的驱逐舰,然而这种强调单舰性能的驱逐舰根本无法承担日本海军在整个太平洋战场上的各种繁重任务,日本海军急需一种二线作战舰艇,该型舰艇可以没有高航速,也可以没有日本海军一贯重视的雷击能力,但却需要承担防空、反潜、巡逻警戒、船团护卫等各种任务,其作战理念与美国海军的护航驱逐舰相类似。

战时应急产物,日本海军的救命稻草,松级驱逐舰的设计

舞鹤工厂驱逐舰丁型竣工十六番舰椿号

由于中途岛海战的失利,日本海军取消了建造新式战列舰的丸五计划,转而将其改成了扩充航空兵力,潜艇和反潜舰艇的改五计划,虽然改五计划中的大多数舰艇最终也被取消了,但是丁型驱逐舰却保留了下来,这就是二战后活跃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松级和橘级驱逐舰。军令部要求,该型驱逐舰的建造工期要尽量缩短,不强制要求航速和续航力,却要尽可能多的携带反潜与防空武器,这相较于战前日本海军的驱逐舰设计方案有着很大的区别。

战时应急产物,日本海军的救命稻草,松级驱逐舰的设计

二战结束后,被盟军接管的松级驱逐舰槙号,注意侧舷的识别标志和舰名“MAKI”

舰体设计

首先来说说松级驱逐舰的舰体设计,该型驱逐舰采用长船首楼型结构,但是相较于此前日本海军驱逐舰的双曲线型舰艏(S型舰艏)改为直线型舰艏,舰体的曲面也都简单化,直线化,以缩短工期。使用材料上,以往日本海军驱逐舰使用的大多是DS钢(特殊钢),以增强舰艇的结构强度,但是DS钢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就是加工困难,而且难以焊接,所以丁型驱逐舰全部采用HT钢(高张力钢)取代DS钢。

战时应急产物,日本海军的救命稻草,松级驱逐舰的设计

松级驱逐舰的线图,注意其直角设计的舰艏,该型驱逐舰大量采用直角设计以减少工期

这一系列改进使得丁型驱逐舰的产量大大提升,一艘松级驱逐舰从开工到下水仅需三四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下水后短短两个月就能够完工服役,整艘驱逐舰的工期在半年以内,虽然相较于美国海军的生产效率仍然有一定差距,但是相对而言,在日本海军中这种造舰效率已经非常快了。


战时应急产物,日本海军的救命稻草,松级驱逐舰的设计

被盟军接管的槙号驱逐舰,战后被赔偿给了英国海军

虽然舰体经过大量的简化,但是松级驱逐舰的适航性却没有因此下降,因为该型驱逐舰的最大航速仅有28节,而且该舰采用高干舷设计,再加上较小的航程也无法支撑其执行远洋作战。最重要的一点是,松级驱逐舰并没有像以往的日本驱逐舰那样携带大量的舰炮和鱼雷发射管,虽然搭载了大量反潜和防空武器,但好在这些武器的重量都比较小,使得松级驱逐舰的重心较低,适航性也有了一定的保证。

动力系统设计

松级驱逐舰的动力系统绝对是一个亮点,该型驱逐舰的动力系统源自于此前日本海军设计的鸿级水雷艇,最大功率19000马力,这使得其航速被限制在了28节,以18节速度航行时,其最大航程为3500海里,续航力并不理想,然而在战争末期,日本海军逐渐丧失制海权,只能近海作战的情况下,续航力小的缺点也不再算是一个缺点了。


战时应急产物,日本海军的救命稻草,松级驱逐舰的设计

全力工试中的槙号驱逐舰,该型驱逐舰的一生也算是日本海军战争后期经历的缩影了

虽然松级驱逐舰的动力系统比较简陋,颇有小马拉大车的感觉,但是其动力舱布局却非常科学,日本海军在设计该型驱逐舰时,吸取了二战前的教训,将两台主机的锅炉和机械室交替布置,中间布置水密隔舱,这样即使轮机舱被击中,也不至于导致两台主机全部故障而丧失动力,此前日本海军的许多驱逐舰就是因为轮机舱被击中丧失动力而损失的,这一改进大大提升了该型驱逐舰的战场生存能力,虽然这样会消耗更多的工时,但是日本海军在权衡一番后仍然选择了该型轮机舱布置方式。

舰载武装

在武器装备方面,松级驱逐舰摒弃日本一贯重视的雷击能力,仅搭载一座四联装633mm鱼雷发射管,而且没有搭载鱼雷再装填装置。其余的空间全部用来反潜与防空武器,舰艏上搭载一门127mm单装高射炮,舰艉则是一门双联装127mm高射炮,由于武备极度简化,仅有舰艏的主炮搭载有钢制护盾,其作用也主要是防止舰艏上浪带来的影响,舰艉的那门主炮则没有装甲防护。

战时应急产物,日本海军的救命稻草,松级驱逐舰的设计

昭和19年9月4日横须贺驱逐舰丁型竣工九番舰樅号

除了两门主炮之外,该型驱逐舰还在舰体烟囱两边,舰桥后部上甲板,舰舯甲板等各处搭载了大量的96式25mm防空机炮。二战后期,还在此基础上再增添了5座单装25mm防空机炮。火控方面,该舰搭载有22号电探、四式二型射击指挥仪以及九七式2米高射测距仪,负责为整舰的防空火力进行管制。此外,该舰还搭载有九三式声呐与反潜深弹,能够执行反潜任务。总体上来说,松级驱逐舰与此前日本海军设计的驱逐舰截然相反,该舰并没有甲型驱逐舰那样强大的炮战和鱼雷投射能力,其航速也大大降低,但是生产工期更为缩短,同时该型舰的防空与反潜能力相较于甲型驱逐舰相当,所以该舰在战争末期也承担了大量的任务,战损严重,在战场上表现优良,丝毫不逊于战前设计的正规驱逐舰。

最后的疯狂,回天鱼雷母舰

值得注意的是,二战末期,日本海军陷入了穷途末路的境地,为了挽回颓势。日本海军研发了大量的自杀兵器,较为著名的当数“人操鱼雷回天”,回天鱼雷取名“回天”就是表达要挽回颓势,当时的局势对于日本海军已经极为不利,回天鱼雷也算是当时日本海军最早的制导武器之一了,早期的回天鱼雷由九三式鱼雷直接改造,装药量增加了三倍,同时还增加了乘员舱和潜望镜,乘员能够直接在鱼雷内部操舵,引导鱼雷与敌方舰艇同归于尽。

战时应急产物,日本海军的救命稻草,松级驱逐舰的设计

竹号驱逐舰接受回天鱼雷母舰改装前后对比

而战争末期,残存的部分松级驱逐舰就被改装成为了回天鱼雷母舰,拆除了舰艉的部分设施和深水炸弹格纳架,加装一回天鱼雷的投放导轨,竹号驱逐舰就以这样的姿态迎来了二战的结束,这种改装反应出了日本海军在即将战败的情况下的一种疯狂,“人操鱼雷回天”这种以牺牲士兵生命为代价的武器也是十分愚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