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家門口的抗“疫”人

徘徊在家門口的抗“疫”人

——赤峰市疾控中心巾幗抗“疫”人白豔波

伸出的手,又抽了回來,轉過身轉了一圈,後退幾步,呆呆的望著單元門,不知怎的,近半個多月,每天盼望一腳踏進家門的心情忽然猶豫起來……

自2019年的農曆臘月末接到有武漢接觸史發熱病人標本後,赤峰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的白豔波就始終奮戰在與病毒抗擊的第一線。

徘徊在家門口的抗“疫”人

標本登記

她清晰記得,那是2019年臘月二十九的23點,忙碌著準備好年三十的團圓飯後,準備洗漱休息,忽然手機響起,拿起一看是中心的電話,心中一驚,因為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時,中心黨委就高度關注,要求應急辦、流病科、檢驗科等相關科室密切關注疫情變化,二十四小時開機,隨時應戰。果然,對面急促的通知聲使她來不及思考,顧不上洗漱換上衣服直奔單位。

她和另兩位姐妹立刻洗手、消毒、換上防護服進入實驗室,開始標本檢測。

徘徊在家門口的抗“疫”人

穿隔離服、叮囑注意生物安全

這次病毒來勢洶洶,雖然操作有著嚴格的流程和保護措施,但用新的試劑檢測新型病毒究竟會遇到什麼情況,大家心裡有些忐忑。厚重的防護服密不透風,每一次操作都小心翼翼,焦急的等待結果出現,一次、一次、又一次……疲勞、緊張,加上防護服裡又悶又熱,姐妹們互相鼓勵著、提醒著,不能瞌睡、不能虛脫,為了保證結果的準確性,她們反覆三次測試,咬牙度過十幾個小時,最後得出結論:一份檢測樣本呈陽性。至此,我市出現首例新冠肺炎感染者。

徘徊在家門口的抗“疫”人

標本檢測

隨著疫情的不斷變化,需檢測的標本成倍增加,最忙的幾天除了不應時的吃口飯,每天也只能睡三、四個小時的覺。可每每進入實驗室,就有一種信念在支持著她,那就是“只要堅守,就一定能夠戰勝病毒”。她和姐妹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工作認真嚴謹,正確的檢測結果為我市防控工作部署和調整提供了重要依據。


徘徊在家門口的抗“疫”人

反覆確認工作流程

連續20天的晝夜奮戰,人變得愈發消瘦,她和姐妹們用頑強的堅持為患者爭取到了更早的診斷、更早的治療、更多的希望。她們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搏鬥,她們深知,早一分發現,就少一分傳染風險。一批標本檢測結束,脫下實驗用防護服,摘下N95口罩、護目鏡、面罩和乳膠手套,汗水伴著淚水,眼眶、額頭勒出道道印痕,纖細的小臂箍出條條褶皺,捂出片片紅色的疹子……


徘徊在家門口的抗“疫”人

徘徊在家門口的抗“疫”人

工作時辛苦,回家時痛苦。明知每次檢測都是按規範流程進行防護,絕對萬無一失,可每次走到家門口,心裡總會天真的想,再在門外讓風多吹一會兒吧,讓靜靜的夜,輕輕的風殺死可能存在的病毒,進屋一身輕的抱抱還不到3歲的兒子,給他一個甜甜的吻,把他攬在懷裡,等待他撒嬌的叫“媽媽、媽媽”,等待他習慣的拽媽媽的頭髮決不推回他的小手;陪他一起搭積木、看圖說話、打怪獸……可是不能,做不到,為了保證家人的安全,在家裡也要把自己關在單獨的房間裡進行隔離,忍受異樣的孤獨,任憑淚水無聲的橫流,有時真想放聲大哭,但還是不能,要強裝鎮靜、輕鬆,避免家人的擔心和不安。

徘徊在家門口的抗“疫”人

實驗室裡晝夜奮戰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中,疾控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甘於奉獻、守護健康”“舍小家為大家”的真正含義,用青春和熱血譜寫出一曲生命的凱歌,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請致敬赤峰市疾控中心像白豔波一樣手“握著”病毒、“環繞”著病毒,面對面的揪出病毒的巾幗英雄們,她們是整天與病毒“交戰”的“隱形戰士”,為堅決打贏疫情阻擊戰,她們默默奉獻,執著堅守,頑強拼搏,寧願一人苦,換得萬家福!

(赤峰市疾控中心宣傳組)


徘徊在家門口的抗“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