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这首思念恋人的诗,堪比李商隐《无题》诗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伤心人真是别有胸怀,晏殊以词著于北宋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但他的诗作同样清而不丽,情致缠绵,例如他这首《寓意》在内容和形式上似乎都颇受李商隐影响,足以与李商隐的《无题》诗媲美。


晏殊这首思念恋人的诗,堪比李商隐《无题》诗


《寓意 / 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宋: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寓意”即是有所寄托,诗题上又不明白说出,这类诗题也多用于爱情诗歌。晏殊叨承平之赐,年少就在江南颇有风流之名甚至略显浮华。油壁香车,是古代女子出游时所用的一种豪华工具,而晏殊此诗就从这一种特定的装饰用具展开了他的思念,寄寓了他的绮丽情怀。


晏殊这首思念恋人的诗,堪比李商隐《无题》诗


从首联这两个飘忽传神、瞬息万变的特写镜头,不难看出,晏殊早年间曾在西子湖畔,邂逅了一位乘着香车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佳人,从而有过一段浪漫情史。可是一番定情之后,就不再欢聚了,重逢难再,有如伯劳飞燕,各自东西。


晏殊这首思念恋人的诗,堪比李商隐《无题》诗


绻念旧情,诗人追忆往事,如梦如幻,感到佳人难再遇,巫山之云来去无踪不可觅,不禁心生怅惘。那是多么甜蜜的一段恋情啊!深院中梨花如雪,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中交融成一片轻柔;池塘边,垂柳丝丝,微风轻飏,飞絮蒙回,又轻轻地落在粼粼的池水上面。此处诗人以神取景,借景抒情,神余象外,景物描写亦真亦幻,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晏殊这首思念恋人的诗,堪比李商隐《无题》诗


也许曾双双携手于院中,伫立于池畔,欣赏过恬静而会心的景物吧?如今呢?都已成过去了。诗人面对眼前苦况,欲遣不能,空余寂寞回忆,借酒消愁,特别是当着寒食禁火之际,追念往昔,这入骨的相思就更让人感到难堪的怅惘了!古人有双鲤传书的故事,那不过是传说的美谈。现在要寄音书,却无从寄去了,天涯人杳,水远山长,到哪里去追踪投寄呢?尾联两句乃是决绝之语,设问自答,读来最是沉痛哀怨。


晏殊这首思念恋人的诗,堪比李商隐《无题》诗


就诗的内容与形式看,晏殊深受李商隐的影响,这首《寓意》跟李商隐的“凤尾香罗薄几重”两首《无题》诗的神韵境界都极相似,运用含蓄的手法,表现自己伤别的哀思与沮丧。李商隐唱出了“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晏殊唱出了“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而诗人的情怀几乎同是思念恋人而发出的佳句。


晏殊这首思念恋人的诗,堪比李商隐《无题》诗


晏殊诗词,多写男女之离情别绪,既有语言清丽之句,也有谐婉工巧之笔,与李商隐的丽句清辞前后辉映。他写的“满目河山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与“溶溶月”、“淡淡风”,不论抒情与写景,都达到细腻传神的境界,承袭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也有婉约清新的特征,是堪品尝的诗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