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二维码抗疫,杭州诠释了什么叫智慧城市

用一个二维码抗疫,杭州诠释了什么叫智慧城市 | 新京智库

此次疫情不仅是对中国治理水平的大考,也是一场对智慧城市的大考。

用一个二维码抗疫,杭州诠释了什么叫智慧城市 | 新京智库

文 | 刘远举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仿佛给城市按下了暂停键。这是一场中国治理水平的大考,也是一场智慧城市的大考。

自2012年12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相关数据显示,超过94%的省级城市、超过71%的地市级城市、超过20%的县级市及城市群均提出建设智慧城市。那么,如今的智慧城市,面对疫情的答卷如何呢?

科技变革增强中国应对疫情能力

相比17年前的SARS,在此次疫情中,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技术带来的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变革,使中国有了更强的应对疫情的能力。

首先,民众获取信息更高效。例如,全国疫情地图,呈现了直观的图像和数据对比,可实时更新疫情数据,让民众了解疫情现状。

除了对疫情整体了解,网上医疗问诊平台也相继开通,各路专家答疑解惑,为民众提供医疗服务,缓解了医疗挤兑。

用一个二维码抗疫,杭州诠释了什么叫智慧城市 | 新京智库

此外,民众发布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微博的社交媒体求助,成为基层工作信息的有力补充渠道。

在流行病学调查方面,智慧城市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互联网平台统计的武汉流出人口的方向,就为疫情管控提供一定价值。

城市交通卡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某地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时候,通过公交卡的数据,发现两个病人在同一辆车,前后相差几秒钟打卡,从而确定了传染路线。

智慧城市甚至可以直接降低感染的可能性。最近,央行向武汉调配40亿新钞票,并规定现金回收后必须消毒。

现金很脏,消毒确有必要,但在回收到银行之前,钞票在社会上流传,无法消毒。其实,中国社会有现成的好办法,这也是智能城市的重要内涵:无现金支付。中国人早已经习惯的扫码支付,如今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应该看到的是,以上种种属于智慧城市的应有内涵,其来源却是市场的。令人遗憾的是,在最初的几天慌乱中,市场中发育起来的智慧城市技术却被多地叫停。

疫情初期智慧城市技术被叫停

比如,很多地方叫停了网约车,叫停了公共交通,让社区干部来分配车辆。社区本身是没有这个能力来应对为居民分配车辆,结果就是社会运转不畅。

其实,网约车基于实名化、智能化、大数据化的特征,不管是给医护人员更高的权限,还是实名追踪发热病人,甚至区域限流,都比出租车与公交更高效。

这隐隐约约的透露出来的观念是:越是市场的,越靠不住,越是政府手上的,越靠得住。

这种现象背后,关键在于观念。中国社会有一个现象,就是遇到危机、或者挫折,就会放弃原来的模式,就会习惯性的退守到更保守的模式中。

比如,智慧交通,就立刻退到了居委会大妈安排车辆。其实,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向后,而是向前,依靠新技术,新模式。

智慧城市技术让疫情防控更精准、及时

幸运的是,经过最初几天的慌乱之后,城市管理者有了更多的理性,开始拿起智慧城市这个有力的工具。

口罩不足,也是当下的一个严重问题,很多地方为居民提供口罩之后,又出现了排长队的问题。而有些地方就利用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小程序、微信公号,或者其他平台进行网上预约,分别到药店购买的方式,避免了居民聚集。

用一个二维码抗疫,杭州诠释了什么叫智慧城市 | 新京智库

相比口罩,流行病学调查和隔离的落实,是更为关键的任务,智慧城市也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目前,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在得到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可基于电信大数据分析,向用户提供本人“14天内到访地查询”服务。

该服务可以帮助有关部门提高对流动人员行程查验的效率,对重点人群进行排查,实施精准防控,特别是有助于做好当前形势下的复工复产。

此外,各社区人员及车辆进出即时登记、商铺开业登记和人员管理等多项应用,结合各类物联传感现场监测方案,都全面支持了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城市疫情的预防、发现、上报。

杭州与上海的创新更新了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的内涵也在这一次疫情中有了新的内容。最近,杭州开通了“健康码”。市民或返工返岗人员自行上网申报,后台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审核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实行绿、红、黄三色动态管理。

显示绿码者,市内亮码通行,进出杭州扫码通行;显示红码者和黄码者需自我隔离并健康打卡,满足条件后转为绿码。

健康码可以帮助防疫部门精准掌握人员数据,有利于企业复工,也便于小区、社会基层执行,既能避免开后门,更重要的是,像这几天热议的基层执行人员的权力冲动,也能被很好地抑制,从而促进抗疫期间的社会和谐。

用一个二维码抗疫,杭州诠释了什么叫智慧城市 | 新京智库

除了杭州,上海也有类似创新。上海以智慧城市中的“一网通办”为依托,在其移动端“随申办”上线“随申码”。“随申码”支持绿、黄、红三色动态管理。

目前,“随申码”已在线下园区、街镇等多个场景试点应用,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支撑。

杭州与上海的创新,将会逐步推广到全国。目前,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与互联网公司正在基于全国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平台,加快研发全国统一的疫情防控健康码系统。

虽说之前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没有将公共卫生健康作为重点建设领域。但其中运用的技术,都在防疫抗疫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这是智慧城市参与防疫的一个关键性创新。

□刘远举(专栏作家)

投稿、合作、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