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的疑似患者可能会有哪些心理变化?


外出行动突然受到限制,可能会造成暂时的慌张、不知所措。这时是疑似患可能会出现恐慌、不安、孤独、无助、压抑、抑郁、悲观、愤怒、紧张,被他人疏远躲避的压力、委屈、羞耻感或不重视疾病等。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家属、同事、朋友等)可能会出现侥幸心理、焦虑、担心;或盲目勇敢、拒绝防护和居家观察等。这是很自然的反应,不必过分强求自己保持镇定。压抑情绪,反而会影响后续的抗压能力。

(1)可能会出现恐慌、敏感、抱怨、愤怒等。这时候,你需要给自己找一个适当的发泄口,比如:打电话给朋友倾诉。

(2)感到沮丧、孤独、被抛弃。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找到有同样机遇的朋友,相互鼓励、倾诉、增强信心。

(3)挫折或无助。挫折或无助是一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况。当居家隔离时害怕被传染,担心传染给家人等,会产生困惑和挫折感,夸大疫情的负面影响,怀疑自己的能力,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担忧,常表现出深深的不安,十分紧张和焦虑。

(4)容易患得患失。面对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各种的担心与忧虑也会出现,这些心情可能会伴随着“患得患失”的念头而来。如,我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的生活?我如果感染了病毒怎么办?

(5)自负或侥幸心理。这种心理就是盲目自大,过高的估计个人能力,失去自知之明。或者认为自己不会那么倒霉,疫情不一定会降临在自己身上。面对新型肺炎疫情,认为自己身强力壮,抵抗力强,百毒不侵,不情愿按照要求被隔离,也不遵守隔离期间相关卫生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