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家四口滯留廣州:相比“疫外走丟”的人還算平安,回家之路尚無歸期

武漢一家四口滯留廣州:相比“疫外走丟”的人還算平安,回家之路尚無歸期

浩浩湯湯的長江水、巍峨聳立的黃鶴樓、充滿人間煙火氣的熱乾麵……曾經熟悉的一切,對那些“流浪”在外有家難歸的武漢人而言,都變得觸不可及。

年前,吳女士(化名)一家四口開開心心出門旅遊,6天的行程卻因為疫情不斷“延檔”。在輾轉多家酒店隔離的過程中,醫護人員一句“先留在廣州,武漢疫情嚴重,還是不要冒險了”的溫情提醒,讓她感動良久。雖然現在依然漂泊,歸期遙遙,但相信武漢人的心始終向著家的方向。

赴廣東旅遊

得知武漢封城“麻了爪子”

吳女士表示,疫情肆虐江城,在一家人出城前,民眾對新冠病毒還並未引起足夠重視。家裡的老人們依舊忙碌地上街採購年貨,單位裡忙著年終盤點,孩子們期待著新年的紅包……1月20日,武漢封城前,吳女士一家四口來廣州春節“旅行”。原本計劃6天的行程結束後,返回溫暖舒適的家裡,喝喝飲料,吃吃點心,熬個小夜,追追電視,但疫情讓這一切成了幻想,回程的機票和高鐵票被取消,鄰市也不讓停站,吳女士一家一下子慌了,“按武漢話來說,我們真的是‘麻了爪子’”。

被提前退房

雨夜奔襲尋找落腳地

原本到廣東旅遊的玩心被疫情徹底澆滅,吳女士感覺未來突然一下變得那麼模糊不清。更糟心的是,他們所住的酒店,在早上給武漢遊客量體溫一切正常的情況下,下午2點左右突然致電,催促收拾東西,提前退房。

萬般無奈之下,一家人決定先去廣州,找個地方自行隔離。收拾行李,火急火燎地趕往廣州,又遇傾盆大雨,還不知道到底能不能順利落腳。孩子們雖然餓著肚子,卻一路歡唱,沉浸在自己的歡樂中,絲毫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想到在寒冷的雨夜,可能要帶著孩子露宿街頭的情景,吳女士就偷偷抹淚,但孩子在,還是告訴自己要勇敢要堅強要挺住,心態絕不能崩潰。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終於找到一家能“收容”武漢人的民宿。在廣州的這段時間,吳女士一家老老實實地過著自我隔離的生活。“我們響應號召,減少外出走動,房間的清潔衛生也是自行打掃,只要不讓我的孩子流浪街頭,就是當媽的最大的期盼了。”吳女士和丈夫不時關注著疫情,忙著準備一日三餐,暫時把這裡當“家”一樣,猶如平常。

孩子們喜歡畫畫,每天畫著不一樣的太陽,還把畫作鋪到地板上,擺成一個圓,圓心有G80和G306,“這是之前能回武漢的過路車。”顯然,孩子們也渴望返回武漢。

武汉一家四口滞留广州:相比“疫外走丢”的人还算平安,回家之路尚无归期

孩子們將畫作在地板上擺成一個圓,圓心裡擺放著寫有回武漢車次的紙張

統一安排住隔離酒店

酒店提供食宿心存感念

時間一天天過去,武漢的疫情也越來越嚴重。回家的交通徹底斷了,歸途遙遙無期。

正當夫妻倆下決心留在廣州隔離14天的時候,民宿老闆突然通知:湖北籍人士要統一安排住隔離酒店。於是,夫婦倆拖著大大小小的行李,帶著兩個娃,搬到指定的隔離酒店。

經過例行詢問和健康初測,終於住進了酒店。客房裡沒有暖氣,床被也很薄。吳女士怕孩子們感冒,希望酒店提供被子,第二天早上,聽到客房門口有響動,開門發現一床寶貴的被子。飯菜也是由工作人員放在門口的板凳上,特殊時期夫妻倆理解之餘,也心存感念。

此後,出於酒店防護措施、出現疑似需再次轉移等考量,吳女士和丈夫在當地政府組織下,帶著兩個孩子又輾轉多家酒店隔離。

掛念武漢的親友

卻也不敢拿孩子們的安危去賭

吳女士認為,他們都是和大家一樣的普通公民,勤勞工作,積極生活,一年到頭只是想趁著共同的假期,帶著父母孩子出來散散心,卻不知所措地捲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我一直寬慰自己,發生這麼大事情,也要懂得換位思考,沒有誰是天生完美地會處理這一切問題的,我們都需要給予一定的時間去消化,去理解,去寬容。”

隔離期間,吳女士每天小心翼翼照顧孩子的同時,也掛念著在武漢家鄉的親朋好友,疫情阻斷回家路,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她也想過,隔離期滿後儘快回家,但飛機停飛遙遙無期,火車只有過路車,而且車廂人多,空間密閉,萬一交叉感染,回到武漢也是後果不堪設想,更不敢拿孩子們的安危去賭。

醫務人員勸她“別冒險”

為這句暖心的話感動良久

經常給量體溫的醫務人員,聽說吳女士一家隔離之後要回武漢,就勸他們先留在廣州,武漢疫情嚴重,還是不要冒險了。“這是我來廣州以後,聽到的一句從武漢人角度考慮的最暖心的話了。”一句善意的提醒,讓她感動良久,因為這些日子以來,她感受到很多人對“武漢人”是唯恐避之不及。吳女士感喟:“人吶,只有到危難時刻,才能檢驗出難能可貴的品質離你近還是遠。”

如今,吳女士一家在廣州終於隔離期滿14天,好在一家四口都健康無恙,而且也辦理好解除隔離的健康證明,就等著回家了。但受疫情影響,武漢封城、封交通、封小區,封控不斷升級。

吳女士表示,雖然出臺了返程政策,但很多地方的政策實施起來難上加難。“就拿一張返程申請來說,就得去不同的地方蓋三四個章,回家的路談何容易。”

“今天是武漢大排查的最後一天,今天過了我們看形勢咋樣,如果武漢疫情緩解,我們就儘快返家。”2月18日,武漢疫情封控拉網排查的最後截止日,也是武漢吳女士漂泊滯留廣州滿月,她告訴華商報記者,“關鍵是要社區開證明,有家裡的車出來接,回去才能提上日程,如果開不了證明,車子不能上路,那我們下了火車也是白搭,車輛都禁行了。”

相比“疫外走丟”的人還算平安

回家之路尚無歸期

回憶這段非常時期的特殊經歷,吳女士認為刻骨銘心。一貫安逸如常的人們何曾想到,江城會經歷如此生死大劫和殊死掙扎。相比較那些被病毒感染而“疫外走丟”的人,一家人困守廣州,還算平安。

不知道為啥,離開家的30天裡,吳女士特別愛掉眼淚。想念武漢櫻花的芬芳,想念家鄉熱乾麵的味道……

吳女士提起一個細節,有兩個湖北老鄉在群裡聊天,其中一位說就因為自己從“疫區”來的,所以遭遇了歧視。另一位立馬糾正說:什麼疫區?那是咱們的家。

吳女士瞬間淚奔。何以為家?何時才能回到安全、溫暖的家?

2月20日,華商報記者再次聯繫滯留在廣州的吳女士,她表示:“還沒確定返程時間。”

華商報記者 李華

武汉一家四口滞留广州:相比“疫外走丢”的人还算平安,回家之路尚无归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