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没那么容易出来,也没有那么容易飘

随着对新冠肺炎疾病认识的深入及诊疗经验的积累,一个新名词——气溶胶进入大众视线,大家或主动或被迫又科普了一把。

2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其中关于新冠肺炎病毒传播途径的论述仍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2月8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和卫生防疫专家强调,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官宣了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中包含“气溶胶传播”。

有专家表示,正常人一个喷嚏下去,数以亿计的病毒被呼吸道强劲的压力喷射出来,大于100微米的飞沫很快就落在1-3米的距离内,而气溶胶却可以飘散在9-10米内的空气中,经历蒸发、干燥,慢慢蜕变为被上皮细胞包裹的冠状病毒微粒。这些弥漫着病毒的“雾气”如果达到足够高的浓度,就可以通过呼吸乃至眼角膜等黏膜进入人体。


气溶胶没那么容易出来,也没有那么容易飘


有人打比方,飞沫传播像是毛毛雨,气溶胶传播像烟雾,可以长时间停留在空中。这让很多人担心,长时间在空气里飘去飘来的气溶胶,是不是一不留神就被吸入身体里了,岂不是防不胜防?

开窗户换气是不是也容易接触到包含病毒的气溶胶?

其实气溶胶并不算一种新的传播途径,很多呼吸道疾病都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只是大家听说的少,才会产生疑虑和恐慌情绪。

气溶胶传播方式让市民感染新冠病毒是有条件的。


气溶胶没那么容易出来,也没有那么容易飘


气溶胶传播大部分是在密闭的空间,这本来也是这次新冠肺炎病毒的防范重点;单位体积的病毒颗粒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和浓度才能构成人体传染。在空旷、人少的环境里,气溶胶被稀释了、吹散了,微量的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不太可能让人“中招”,在马路上、小区里通过气溶胶方式被感染的几率是非常低的。

再有,气溶胶并不是一直飘,很容易沉降,附着在物体表面。这和接触传播防范要求相同。从疫情已开始爆发的时候就这么要求,一直也没见谁特别恐慌嘛,怎么听说气溶胶传播了,就愈加恐慌了呢?


气溶胶没那么容易出来,也没有那么容易飘


气溶胶传播怎么防?答案是:以前怎么防,还是怎么防。

针对密闭、不流通的空间,如电梯、病房、办公室,或者人口集聚又相对封闭的场所如公交车、影院等地方,还是要加强消毒措施。另外提醒大家不要聚集,排队时相隔1.5米到2米左右是个比较安全的隔离距离。

正确戴口罩可以阻挡气溶胶传播。即使是飘的状态,有口罩防护也可安心,提倡正确戴口罩,口罩要遮严口鼻,尽可能减少面部和口罩边缘之间的缝隙。


气溶胶没那么容易出来,也没有那么容易飘


开窗透气十分必要,要保证空气流通,室内换气,可将气溶胶吹走。

气溶胶虽然微小,也是很容易沉降,附着在物体表面。所以勤洗手是最正确、最有必要的选择。

你看,戴口罩、勤通风、勤洗手、不出门,之前的防范措施,在新情况发生后,依然适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