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启动重大动物疫病春防工作 规模场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

农村新报讯(记者方桐、通讯员谢毅)2月21日从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召开的全省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动员会上获悉,我省即日起正式启动春防工作,经报请省政府同意,今年的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采取规模养殖场“自行采购、先打后补”和散养户“省级集中采购、调拨分发”相结合的方式保障。

今年春防工作目标是,全省畜禽群体免疫密度应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应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纳入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病种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和羊小反刍兽疫6种。

为进一步提高防疫效果,今年我省调整了规模养殖场的强制免疫疫苗补贴方式,全面推行过去三年“自行采购、先打后补”的试点经验,不再发疫苗。规模养殖场为年出栏生猪500头、肉牛50头、羊100只以上,出笼肉禽10000只、存笼蛋禽 5000只以上,以及所有种畜禽场、奶牛养殖场。支持达不到限定规模的养殖场(户)组成联合体开展“先打后补”,支持行业协会、合作社组织成员联合参加“先打后补”,支持符合资质的中介组织参与“先打后补”。具体补贴标准及方式另行通知。

规模养殖场必须依法履行强制免疫义务,严格按程序实施免疫,规范采购使用疫苗,加强免疫档案管理,开展免疫效果评估,加强防疫基础建设。对思想上有抵触、认识不到位,不执行省政府决策部署,严重妨碍“先打后补”政策执行而耽误春防工作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各级农业事业发展中心(畜牧兽医局、农业农村局)、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省兽药监察所将为规模养殖场在疫苗采购、运输、储藏、免疫效果评价等方面提供及时的支持和服务。同时,严厉打击售卖假疫苗假兽药和哄抬疫苗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

不符合“先打后补”政策的散养户,将继续免费提供强制免疫疫苗,组织开展强制免疫,严格做到应免尽免,不落一场一户,力争在5月中上旬完成全面集中免疫工作。

该中心研究决定,动用储备疫苗支援各地开展禽流感免疫,临近已经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县(市、区),要争取在3月10之前完成紧急免疫。非洲猪瘟疫情防控要继续坚持“一封住七管住”的防控措施,继续保持应急值守状态,坚持日报制度,落实监测排查、检疫检验、生猪屠宰“两项制度”等各项综合防控措施,确保不发生卷土重来的现象。


【链接】

规模养殖场强免疫苗缘何“先打后补”?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方桐 通讯员 谢毅

“今年规模养殖场的强制免疫疫苗补贴方式发生了改变,过去是发疫苗,今年自行购疫苗,‘先打后补’,补现金。”2月21日,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熊义柏在全省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动员会上说,实施“先打后补”政策,国家有要求,省政府有安排,企业有期待,供给有保障,是一举多利的好事。

政策有规定。早在2016年,农业部、财政部就对实行“先打后补”作出了安排。今年农业农村部和我省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方案)更是提出,力争规模养殖场实现“先打后补”全覆盖的目标。

现实有需要。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防疫物资政府招标工作被迫中断延迟,疫苗的供应保障问题无法及时解决,为不影响春防工作,必须改变原来招标采购的办法。

试点有经验。我省2017年开始了“先打后补”试点,一些地方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和防控效果。外省(市)“先打后补”试点推进力度普遍较大,有的已经实现了全省覆盖。这些试点经验为我省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企业有期盼。我省大型畜牧养殖企业较多,各类市场主体活跃,对实施“先打后补”政策呼声较高,有的已经多年实施自行购苗自我防疫,效果明显。

供给有保障。据调查,我省绝大多数县(市、区)都有疫苗生产厂家设立的自营或代营门点,为保障实施“先打后补”疫苗供给打下了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