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子:汴宋文化的艺术结晶

春联、对联,是我国文学和民俗相结合的文化产物。写春联、送春联,又是书法艺术和贺新春、迎新年、送祝福的年节文化大平台。不管是春联、对联,还是楹联,老开封人都管它们叫对子。这对子始于何时?学界说法不一,可是史料记载的天下第一“对”,确与汴宋有关。

赵匡胤在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打起大宋王朝的皇旗,定都开封汴梁,并将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六自己的生日,定名为“长春节”,又称“圣节”。 赵匡胤马不停蹄,紧接着就发动了统一全国的战争,派王全斌伐后蜀。后蜀广政二十八年(公元965年),宋朝大军包围了后蜀的国都成都,因寡不敌众,五代十国的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开城投降。在我国历史上50多个朝代400多位皇帝中,孟昶与其父是罕见的圣人后代。孟昶自幼爱学,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触类旁通,皆有造诣,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翰林书画院就是由他创办的。

据《蜀梼杌》(该书又称《外史梼杌》,是宋人张唐英编撰的,纪录前后蜀两朝80多年史实的现存唯一的地方史著作)记载:“蜀归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这副对子成了名联,一是,历来史籍和今日学界都公认孟昶所写之联为天下第一联,也就是天下第一“对”;二是对子中所写的“嘉节号长春”,和赵匡胤的生日纪念“长寿节”是偶然的巧合,或是孟昶有意而为之,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天高皇帝远,强弱是砝码。弱皇讨好强皇那是肯定的,说起来大宋和后蜀还有一字之缘呢。孟昶的父亲为孟保胤,而宋太袓为赵匡胤,共为一个胤字可见志同道合。何为胤呢?胤者后代、后世之谓也。大宋皇帝宋太祖是匡扶后世,后蜀皇帝蜀高祖是保佑后代,两位皇帝的天子之心昭昭然,同为世人称道。

孟昶将对联贴在自家门上,其崇敬之心,赵匡胤是深知其意的,他不会让孟昶感到失望的。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投降的孟昶被转至京师开封,拜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秦国公,可谓高官厚禄。 孟昶不仅把翰林书画院引进到北宋的京师,也把书写春联对子传播给了京师的上上下下。在汴宋这个文人学士大家云集之都,在这个商业史无前例发达的大都会,无论是政治土壤、商业需要、情感表达、节庆渲染,都让春联有了充分发挥的大舞台。可以说,北宋时期是我国春联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王安石的名诗《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之十《十二月》一节中记载:“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何为桃符?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有关“桃符”的词条中,作如下解释:“古代在大门上挂的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后来在上面贴春联,因此借指春联。”这一权威的注释说明了桃符进化为春联的演变过程。宋人写春联已成常态,而且百花齐放、佳作满目。宋人张邦基的《墨庄漫录》中记录有苏轼写春联的事。该书是一本专门记叙文人轶事、诗词文类,包括春联颇具文学价值的史料笔记著作。书中写道:“东坡在黄州,一日逼岁除,访王文甫,见其家方治桃符,公戏书一联于其上:门大要容千骑入 堂深不觉百男欢。”有资料显示,王安石、李清照、米芾、黄庭坚等都是写联的高手。在我国古代,书法家的概念不明显,办公、书信、科举考试等,人人都是用毛笔书写,书法是基本功,过去“字如其人”的说法就源于此。而写联的大家高手,所写内容为首要,而书法只在其次,时至今日则不然,进入现代,书法艺术独树一帜,书法家和芸芸书法爱好者追求的是书法艺术,而不是仅仅写字而已。临近春节,写春联就成了书法家和广大书法爱好者最繁忙、最贴近生活、最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从汴宋文化到今日开封书法,因为东京汴梁春联的长久盛行,使书法在开封有了一个厚重的发展基础。走在开封老城区内,有让人看不尽的楹联,是来汴文人游客眼中的一道风景。2008年,我市被授于“中国书法名城”称号,我市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就有162人,省书协会员600多人,对他们来说,书写春联对子应是手到擒来。每逢新春佳节,各级政府、各行各业,送春联活动都开展得热火朝天,不缺写联高手是重要的一点。

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在视察黄河后来到开封龙亭参观。他登上龙亭大殿后,在大殿东侧阙门处石阙上所刻的对联,引起他老人家的注意,对联是康有为1923年4月30日游龙亭时所作。对联为:“中天台观高寒,但见白日悠悠,黄河滚滚;东京梦华销尽,徒叹城廓犹是,人民已非。”末署“癸亥三月南海康有为题”。对联字体雄浑苍劲,联意深沉隽永,毛主席凝视良久,并叮嘱秘书抄录下来。这是在开封现存完好、最为有名而且经由人民领袖欣赏指点过的名对子。

城廓犹是,人民已非,传统再继续,人民素质大提高。《开封市志(第六册)》第三十六卷《民俗》中,记载有我市古今对子数十副,甚有价值。其中春联有:爆竹声中除岁 桃符万象更新;五风十雨皆为瑞 万紫千红总是春;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其中,商业对子有:杯杯名酒同庆国庆长治 盘盘佳肴展望锦绣前程;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经营不让陶朱富 货殖何妨子贡贤;精调山珍海味 美馐四海佳肴。不少对子至今还在使用,像“虽无易牙调羹手 却有孟尝待客心 ”,位于宋都御街东侧的餐饮名店“稻香居”一直高悬在店门。老开封的不少老店的对子,还颇为招人喜爱,也可见拟联人的文学功底,像旅馆挂的对子“三更灯火思乡梦 午夜星斗盼征程”,中药店挂的对子“但愿世上无人病 何妨架上药生尘”,染房挂的对子“一棒打开三江水 双手捧出五色云”,理发店挂的对子更是诙谐幽默:“进门来乌云秀士 出店去白面书生”。由此看,古都汴京,其对子的传统文化之恢宏可见一斑,对子虽然是文学题材中最简小精悍的艺术形式,但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作用尤为独特,它们是历史文化的写照、是汴宋文化的艺术结晶。这可谓:汴梁如梦正繁华,红纸春联真风雅,对子叫绝神笔下,细品欣赏是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