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交通運輸局:“疫”線堅守的“先行官”

本報訊(通訊員 張小強 丁文學記者 楊東世) 當你還在黎明的被窩裡睡眼朦朧時,當你在家裡陪著親人享受團聚時,你是否想過在疫情肆虐的當下,是誰?為我們爭取到了難得的安寧?他們日夜兼程守候在縣域交通公路的各個入口,他們舍家為民卡控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他們就是岐山交通運輸人。面對這場大考,他們忘記了自己,忘記了親人,在人民健康與自身利益難以兼顧時,毅然決然地做了一個令全縣人民都點贊支持的“最美選擇題”。

岐山交通運輸局:“疫”線堅守的“先行官”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岐山縣交通運輸局積極整合力量,實行聯防聯控,確保了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實,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築起了鋼鐵長城。

有一種擔當叫執法宣傳“兩手抓”

1月22日上午,全縣疫情防控工作會議迅速展開,交通運輸局第一時間響應部署,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針對縣域交通現狀制定了當下及今後一個時期的“任務圖”,使用“四班三運轉”執勤模式,達到縣域交通晝夜管控“全覆蓋”。在全縣高鐵站、高速路口、縣際各出入口共設置了12個一級防疫檢查點,96名工作人員按照預設各檢查點常規車輛流動比率,合理配置人手,不折不扣地落實“一測二問三登記”制度及行業各項檢查規定。“不漏一車、不漏一人,這並不是我們叫不叫真兒的事,而有可能給全縣疫情防控埋下巨大隱患,這是對群眾生命健康不負責的事,我們堅決不做。”岐山縣交通局黨委書記、局長趙虎平在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會議上說。

岐山交通運輸局:“疫”線堅守的“先行官”


一場交通防控保衛戰在全縣各區域迅速展開………

蔡家坡高速口是該縣公路交通的“南大門”,也是外來車輛進入該縣的主要關口之一,常態情況下車輛流量在750餘輛/晝夜,該關口在疫情防控期間每天都上演著形形色色的“交通故事”。

“2月3日,從寶雞駛來的一輛私家車順勢進入了高速出口,本來我們按勸返規定幾分鐘就可以處理完結,但司機鍾某一搖下玻璃就把口罩摘了下來,我們說明了勸返的規定後,也將口罩的使用常識給講了一遍,講明不能隨意摘下口罩的緣由,雖說只是小小的多看了一眼,多說了一句,但看著他有點不好意思的帶上口罩,安安全全地原路駛去,我們的心裡踏實也快樂”。在蔡家坡高速口負責登記填報的岐山縣道路運輸管理所蔡家坡管理站站長羅寶玉回憶道。

“也有個別群眾一時半會對我們檢查的要求,繁瑣的程序覺得不理解,難接受,但特殊時期我們都以政策引導和宣傳教育為主,在管控的同時也要藉助崗位的特點把宣傳員的責任擔起來,因為能到這個高速口的都是‘家人’,我們就是接家人回家的人,也因為我們在路口給駕駛員說句話,確實比他副駕駛座上的親人說句話要管用。”縣運管所丁文強同志如是說。

常言道,無規矩不成方圓。讓權力在監督中運行,讓檢查工作在督導中完成,有助於促進工作的開展質量,特殊時期更應該如此。為倒逼疫情防控期間公路交通管理工作質量,縣交通局機關成立了8個檢查組和1個督導組,專門針對每日各檢查點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檢查,做到“前臺檢查,後臺監控,本班執勤臺賬,次班專人分析”,為各項防控任務落到實處提供了有力保障。

據悉,截止2月20日18:00,縣交通局152名工作人員已在縣域所屬10處主要路口連續奮戰了26天,勸返處理車輛10萬餘輛,為該縣近47萬群眾守住了“健康”的大門。

有一種舉措叫防消結合“雙促進”

在頒佈《岐山縣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第6號令後,岐山縣交通局局黨委連夜安排部署,全力加強“遏制人員流動,加強行業管控”兩個方面的工作推進力度,促進防控責任落實。

“人的流動,是疫情管控的重難點,而這具體到我們的工作中就是要守好車輛流動,為此我們在1月28日就對全縣客運大巴,旅遊大巴,出租車等434輛運營車輛果斷停運,通過切斷人員流動,保障防疫工作的效果。”副局長楊淵豐同志介紹說。

據瞭解在疫情防控的緊張時期,縣交通局全面管制,除疫情防控公務車外的所有車輛一直處於停運狀態,以遏制車輛和人員流動遏制病毒傳播,確保病毒絕不通過公路交通渠道流入縣域內部。

“公共場所也是病毒傳播的溫床,這裡的消毒工作尤其重要,單位要求我們每消毒一處,都要有記錄”正在公交站臺消毒的李雙鵬,一邊填寫著手賬一邊介紹說。為了確保交通公共領域的環境安全,該縣交通局要求運輸管理所全員上崗,對所有公共場所進行病毒消殺。針對岐山汽車站、蔡家坡汽車站等重點場所,專門設置站場防疫檢查消毒站,持續對兩個站場進行消殺消毒。針對全縣各客運公司和公交公司,把企業負責人定為本企業疫情防控的第一責任人,督促其對全縣共計290輛客運班車及公交車完成防疫、消毒、通風工作,以抓第一責任人責任,倒逼“一車一消、一趟一消”要求真正落地。

針對出租車這種小空間機動車,交通部門要求在做到出車前、收車後兩次消毒的基礎上,還建立了乘客信息登記制度,駕駛員對每日載客情況建立手賬,交通部門隨時查看,多措並舉織密疫情防控網絡。“出租車流動隨意性比較強,對於交通部門要求的乘客登記要求,作為駕駛員,我們都很支持,說白了都是為了更好的保衛家鄉的健康安全,而這本身對我們駕駛員來說也是一種保護,很支持”。剛為愛車加完油的出租車司機周師傅急忙說了兩句話,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有一種奉獻叫黨群共建“齊開花”

“我是黨員,我先上”是岐山縣交通運輸局局黨委對全體黨員一貫的要求。“這種時候黨員不先行,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如何體現?”老黨員李永祥同志斬釘截鐵的說道。

縣運管所黨支部副書記曹林華,疫情防控以來,一直堅持“連軸轉”,她的妻子徐淑娟也參與岐山縣中醫院疫情防控工作,兩口子都為這場疫情奔波在防控一線。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他白班夜班輪換著上,有時乾脆就在單位對付著眯一會,完了再去上班,每天見面是肯定不可能了,我們這段時間醫院下班也比較晚,孩子一直是我婆婆在操心,我感覺挺踏實的,畢竟在疫情當前我兩都還有貢獻自己力量的崗位和機會,就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就好,我是醫生我不怕”。徐淑娟言語間無不流露著對丈夫工作莫大的支持。

西寶高速路口地勢空曠,外加接連幾天的大風天氣,2月14日凌晨3時許,檢查站帳篷被大風連根拔起倒向一邊,但在這裡值守的縣交通局雒全福、牛曉帆、李天科、郭育民4名值班人員,沒有一個同志叫苦叫冷的,硬是對付到了天亮。“帳篷可以倒,陣地不能丟”張潔珺笑著說。

“單位人手這麼緊張,在這個時候,我堅決要上”,徐軍娥是縣運輸管理所的一名運政員,按規定再有三個月就該退休安享晚年了,但疫情當前,她卻堅決不下火線。範文岐同樣是縣運管所的一名運政員,今年57歲,堅決回絕了同事的勸說,就是要在高速路口這個運管“最前線”去值班,傳話,登記就是他日常的工作。他說:“年紀大怎麼了,只要還一天沒退,我就要對得起頭頂的帽徽”。倔強的言語卻不失溫情。

不管是曹林華夫婦,又或是徐軍娥、範文岐……他們都只是岐山縣交通運輸人的一個縮影,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家庭,這樣的幹部,在全縣疫情防控一線默默奉獻始終堅守著。

人民群眾永遠是閱卷人。在新冠肺炎防控這場大考中,岐山縣交通運輸局全體人員,始終以更高的標準行進在的疫情防控前線,嚴防死守,默默奉獻,為全縣人民群眾築起了一道健康屏障。

岐山交通運輸局:“疫”線堅守的“先行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