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說,最討厭和婆家有矛盾,老公幫著婆家說話,你們的看法呢?

喻家紅


作為女人,當然最討厭在跟婆家出現矛盾的時候,老公幫婆家說話啦。

因為按照中國大多數情況來說,結婚之後放在男方家生活的是大多數。那麼在男方家裡除了老公是跟自己最親的人之外,其他的人都是既沒有血緣關係,又沒有感情基礎的人。

如果出現矛盾的時候,老公幫著婆家說話,就好像兩家人出現矛盾,其中一家人“團結一致,一致對外”。女人會覺得自己是外人,自己的老公也把自己當外人,從而感受不到安全感。如果長此下去會影響到夫妻感情,婚姻也很難長久。

其實在婚姻中,老公是婆家與妻子之間的唯一紐帶。如果雙方出現矛盾,關鍵是看老公如何在兩邊之間化解矛盾。要是老公只站在其中一方,無論是站哪一方都會有損另一方的感情,從而影響大家庭和夫妻間的感情。

但若是老公能在明面上站在妻子這邊多一些,為妻子多說些話。那麼婆家人會認為這個老公很尊重和重視這個妻子,並且明白這個妻子在他的家庭中的地位,從而減少跟妻子的摩擦。對於妻子來說,如果老公能夠站在她這邊,會認為老公很疼愛自己,進而增進夫妻間的感情。


鯤之翼


我也超級討厭!

不管是有理還是無理,我都希望他能向著我一點。至少在面上向著一點。我很喜歡村上村樹的一句話,雞蛋和石頭相碰,我會選擇站在雞蛋的一邊。從人數上面來說,我,一個外人嫁過來,碰到有爭執的時候,我就是那個雞蛋!

應該很多女生都會有這種感覺。在婆家總會有一種說不清的孤獨感。沒法逃避。就算婆媳關係再好,對比親生父母還是差了一大截的。大家也是法律和道德上面的關係。血緣關係真的沒有一點聯繫。即使我生了兩個小孩了,我還是會有那種孤獨感!沒有辦法逃避的,你不能奢望公公婆婆像父母那樣真心。他們也不應該奢求你像親生女兒!大家都不應該心存僥倖。

老公是唯一可以依靠的最親密的人。至少法律層面上面是最牢靠的。有了爭執,我肯定希望能得到他的幫助。如果他還幫著他爸媽,那我相對於我選擇面對的一個原生家庭。我被自己現有的親密關係拋棄,去面對一個家庭的戰爭。

沒有勝算。只有委屈和無助!

沒有一個女人會喜歡這種感覺的


炫影卡蘭


剛和我老公講完這個問題:

剛開始不習慣家裡的氣氛,想上廁所都憋回去了,算是已經嚴重到身體不適,跟老公說婆婆不好,老公會說我整天想這想那,弄得我動不動和他吵架。

後來他自己也覺得婆婆有點過分不再幫她說話。

有一次我老公口氣特別不好的說話,我婆婆抱著孩子當著我和孩子的面說孩子爸爸罵他是因為她要抱孩子出去才沒把事情做好,說了不下五次,就是不當著我老公的面說。我特地跟我老公說你對你媽媽口氣那麼不好,畢竟她是你媽媽,這樣也是不對,更重要的是她一直當著孩子的面說,我們又不是沒跟她住一起,以後說話要客氣一點。

現在結婚快8年了,快8年了,我婆婆越來越會在我老公面前表現了,老公不在時一個樣,老公在時一個樣[流淚]

我跟我老公說,我說你媽媽不是讓你去罵她,也不是我不爽就罵她。起碼我不舒服時我跟你說你不要一副嫌棄的樣子,讓我有地方訴苦,不然老公幹嘛使,這一點都不能理解,要你何用


柚莉生活


疫情這段時間,我一直住女兒 女婿家,親家母親家公也在,我發現很多父母做錯了,導致矛盾不斷髮生,引起小夫妻不和,讓子女夾在中間難做人,而我們卻不一樣,我心疼女兒,只要能幫的都盡力幫,同時我也把女婿當兒子疼,親家也疼兒子,所以也把媳婦當女兒疼,兒子又非常疼老婆,所以我們一家從不吵架,也不計較,因為雙方父母的也都是孩子的,沒什麼好掙,天天在一起打牌,我老輸,親家公又會把錢給我接著打。所以在我們家不存在婆媳關係。因為雙方父母都把他們當做自己小孩,就不會計較這麼多。所以老年生活我們很幸福。


曾經的日子73823514


婆婆與媳婦,很多都合不來的,通常,我老公都是幫著他媽的,不會給我心有句公道話,沒辦法,人家生的兒子,這種男人有點禺孝吧,卻忘掉了老婆的重要性,忘了老婆也是需要老公的支撐和信譽的,沒有老婆,就沒有家,這也是有點媽寶男人的感覺。不是百分百,也是百分七八十了,但是也有一種男人,幫著老婆的,這種男人,值得嫁,幾乎很聽老婆話的人。


知足堂58132880339


我跟老公說婆婆的一些事,一開始他就否認,覺得自己媽媽好

經過一段時間相處交往,我再說婆婆的事,我老公就會說我媽就那樣,別跟她一樣,其實我老公有的時候也覺得自己媽做的不對,很無奈,但是他不敢跟我眼前說太多,因為說太多,我可能以後就更加對他媽媽有成見。

到現在我說,他就在那微笑聽著,說是這樣的嗎。說完就完了。

我自己也告訴我自己。老生常談的問題不能跟老公總說。他心裡有數,知道就行了,畢竟是他媽媽,你說多了,他就會煩躁,就會引起小兩口矛盾。

所以不是討厭的問題,是有問題可以講道理跟老公說,讓他認同就好,沒必要老在他面前說他家裡人事。如果老公總說你父母,可能你也不願意。


石情兒


這個問題我沒結婚前也怕處理不好婆媳關係,現在結婚了婆媳關係很好。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你要有自己的工作收入,最好是收入能多點的,畢竟經濟能力決定家庭地位。

第二、要分開住,各有各的生活習慣。

第三、平時婆婆和公公的生日出手大方點,畢竟錢是能堵住嘴的[呲牙]

第四、婆婆說的話你不願意接受的,就給予不理,不反駁,不爭論,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千萬不要往心裡去(畢竟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不值當)

第五、在老公面前儘量少抱怨婆婆,因為畢竟是生他養他的,多說婆婆的好,時間長了,你婆婆再說你不好,你老公自然會幫你的。

其實相互多理解和體諒會自然的消除很多不必要的矛盾,當然做到這些肯定是要耐心和時間[呲牙]

希望能夠幫到你








大施和小哥哥的日常


兩個人組成一個小家庭,從大的方向來講丈夫和妻子應該站在一起。

若妻子與老媽發生衝突,不論誰的對錯,當時丈夫該做的不是站在哪一邊,而是先調解,然後再單獨去哄老婆,哄老媽,等脾氣都下來後,再來講道理。

相信大多數人都是講道理的,只是在發生衝突的時候都憋著一肚子氣,沒辦法清醒的去應對而已。



奧呆麗赫本


和婆家有矛盾已經夠煩心的了,如果老公再幫著婆家說話,那就是火上澆油,豈不是煩上加煩。

有的男人他從來就沒有從原生態家庭走出來,在他的心中,妻子就是一個外人,只是他的“伴侶”,他不會把妻子當愛人,更不當親人,指不定哪一天走散了,他可以再去找下一個人,妻子只不過如此。而原生態家庭中的人,那才是他永遠的親人,他這樣想,他的心貼近的自然是婆家人,當妻子和婆家人有矛盾的時候,他不但幫著婆家人說話,有時行動上也是偏向婆家人的。

我的一個朋友,就是這樣的情況,她的老公在外地工作,她一個人在家帶著兩個孩子,小的孩子才出生29天,他的老公就遠走他鄉,上班去了,那個大一點兒的孩子也只有十多歲,平時的日常生活就非常的艱難,最難的事,就是孩子生病的時候,她一個人弄不過來,連累再加上著急,休克過。他婆家的人,沒人幫忙。

等到了年終,他老公回家過年了,她向他訴說自己的難處,希望他老公跟婆家人說說,在孩子生病的時候,幫一幫,他的老公不但不理解她的難處,反而說:“你生的孩子,跟別人有什麼關係。”

過了年,他的老公就像一個沒事人一樣,到外地上班去了。我的朋友只有含著眼淚,咬著牙,艱難的過著,用她的話說:“我那些年,那怎麼叫過日子啊,那就是再熬日子”。

女人如果遇到一個這樣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地幫著婆家說話的男人,真得挺為難的。




夏日綠茵冬日暖陽


最近待在家裡,看了好幾部以前演的電視劇,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家庭倫理劇。下面我就借這幾部電視劇來跟你們分享我的看法。

《雙面膠》和《婆婆來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兩部電視劇比較雷同。故事裡的那男主李亞平和王傳志就是傳說中說到媽寶男或者鳳凰男。電視劇剛開始看吧,還沒有那麼生氣,感覺男主女主兩個人生活的還是比較幸福的。可是兩個人的幸福生活從婆婆來了就變了。

何琳的婆婆打一開始就覺得何琳不像過日子的人,覺得沒有人能配得上自己的兒子,覺得自己的兒子是公務員就很了不起,可殊不知就這麼一份工作還是拖了她親家的福。何琳結婚的房子是自家爸爸媽媽給的,他們沒有一分錢,哪怕後來婆婆賣地20萬給了何琳家,還是要求在房產證上加上自己兒子的名字。這些也就罷了,何琳的婆婆在背地裡說媳婦壞話,說親家壞話,每每何琳和婆婆有矛盾的時候,王傳志就開始和稀泥,兩邊充好人,幫親不幫理,甚至打了何琳。後面一大家子拖家帶口到何琳的婚房還要賣掉這個房子,搞得兩個人差點就離婚了。

胡麗娟就更慘了,餐桌上多吃一塊紅燒肉都不行,得要遵守三從四德,勤儉持家,洗衣做飯伺候老公和公公婆婆,因為在她婆婆眼裡,女人就應該伺候男人,傳宗接代,胡麗娟生了女兒以後,全家都不待見。後面還是李亞平哄著她為了二胎能生個兒子好傳宗接代。本來剛開始的時候李亞平還會幫媳婦衝咖啡,擰抹布,可是後來這些他都不幹了。可憐的胡麗娟為了她的愛情,含有三番五次跑到孃家拿錢去救助婆家和大姑姐,可是沒有人理解她關心她,只覺得這些是胡麗娟應該做的。就更不用說胡麗娟和婆婆有矛盾的時候,孤身一人了。

總的來說,我認為,男人才是家庭裡面婆媳關係最好的調和劑,畢竟婆婆和媳婦都是因為男人才認識並且成為一家人的。每次媳婦和婆婆有矛盾的時候,男人應該起到一個很好地勸說作用,站在理,合理的去調解,想想自己的媳婦一個人嫁到這個家,除了他,再無依靠。千萬不能說故意去偏袒自己的媽媽而不顧妻子,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