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给我推荐一本您最喜欢的书吗?鄙人肯定会看的?

刘红


我说中国最有价值的书是老子的《道德经》,可能会有人怀疑。为什么不是孔子的《论语》,不是四大名著,不是尼采的《道德谱系学》,不是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所有被誉为经典的书都是值得推荐和认真品读的,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峰,都是人类的共同精神食粮。但是,一本书好不好,价值高低,影响大小,要从各方面综合评价,比如大部分的书籍限于领域,有的书限于地域,有的限于某方面的特定读者群,而《道德经》是一本含盖万有的综合教科书,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纪晓岚语)。

就拿欧洲来说,欧洲人骨子里流淌着一种欧洲中心论的血液,对以中国等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思想文化有着一种天然的蔑视,但唯独对《道德经》例外。我们拿欧美国家和日本人为例,列举几个科学界、哲学界、文化界、政界的代表人物对《道德经》的评价,来看看《道德经》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先举几个诺奖获得者的评价

英国生物学家、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说:“道家思想是一切科学思想的基础”。

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说:“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能。”

两次诺奖得主李约瑟博士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说:“老子是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并批判今天人类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体人类的最终命运。”

欧洲学者普利高津说:“道家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完满三个层面上,对我们这个时代都有新启蒙思想的性质。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愈来愈清楚地展现在人类的面前。”

再以哲学界翘楚为例

德国是哲学的国度,是一个盛产哲学家的国家,我们熟知的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尼采、叔本华等等,哪一个都是学界坐标式人物,看看他们是怎么评价老子及其《道德经》的。

黑格尔,他的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

黑格尔把老子与孔子并列评价:孔子是世间的智者,而老子和他的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

谢林:老子哲学是“真正思辨的”,他“完全地和普遍地深入到了存在的最深层”。

尼采:《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伯特·曼纽什把老子、庄子这对师徒与西方哲学教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相提并论:柏拉图和老子,亚里士多德和庄子,是这个世界的精神孕育者。

最具颠覆性的评价

美国科学家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中说:我们可以焚烧人类所有的书籍,而保留一部《道德经》(包括他的世界文明史)。

美国学者蒲克明说:当人类和为一家时,《道德经》将是每个家庭必备之书。

再看看其他名流的评价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我受中国的孔孟思想影响大些,而受老子思想影响巨大。

德国诗人柯拉邦德崇拜道家思想,号召欧洲人争做“欧洲的中国人”。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每个德国家庭都要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

孔子是中国的圣人,他增数次问道于老子,他对弟子们说:老子“其犹龙耶”。

汉代历史学家班固:道家……此君王南面之术也。

几句题外话

有人习惯于将学术意识形态化,将西方推崇老子理解为某种阴谋论,这实在是不靠谱。

以美国为例,美国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标志着一个新的国家正式成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还是一个藉藉无名之辈。而早期的西方哲学家们对中国文化做出评价的时候,美国尚未出生,或者尚处婴幼期,比如德国哲学家谢林1775出生,他在评价老子时,大约在1817年,美国南北战争还没开始,他有机会和能力对别的国家实施阴谋吗?

文化侵略,通常被理解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其他国家或民族进行的思想文化改造,以达到征服的目的,但至今,关于这个词的概念依然没能成为普世认同,精神文化是一个各民族共通的文化产品,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

但当一个文化产品被世人推崇的时候,一定会自然流动的,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2016年,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报道,《道德经》在西方的销量首次超过《圣经》,位居世界各国经典之首,这个事实说明,不加行政干预情况下的读者认可,正是《道德经》强大生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再一次证明。还是相信前苏联著名汉学家李谢维奇说的话:老子没有地域限制,他是国际的,他的思想属于全人类。

不能以某一地区、某个群体的热度来衡量一个人或一部书的全部影响力,更不能动辄上升到意识形态,给涂上“颜色革命”的标签。


德国哲学家谢林(1775.1.27.—1854.8.20日)

小结

上述所举世界各国对老子及其《道德经》的评价,是全部评价的冰山之一角,网上随时点击,俯拾皆是。但一斑窥豹,足见《道德经》地位之尊,影响之大。所以,《道德经》是一本值得一看,并且可以终身伴随的好书。就像马云,他的包里经常更换其他书籍,唯有《道德经》永远不换。


问道黄老


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

豆瓣上几个版本的简介我都觉得不准确,书本里主人公和那个少女的情感还没到情侣那一步,但深刻和值得回忆是肯定的。

倒不如这么写简介:

“我”在酒吧捡到一个醉倒的少女,在她的家中度过了醉意朦胧的一夜。共同分享了十八天的时光与故事,结束得又似没头没脑,又似包含无限。“我”只有独自悄坐海边,谛听夏风轻吟。

这本书越往后面读越有意思。显然是和冯唐那本《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有很大区别的,冯唐想在十七八岁的秋水身上塞进尽可能多的故事,而村上春树就显得很克制,这克制不但没有降低可读性,还让故事更具吸引力,就算是讲“我”住过的城市,讲以前的故事,也都是惜字如金。而读“十八岁”的时候越来越没耐心,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理不清头绪。不是说“十八岁”就不好,只是一个更喜欢哪种风格的问题。

或者说,《且听风吟》这部村上春树的成名作,很对这个年纪和经历的我的胃口,一个晚自习用躺着趴着的姿势就看完了,七万字的小说,很容易咽下,留出时间反刍。

十八天,可以认识一个人,接近成为情侣,让他或她住进记忆里。

但十八天不止包括这些,七万字的小说里,作者还勾勒出“鼠”的形象,一个很像主人公分身的人,作为不容忽视的线索贯穿始终。“我”回忆了三任前女友,读了好几本书,也喝了很多啤酒,啤酒,这个浇灌了一整个夏天的饮品,时而苦涩时而醇厚甜美。

很是喜欢作者在书里插入的那些生活片段。听《加利福尼亚少女》,穿N.E.B广播电台的T恤去买唱片,独自喝啤酒,以及一个人坐在石阶上眼望大海。

忍不住摘录小说的结尾,可以说是最喜欢的一节。

那位左手只有4个手指的女孩,我再也未曾见过。冬天我回来时,她已辞去唱片店的工作,宿舍也退了,在人的洪流与时间的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等到夏天回去,我便经常走那条同她一起走过的路,坐在仓库石阶上一个人眼望大海。想哭的时候却偏偏出不来眼泪,每每如此。

《加利福尼亚少女》那张唱片,依然呆在我唱片架的尽头。每当夏日来临我都抽出倾听几次。而后一面想加利福尼亚一面喝啤酒。

唱片架旁边是一张桌子,上方悬挂着干得如木乃伊的草块——从牛胃里取出的草。

死去的法文专业女孩的照片,在搬家中丢失了。

沙滩男孩乐队时隔好久后推出了新唱片。

假如出色的少女全都是

加利福尼亚州的……

又一个夏天就要开始了,去年夏天和前年夏天的故事我都还记得,一时半会也忘不了,想听海风唱唱歌。


小九的书影音


我给你推荐方方的《桃花灿烂》,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看过这本书,然后推荐给我的同桌,我的同桌看完之后泪流满面。

然后我又把它推荐给我同宿舍的女孩,然后宿舍的女孩听我讲完之后都纷纷的去看这本书,宿舍总共五个人,每个人都看了一遍,看完之后我们就在宿舍里讨论,这种纠葛的情感让人窒息,为粞和星子。

为粞的无奈,娶了自己不喜欢的人,看到最后粞得了癌症,最后粞和母亲相依为命,星子最后和粞有情人终于在一起了,我认为是非常不错的小说,希望你能够看一下。






暖暖的马老师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用了五天时间读完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刚好看到你的问题!推荐一下给你!为什么要推荐这是我的理由:

书中杨绛先生说:”我们仨人就此失散了,就这样轻易的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守,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她的女儿走了,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爱人也走了,这世间究竟还有什么值得让她去留恋!不到两年时间,痛失至亲至爱的两个人,她此刻的心情是有多难多么的痛才可以写出这样的话来?

内心早已肝肠寸断,确还要极力克制的表达里,我体会到了,人生最深的那种悲!

为什么要读《我们仨》,因为还能至亲绕骨相守的时候。还能和至亲相濡以沫的时候,我们总是以为会有永远。通过读它,会对别人痛苦有同理心,会教会我们面死而生,过得更清醒,应该珍惜当下更审慎!

还有他们三人之间逗趣,生活中小幽默,生活中点滴,看似平平淡淡!但是确实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真真实实的写照!





行走的文人墨客


一般人看书,如果不是读着眼前一亮的那种,很难持续地读下去,所以我就推荐我个人觉得醍醐灌顶的一本书——《王阳明心学》(王觉仁著)。该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阳明心学的传世典籍《传习录》,深入浅出地阐释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理念,旨在让今天的读者轻松领悟阳明心学的神奇智慧精髓,修炼内心强大的自己,开启与生俱来的正能量,获得幸福完美的人生。总得来说,该书与我个人的认知体系和价值观完全相符,也可以说是我本人致力奉行的圭臬,因而于此推荐,旨在与同道者并行精进。


人间见闻


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该书一直广受关注,引人深思,震撼灵魂。主人公丁元英抛出文化属性概念,以之解释现实和应对现实,给人提供认识人性和社会的钥匙。丁元英力主思考觉悟是生存的法宝,引导芮小丹觉悟人生,只要不是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到,只有觉到悟到的,才是自己的,我能做到的才是自己的。书中人物对话适合当下社会现状,引导人们面对现实,正视本原,独立思考,抓住机遇,独立奋斗。


用心行意生活


推荐《道德经》给你,你人生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它汇聚了人类智慧的结晶,《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评论《道德经》改变了其人生,此书是他的生命之书。



风调7雨顺


答:我推荐给你《瓦尔登湖》他是美国的哲学家说罗的巨著,作者梭罗,受东方哲学影响深远,他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无论你是否研究哲学在生活里面读他的这篇散文著作,会让你发现新大陆找回那些世界的主宰。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开始一种新的严肃生活,让精神来拯救肉体,以日益尊重的态度来对待自己。”

希望你能喜欢!



阿渡冥想课堂之读书


推荐一本我珍藏多年的书《酥油》,作者是江觉迟。

这是一本三十万字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汉族女子梅朵入藏支教,她克服许多困难,慢慢从一个地地道道的汉家女子成为一个酥油女子,习惯了高原缺氧,学会了喝酥油茶,适应了嚼干巴巴的裹着毛发的风干牛肉……

令梅朵逐渐习惯高原生活的还是这里的人,有那些可爱,向往着学习的孩子们。在地广人稀的藏地深处,孩子们如野花一般散落在草原上,他们的家长通常不会让孩子们读太多书,因此梅朵需要穿过森林,越过山丘,因此梅朵只能一个一个到草原上去找这些孩子,劝他们的家长,再想办法凑齐课桌椅。

除了孩子们,梅朵也在这片世外桃源收获了爱情,她认识了藏族青年月光,月光也是她在这片土地上撒下自己热情的动力之一,在爱情与信仰如何平衡呢,您不妨亲自去看看吧

这本书中最令我动容之处还有藏区人民的信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或许信仰仅仅只是一个词语,而对有些人来说,它代表着灵魂,为了维护它,甚至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些震撼人心的场景或许要您亲自去看一看《酥油》,或是亲眼见到这样的场景方能感受了!


一只蓝胖子jing


一个在礼教森严的清朝,对自己妻子说出:“来世你当男人,我当女人,跟随你。”这样有违三纲五常的话,可见作者也是极其有思想的人。

分享一本作者很有个性,高调秀恩爱,蔑视科举功名思想超前的清代才子沈复的书。大家一定听过沧浪亭吧,沧浪亭就是他的书斋名哦。因为本人是学古典文学的,所以先为您推荐古典文学作品。

  • 沈复的《浮生六记》值得一读。沈复和他妻子的爱情故事最令人动容,他曾对妻子说“来生卿为男子,我为女子相从”试想在以夫为天的古代,丈夫竟然愿意成全自己的妻子,如此敬爱妻子的赤子文人,他的书一定值得一看。
  • 《浮生六记》虽然是文言文,但基本上通俗易懂。“浮生”此名出自李白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六记很显然是写了六部分内容,串联起了作者的一生

  • 卷一 《闺房记乐》这一部分就是讲他和妻子的爱情故事,有种静日玉生烟的美,温暖却又透露出一点凄凉。

卷二 《闲情记趣》这部分相信很多80/90后小伙伴初中课本学过《童稚》:里面讲到儿时乐事,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把蚊子捉进帐篷里模仿群鹤跳舞。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你都可以去看哦,很有童年的乐趣的。

卷三 《坎坷记愁》

卷四 《浪游记快》

卷五 《中山记历》

卷六 《养生记道》

后面几部分是他人生的艰苦经历,以及他流浪的过程。后面还有养生知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