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上网课,你怎么看?

小眼瞧世界


我为这些学校在教育细节上的用心点赞,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人做出的举动。

学校要求学生上网课穿上校服,其实就是向学生传达一种信息,虽然现在非常时期是在家里学习,但同学们要像在学校学习一样,不仅在学习上要主动自觉,就是在行为习惯上也要像在学校一样。

前几天还看到一所学校在上网课时在网上升国旗,学生在家也要出操。

在我看来,这些学校能想到这些,那就说明这些学校老师,特别是校长有在从小从细都不忘教育学生的意识。

很多人总把学校一些注重细节的教育看成形式主义,看成小题大作。殊不知教育就是一个细活慢活,教育落实在细微处,教育就需要仪式感,教育本就应突破校园范畴处处不在。

可惜的是,真正这样有心的教育人并不多。真正静心全心做教育才是教育应该有的样子。


轻风教育


一些学校要求学生在家穿校服上网课,有人认为形式主义害死人!我反而认为这是值得肯定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我身边,还就有孩子在家穿校服上网课。开始,我很好奇。既然在家上课,为什么要拘泥于形式?这个孩子的回答让我耳目一新。

她说,既然是上课,就要有在学校正式上课的状态。她们班的孩子大多自发穿校服,严格按照学校作息时间。课间休息时间,即使上卫生间都是小跑去的;眼保健操丝毫不马虎;课后作业按时、高质量的完成。

在成人世界里,我们反对形式主义。在孩子的世界里,这种做事规范的仪式感还是要有的。

试想,如果大多数孩子在家上网课如此自律,我们家长还会抱怨孩子难管吗?

无规矩不成方圆。即使孩子在家上课,必要的规矩还是要有的。比如,按时起床,严格完成老师布置的早读任务,按时进入直播间,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按时完成作业等,课后及时预习与复习等。

当然,在这里并不是提倡所有的学校都去模仿,但是,必要的规矩是必须要有的!

我是清扬,中学教师,家有学童,喜欢聊一点教育话题。如果您也喜欢,欢迎关注我!


清扬教育说


我家孩子才开始上网课是睡衣加拖鞋的标配(好在不是在被窝里面对着手机[捂脸][捂脸]),被我训一顿。这是上学,就要有一个上学的样子,把散漫,懒惰都统统收起来!在学校的学生会这个样子吗?

孩子是六点起床早读,要在六点半前打卡到群里,否则老师视为迟到。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这四门是重点,差不多天天都有作业,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坑人的年年换教材[捂脸]),这些轮流上阵,背诵、默写、做习题,孩子累,老师也心烦,但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你可以偷懒,但别家的孩子不会,不想被拉开距离就得跟得上节奏。中考、高考可没有那么多的理由!

今年情况特殊,孩子从年三十开始就猫在家里,到现在已经快一个月,过年的新衣没有出去秀就在洗衣机里被洗了几次,心烦气躁得自己主动穿学生服,[捂脸]咱啥也不敢说,也不敢问,天天好吃的供应着(还好节前有囤货)。

穿什么衣服是一个形式,主要是想把孩子的心给收回来。不只是孩子,家长也得收心,睡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的时候快结束了,到时候我们会很快忙碌起来的(我天天看着我的工装,无比怀念穿着它们时的日子)。

厄运退好运来,2020我们会好起来的![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星茉兰


穿着校服上网课

我看纯属是闲的

权力任性没人管

形式主义把人烦

竟然真有这样的学校?

昨天还真有个学生问我,老师,上网课用不用穿校服?当时把我笑喷了☺,我说:“你是不是学傻了?平常不是最不愿意穿校服吗?只要不光膀子,穿啥都行!”

到网上一看,还真有一所,石家庄一中。根据老师介绍。为了增强上课正式感,提升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河北石家庄一中要求老师着正装,学生穿校服。

和小学“云开学”有一拼

前两天新闻上说,有的小学搞“云开学”,学生对着屏幕。孩子们早早起床整理好仪容仪表,身着干净的校服,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在升旗仪式环节,孩子们面向电视或电脑屏幕上的五星红旗,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高唱国歌,少先队员规范行礼。

小学是为了培养孩子心系家国、肩负使命的爱国主义情怀。

形式大于内容,权力又在任性

难道穿校服能提高你的成绩吗?

你在学校天天穿也没提高,

穿校服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提高集体责任感?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知道学习的学生就是衣不蔽体他也会悬梁刺股,那些纨绔子弟纵然是龙袍加身难寒窗苦读,作为一个学校,必须要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学生最反感的?

总是搞一些形式主义,假把式,久而久之学生厌烦,老师遭罪。

莫不如把时间多用在研究学生成绩如何提高?如何让老师工作更有积极性,提高老师的幸福感,吸引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能力上来!


宇宙最好老师


有人认为学生上网课穿校服,教师穿正装,这是形式主义。

对于这件事情,我个人并不这么看。我反倒认为这样做很有必要。

要知道,这段时间孩子在家中的状态有多么的懒散、消沉和随便。有些孩子几乎连脸都不洗,牙都不刷,头都不梳,就情愿不情愿的去听网课。

那种状态,那种样子,你能想象来听课的效果和结果。

还有一些孩子躺在床上,睡在被窝里拿着手机上网课。你觉得这种状况能行吗?

当然,对于老师也是一样的。

一个寒假让人的惰性又滋生了不少,随意,松散,自由,散漫,成了一种生活的状态和常态。

有一些老师给孩子上网课关闭摄像头。原因是自己连脸还没洗,头还没梳呢,衣服还穿得不够整齐呢,这种样子如何能把课上好?

所以说,要求上网课,学生穿校服,老师穿正装,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1)这是一个基本的礼仪和态度,衣服本身并不能决定什么,但衣服能影响人的心理和态度。学生穿上校服 教师着正装,这就显得特别的正式、正规,也比较严肃,从而无形之中就能够约束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2)穿上校服和正装上网课,本身就有一种庄重感和仪式感,使老师和学生能够自觉不自觉地认真对待网络教学和学习。

(3)穿着校服和正装上网课,也有一种自觉不自觉的归属感。

(4)学生穿校服,教师着正装上网课,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消除和防止在家期间的懒散、散漫和随便等不良的现象和问题。

因此上,我个人是比较赞同这样的做法,我认为利大于弊。


教育探微


解决教学问题,这是校服应该做的事吗?何其无辜。

校服的作用是什么

  1. 便于学校管理。

  2. 提升集体荣誉感。

  3. 避免攀比。
  4. 社会关注和保护。

可以看到,校服的本质是约束。没有证据表明,校服能极大的促进学习效果。

在家上网课,能穿拖鞋吗

如果学校要求在家穿校服上网课,那我想问一问,拖鞋能穿不?拖鞋配校服,好像态度不端正啊,但是,家里穿运动鞋也是怪怪的。

穿校服上网课,有说形式主义的,有说态度塑造的,其实,在家穿不穿校服,是学生的自由,学校哪怕说了只是建议,但只要稍微露点意思出来,家长就明白要照做了。

学习既然不分高低贵贱,那也是不分场合的。即使对礼仪、制服有极端要求的伊顿公学,在校园里也有无制服日,哪怕天性解放得辣眼睛。在家上网课,不是常态,跟穿校服没有必然的联系,怎么舒适这么来。不是所有的学生都爱校服的,很多校服真的不好看。


网课的吸引力,才是重点

对很多学生来说,上网课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从线下走到线上,角色的转变,都是新鲜的。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挖掘新鲜事物的趣味性和弥补不足。保持学生尝新鲜的劲头,让网上课堂有趣有效,这才是要关注的重点。

教学要循循善诱,如果有足够的吸引力,学生的态度自然会端正。

结束语

在家懒散,主要是家庭教育问题,校服不背锅;上网课不用心,主要是课程吸引力的问题,校服也别背锅。

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真正懂得校服的珍贵,是步入社会多年,唱着“怀念我们的青春啊”的时候。


渔火漫天


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孩子在家的状态:

每天早上睡到8点多甚至9点起床,洗漱一下吃饭,然后写作业,阅读,休息的话就是看电视,做手工,看似很充实,实际上很枯燥,孩子每过一会儿就过来找我一次问道:“我该干什么呢?”,就这样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以后睡觉。

我相信这是大多数有孩子上学的家庭的现状,太枯燥乏味了,虽然有课作息时间表,但是一切都显得那么随意和枯燥,时间每向后推迟一天,孩子的状态就会变得差一点。于是,我不得不想办法给孩子做心理疏导,让他找回该有的活力与生机。

1、每天早上开始学习前戴上红领巾,对着电视上的升国旗视频唱国歌,让他感受到学校的气氛。

2、上午和下午的网课学习期间,穿上校服,不允许穿睡衣学习,让孩子真正进入学习状态。

3、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全部限时完成交给我批改和签字,错误的地方孩子需要进行订正和记录。

通过这几个措施,孩子的状态明显有所好转,时间一到就会主动去戴上红领巾,穿上校服,不仅仅让他自己感受到活力,让家里也充满了生机,这就是我理解的穿校服最大的意义。

所以,穿校服上网课并非是坏事,而且这个条件也很容易达到,特殊时期我们最需要的就是统一指挥,步调一致。明明是一件很容易办到的事情,就没有必要钻牛角尖抬杠了,这是毫无意义的。穿上校服,让孩子进入学习的状态,认清自己学生的身份,一切都会变得更加有活力。

我支持这样做,你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美蛙英语


想起一个著名案例,或许可以佐证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上网课多么必要。

个青年接到美国微软公司电话。

美国与中国因为时差的问题,微软公司总部打来电话的时间正是中国应聘者脱衣上床休息的时间。

这位青年以迅雷不及掩的速度穿好西装,打好领带,穿上皮鞋,接听了美国微软的电话。

事后,青年的母亲问孩子:“电话那头的人也不知道你是否西装革履,何必多此一举呢?”

青年回答说:“虽然他不知道我状态,但是我知道,如果我倚靠在床上那么就会显得松散,并且对他人也是不尊重。”


这位青年的回答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仪式感才是最重要的,它可以让我们认真、严谨、负责任。

<strong>


青衫李探花


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需要必要的仪式感,但不能矫枉过正。

通过这次疫情,我想全国上下无论男女老幼,对于我们这个国家的热爱会更加的深厚,看着那些一线的医务人员的出征仪式,心中的敬佩之情会油然而生,看着他们签下的生死状,从心里觉得那不是简单的仪式,那是庄严的宣誓。

我想,在危难的时刻,如果电视里或是网上播放国歌,播放歌唱祖国,那么心中的爱国热情会让我们热泪盈框,就像钟南山之前说的,在武汉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他听到小区里的人集体唱国歌,他也不自觉的留下眼泪,这或许也是一种仪式感,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越是危难的时刻,越是能够团结到一起,心聚到一起。

对于学校要求穿校服上课,个人觉得还是有必要的,但是可以适当的变下方式,不一定要穿校服,但必须像平时上学一样穿符合要求的衣服。要不然在家里,穿睡衣在学习,总感觉少点什么,在这样随意的情况下,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的。

这样的措施,其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们从懒散的状态中调整回来,为接下来的返校学习打下基础,要不等到真正开学了,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调整,等到调整好了,可能学期都结束了,所以,还是鼓励学校在安排网上学习的时候,对学生不仅要有学习任务的要求,对于日常的一些常规细节也要有要求,保证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且保证教学的效果。


萌卉妈


河北石家庄一中小学要求学生“穿校服上网课”的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之声;但是,当大多数人反对这种“穿校服上网课”的方式,我却表示理解、支持这种做法!


为何人们会反对“穿校服上网课”?

近日,河北石家庄一中要求“学生穿校服”“老师着正装”进行教学,称这样能够提高专注度,同时提高荣誉感。该消息一经曝光,立刻引起了网络上反对的声音。

批评者反对的主要理由有:

1.“形式主义”,上不上课跟穿不穿校服,没有本质联系;强迫要求学生“穿校服”上课,给谁看呢?这是“形式主义”的表现;

2.“脱离实际”,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上网课”,请问如何监督?有的学生没来得及准备,有的学生就算准备了他也不愿意穿,对于那些“不穿校服”的学生,根本就无法监管。

所以,很多家长、网友,都反对这种“穿校服上网课”的形式主义做法。

然而,很多家长所不知道的是,“穿校服上网课”背后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

“穿校服上网课”竟然还能体现一种教育理念?不错!它体现了以下理念:

1.“学习”都需要“仪式感”。

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网络学习,都需要一种“仪式感”,只有这种“仪式感”,才能够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穿校服”它的确是一种形式,但是这个形式是为了“学习”这个内容服务的。有了这个形式,学生才会做思想上、行动上明白自己是在完成“学习”这件事,而不是做其他事情。

作为家长,不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反对学校的这种做法,应该带头服从学校的安排,监管学生的任务。如果一个家长就不断地、强烈地反对学校的这些要求,那么学生必定不会服从学校的安排和要求了。这样的话,就会起到一个负面的作用了。

2.“认真”是一种能力。

在给学生家长进行交流的时候,一个家长跟我说,“他现在根本就不受我管了,我简直没办法跟他沟通!”我知道这个家长,他望子成龙,迫切地希望孩子考上一个好的本科院校。但是他的做法有点急,教育孩子时常常就是一顿呼喊、打骂。没事儿的时候自己就去打牌,玩耍。

你说家长这样做,孩子能听他的吗?孩子的成绩可能会好吗?现在的家长一提到辅导学生就说“赶快去做作业”“今天必须做完”,而自己却到处玩耍。连家长自己都不“认真”对待,学生能“认真”对待吗?

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家长就必须“认真辅导”,哪怕你是一句话也不说,就在旁边坐着陪伴他、安抚他,效果都会比“打骂”的方式更好。

所以,家长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孩子“认真”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最好是从小开始培养,长大以后才会少费心血。

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态度!

“穿校服”这件事,本身并没有多大难度,它就考验着一个人的态度是否端正,做事是否认真。

如果你把它当成一个必须要完成的“重大事件”,那么它就不是形式主义的东西,它是对塑造学习仪式感有着重大帮助的方法;

如果你把它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甚至滑稽可笑的东西,那么它就不会对学生学习产生任何一点好处。相反,还会带来很多麻烦。

结束语:

“池水越搅越浑,真理越辨越明”,像这种问题,我们只需冷静下来,仔细辩识一下它背后的本质,就知道该怎么面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