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27年,廚師瑪麗,用個人經歷闡釋公共衛生

隔離,無疑是近期焦點。有人因為發燒,有人因為去過某地,或者與朋友吃過飯,就被隔離啦。或許很多人不理解,得病已經感覺冤屈,甚至只是懷疑可能得病,就逮起來,合適嗎?有啥根據呢?14天呢,哪也不能去,會弄出精神症狀嗎?好吧,咱們結合概念和經典個案,說說這事兒。

隔離27年,廚師瑪麗,用個人經歷闡釋公共衛生

隔離,英文是isolation,分為2種,傳染病隔離和保護性隔離。傳染病隔離,是將處於傳染期的病患,以及疑似病人,安置在指定的地方,避免與他人接觸。目的是縮小傳染範圍,減少疾病的傳播機會。保護性隔離,針對的是免疫功能特別低下的易感者,比如剛剛接受器官移植的人,置於相對無菌的環境,免受感染。還有1種特別的隔離措施,居家隔離,針對的是病情輕微者,不用住院治療,在家庭內按醫學指導進行隔離。隔離的措施,也有不同的分類,比如嚴密隔離;呼吸道隔離;消化道隔離;接觸隔離;昆蟲隔離;保護性隔離;血液或體液隔離等。採取什麼樣的隔離措施,要考慮疾病的傳染性強度,也要考慮醫療資源情況。隔離的時間,通常按最長傳染期來制定,比如,這次預防新冠肺炎,是按最長潛伏期14天來計算的。在公共衛生史上,經典的隔離個案是傷寒瑪麗,她去世多年後,仍被人們念念不忘,而且成為漫畫的主角,再度揚名天下。

隔離27年,廚師瑪麗,用個人經歷闡釋公共衛生

瑪麗出生於愛爾蘭,15歲時漂洋過海來到美利堅合眾國。據見過瑪麗的人說,這姑娘秀氣聰明,勤快好學,到美國不久後,就從女傭升職為廚師。瑪麗廚藝高超,但脾氣火爆,她不願被人指點,也不愛洗手,憑什麼呢?又沒有發護膚勞保用品,手洗壞了找誰?瑪麗的這2個缺點,讓她攤上了大事兒。

隔離27年,廚師瑪麗,用個人經歷闡釋公共衛生

悲劇開始於1906年的夏天。瑪麗受僱於銀行家華倫,沒多久,老闆家的千金得了傷寒;隨後,老闆娘、另1位千金、2個女傭、1個園丁,1幢大宅子內的11個人中,有6個被傷寒擊倒。華倫找到專家索柏求助,結果發現,瑪麗在7年中換過7次工作,每次都給僱主家招來傷寒,已經有22人感染,其中1人死亡。專家索柏找到瑪麗,希望她配合,採點糞便和血液樣本。瑪麗是誰啊,廚藝精脾氣爆的愛爾蘭小姐,一聽就炸啦。想找事兒?擦亮您的合金眼,瞧瞧姐們這健康的身材。瑪麗小姐抄起廚房的大杈,刺向專家索柏的喉嚨,將索要糞便和血液的專家趕出了大宅門。

隔離27年,廚師瑪麗,用個人經歷闡釋公共衛生

專家索柏,想不通喔,有辱斯文呢。回去就找當衛生官的哥們告狀。衛生官找到瑪麗,好言相勸,希望瑪麗配合。瑪麗是誰啊,廚藝精脾氣爆的愛蘭爾小姐,火氣還沒消呢。滾,像皮球那樣,能滾多遠,速速滾多遠,閃出本小姐的視線,當心大杈伺候。衛生官雖然不是城管大爺,但是,人家也是有兄弟的。不一會兒,就招來1輛救護車,車下跳下5個帶著工具的壯漢,將瑪麗從廚房拖出來扔上車,送到了醫院。檢查,確診,然後被送到1個小島上的傳染病院。瑪麗不服啊,這咋能服呢?人家廚藝高超啊,權力被侵犯啊。1909年,瑪麗的遭遇登上了報紙,並在公眾的注視下,鬧上法庭。最終和解,取消隔離,但不能再做廚師。瑪麗也從公眾視線中消失。

隔離27年,廚師瑪麗,用個人經歷闡釋公共衛生

時間過得挺快,轉眼已是1915年,紐約的1家婦產科醫院,有25人感染傷寒,其中2人死亡。專家索柏在巡視現場時,突然感覺瑪麗的那雙愛爾蘭人的綠色大眼睛正盯著自己。查,直覺沒錯,醫院的廚師,正是改名為布朗夫人的瑪麗。關,再次被送到小島上的傳染病院。經調查,瑪麗自1910年被放出後,就一直換著名做廚師。瑪麗愛廚藝,廚藝高強,掙錢多。關鍵是,瑪麗不是簡單的脾氣爆,而是軸,從不絕不以及永不相信自己有傷寒病。瑪麗廚藝高強,不愁試工。但是,瑪麗在哪兒當廚師,那裡就有傷寒;有人去報告衛生官,官爺們還沒到,瑪麗又到了另外1家。憑手藝,闖天下。

隔離27年,廚師瑪麗,用個人經歷闡釋公共衛生

瑪麗於1938年去世,她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也是戰鬥的一生,與廚藝相伴,與衛生官戰鬥。在瑪麗69歲的生命中,有27年因傷寒而被隔離,初步統計,共造成52例傷寒傳播,其中7例死亡。瑪麗始終覺得自己被迫害,因為她的確感覺身體挺健康。只不過,她去世後,屍檢發現,她的膽囊中藏著許多傷寒桿菌。瑪麗的經歷,帶出了1個經典的名稱,傷寒瑪麗,形容患有傳染病或是頻繁跳槽的人。1988年,傷寒瑪麗藉著漫畫《超膽俠》再度驚豔面世,成為經典的超級反派形象。同時,傷寒瑪麗的經歷,也是公共衛生史上的典型個案,促使人們思考,面對傳染病時,個人權利與公眾利益的界線在哪裡?如何權衡?對待可疑的傳染源,誰有權,用什麼樣的方式,限制其自由?需要給予什麼樣的關照或者補償?別人的故事,會不會成為自己的切身經歷?如果故事在自己身上重演,應該用什麼的態度和行動去應對?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清雲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