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是一部史学著作吗?

骑蜗牛走高速


《东周列国志》和《三国演义》一样,是历史演义小说,但是艺术成就和在民间的影响力都不如后者。

作者为明代冯梦龙,清时蔡元放为之编撰,“敷衍不无增添,形容不无润色”。从这点看,《三国演义》也是如此,作者是罗贯中,后来毛宗岗为之增删调整。

但是,《三国演义》整部书的风格是高度统一的,《东周列国志》却不是。

该书一到八十三回是写春秋故事,主要人物的形象虽然也鲜明,但视角更多是在诸侯国之间切换,大致顺序是郑——齐——晋、楚、秦——吴、越,中间穿插卫、宋、鲁等国。

八十四到一百零八回是写战国故事(赵襄子和孔子其实是同时代人,但作为三家分晋的奠基者,把他的故事算出战国时代)。

此时不再和前面那样一段一段的讲某个国家的故事,而是几乎完全以人物为中心来叙事。

主要有赵襄子/豫让——孙膑/庞涓——苏秦/张仪——范雎/白起——吕不韦/秦王/荆轲,中间还穿插乐羊、吴起、商鞅、赵武灵王、蔺相如、廉颇、战国四公子等。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

因为和《三国演义》主要参照《三国志》不同,《东周列国志》参照的史书不指一本。春秋部分主要参照《左传》和《国语》,当然是以诸侯国视角为主。战国部分主要参照《战国策》和《史记》,尤其是《史记》,是列传体,就变成以人物视角为主了。


庄苏谷


《东周列国志》是一部历史演义类的小说。是明清古白话文小说之一,作者是明末的冯梦龙。时间跨度较长,从西周时期(周宣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春秋战国时期”,共五百年的时间。

这一段的历史复杂多变,所以冯梦龙是把《左转》,《国语》,《战国策》和《史记》中的一些人物和故事串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多彩,结构庞杂的历史演义。

重点突出了这段时期的“乱”,比如父子相残,兄弟相残,各种乱伦事件,总之就是为了反应这个乱世。这个乱世有着太多的不像君王的“君”和太多的贪赃枉法的贪官污吏,而这么乱的一个社会,分久必合,所以才有了秦国的崛起,秦王嬴政带领一帮强臣武将用十几年的时间迅速荡平海内,统一六国。

东周列国里,不仅仅是昏聩的国君和卖国求荣的贪官,还有更多的雄才大略霸主,也有数以百计的强臣能臣,他们或变法强国,或征战沙场,或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更多的谋国之君臣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强权角逐的国家统一画面。


生涯教育文史读书士子


你好,我是国风!

东周列国志是一部不错的小说,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学史上有四大名著。但是如果非在中国文学史上排出第五大名著的话。我认为就排的着东周列国志了。

我个人对于古典文学的阅读次数。读得最多的是红楼梦,前前后后看过三五十遍。然后就是三国演义看过十几遍。西游记和水浒传各看了一遍。东周列国志看了四五遍。史记读过一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看了一遍。文学上的论语,古文观止,唐诗宋词等浏览了一些,未看全。

所以我对东周列国志还是比较偏爱的,认为它是一部不错的小说。它应该算是一部史学巨著吧!描写了东周王权旁落开始一直到秦统一六国500多年间各国诸侯争权夺利,风生水起的故事。其精彩程度不亚于三国演义,绝对算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上好作品!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国风1974


《东周列国志》叙述春秋战国五百年间的历史故事。它将分散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按照时间的先后串联起来,熔铸成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全书108回,前83回写春秋五霸,后25回写战国七雄。小说叙写周幽王残暴无道,引起西戎之乱。周平王东迁洛邑,从此周王室逐渐衰弱,诸侯国互相兼并,互相争霸。在诸侯国内部,大夫的势力也越来越大,他们之间也互相兼并,致使有的诸侯国为大夫所瓜分。接着出现了七雄并峙的局面,各国征战不断。其间谋臣摇唇鼓舌,武将东征西讨,天下多事。最终秦王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其中包括许多历史故事,如:烽火戏诸侯、曹刿论战、弦高退敌、赵氏孤儿、二桃杀三士、伍子胥过昭关、勾践复国、商鞅变法、西门豹治邺、孙庞斗法、苏秦合纵相六国、屈原投汨罗江、田单复国等。

小说的结构布局主次分明、繁简得当。虽然头绪纷繁,矛盾错综复杂,但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不仅整个历史时代的发展变化得到如实的反映,各诸侯国的发展、变化,各国之间的关系,都条分缕析,写得清清楚楚。小说的故事性很强,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全书的一部分。许多故事描述得引人入胜,如“卫懿公好鹤亡国”、“西门豹乔送河伯妇”、“伍子胥微服过昭关”等等。由于小说反映了五六百年的历史,不可能有贯串始终的人物形象,但在不少篇章里,人物形象描绘得还是相当生动的,如管夷吾的博学奇才、齐小白的王霸之度、鲍叔牙的苦心荐贤等等,又如晋重耳、伍子胥、介子推、孙膑、庞涓、廉颇、蔺相如、文种、范蠡等等,都写得个性分明。

该小说还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有齐桓公那样煊赫一时的霸主、周幽王那样昏庸残暴的国君、管仲那样富有陌略的政治家、孙武那样足智多谋的军事家、廉颇那样勇猛善战的武将、荆轲那样视死如归的义士、苏秦那样能言善辩的说客,也有易牙、竖刁那样阴险奸诈的小人。这些人物,既具有春秋战围时期的时代特征,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又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东周列国志》取得了较高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是除《三国演义》之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该书刊行后流传甚广,影颇大。后世戏剧、影视等多种文体裁以此为素材进行创作,其人物故事等传播甚广。


朱微年


此文为公元975年,南唐后主李煜兵败被俘后所作。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原文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情感分析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李煜的这首词,表达其内心亡国之悲苦,今非昔比之心痛。

后人评价

徐铉:①王以世嫡嗣服,以古道驭民,钦若彝伦,率循先志。奉蒸尝、恭色养,必以孝;事耇老、宾大臣,必以礼。居处服御必以节,言动施舍必以时。至于荷全济之恩,谨藩国之度,勤修九贡,府无虚月,祗奉百役,知无不为。十五年间,天眷弥渥。②精究六经,旁综百氏。常以周孔之道不可暂离,经国化民,发号施令,造次于是,始终不渝。③酷好文辞,多所述作。一游一豫,必以颂宣。载笑载言,不忘经义。洞晓音律,精别雅郑;穷先王制作之意,审风俗淳薄之原,为文论之,以续《乐记》。所著文集三十卷,杂说百篇,味其文、知其道矣。至于弧矢之善,笔札之工,天纵多能,必造精绝。④本以恻隐之性,仍好竺干之教。草木不杀,禽鱼咸遂。赏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过,惟恐其闻。以至法不胜奸,威不克爱。以厌兵之俗当用武之世,孔明罕应变之略,不成近功;偃王躬仁义之行,终于亡国。道有所在,复何愧欤!

郑文宝:①后主奉竺乾之教,多不茹晕,常买禽鱼为放生。②后主天性纯孝,孜孜儒学,虚怀接下,宾对大臣,倾奉中国,惟恐不及。但以著述勤于政事,至于书画皆尽精妙。然颇耽竺乾之教,果于自信,所以奸邪得计。排斥忠谠,土地曰削,贡举不充。越人肆谋,遂为敌国。又求援于北虏行人设谋,兵遂不解矣。

陆游:①后主天资纯孝......专以爱民为急,蠲赋息役,以裕民力。尊事中原,不惮卑屈,境内赖以少安者十有五年。②然酷好浮屠,崇塔庙,度僧尼不可胜算。罢朝辄造佛屋,易服膜拜,以故颇废政事。兵兴之际,降御札移易将帅,大臣无知者。虽仁爱足以感其遗民,而卒不能保社稷。

龙衮:后主自少俊迈,喜肄儒学,工诗,能属文,晓悟音律。姿仪风雅,举止儒措,宛若士人。

陈彭年:(后主煜)幼而好古,为文有汉魏风。

欧阳修: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王世贞:花间犹伤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

胡应麟:后主目重瞳子,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盖温韦虽藻丽,而气颇伤促,意不胜辞。至此君方为当行作家,清便宛转,词家王、孟。

纳兰性德: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王夫之:①(李璟父子)无殃兆民,绝彝伦淫虐之巨惹。②生聚完,文教兴,犹然彼都人士之余风也。

余怀: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主,至有入宋牵机之恨。其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

沈谦:①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②后主疏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南面王。

郭麐: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周济:①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②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周之琦:予谓重光天籁也,恐非人力所及。

陈廷焯:①后主词思路凄惋,词场本色,不及飞卿之厚,自胜牛松卿辈。②余尝谓后主之视飞卿,合而离者也;端己之视飞卿,离而合者也。③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词中正声,而其词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

王鹏运:莲峰居士(李煜)词,超逸绝伦,虚灵在骨。芝兰空谷,未足比其芳华;笙鹤瑶天,讵能方兹清怨?后起之秀,格调气韵之间,或月日至,得十一于千首。若小晏、若徽庙,其殆庶几。断代南流,嗣音阒然,盖间气所钟,以谓词中之大成者,当之无愧色矣。

冯煦:词至南唐,二主作于上,正中和于下,诣微造极,得未曾有。宋初诸家,靡不祖述二主。

王国维:①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②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③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④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⑤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⑥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之作及永叔、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

毛泽东:南唐李后主虽多才多艺,但不抓政治,终于亡国。

柏杨:南唐皇帝李煜先生词学的造诣,空前绝后,用在填词上的精力,远超过用在治国上。[107]

叶嘉莹:李后主的词是他对生活的敏锐而真切的体验,无论是享乐的欢愉,还是悲哀的痛苦,他都全身心的投入其间。我们有的人活过一生,既没有好好的体会过快乐,也没有好好的体验过悲哀,因为他从来没有以全部的心灵感情投注入某一件事,这是人生的遗憾。



郑州贺哥


不是。《东周列国志》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东周列国志》全书共108回。叙述春秋战国五百年间的历史故事。它将分散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按照时间的先后串联起来,熔铸成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小说起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结束,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小说的布局谋篇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每一故事既可独立成篇,又可贯穿一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描写引人入胜。

本书的成书经历了三个阶段。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余邵鱼(字畏斋)撰《列国志传》,分节不分回,共8卷,226节,每节随事立题。内容起于武王伐纣,终于秦统一天下,比较全面地记载了列国故事。
到了明代末年,冯梦龙“本诸左史,旁及诸书”,加以改编,改名为《新列国志》,凡余邵鱼疏忽或遗漏的地方,都根据史书做了订正。篇幅较原书大为扩充;在文字、故事情节、人物描绘等方面也做了许多艺术加工,使原书的艺术水准大大提高。

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对《新列国志》做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读法、详细的评语和简要的注释,改名为《东周列国志》,23卷,108回。现在流行的本子就是蔡元放的整理本,作者定名为冯梦龙、蔡元放。

小说的结构布局主次分明、繁简得当。虽然头绪纷繁,矛盾错综复杂,但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不仅整个历史时代的发展变化得到如实的反映,各诸侯国的发展、变化,各国之间的关系,都条分缕析,写得清清楚楚。小说的故事性很强,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全书的一部分。

小说还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有齐桓公那样煊赫一时的霸主、周幽王那样昏庸残暴的国君、管仲那样富有陌略的政治家、孙武那样足智多谋的军事家、廉颇那样勇猛善战的武将、荆轲那样视死如归的义士、苏秦那样能言善辩的说客,也有易牙、竖刁那样阴险奸诈的小人。这些人物,既具有春秋战围时期的时代特征,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又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东周列国志》取得了较高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是除《三国演义》之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同《三国演义》一样,《东周列国志》是一部小说,不是历史书,该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多有裁剪、虚构,不能当作历史书来读。


沙门岛主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清代蔡元放编订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结束(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小说描写了周幽王凶残无道,周平王东迁,诸侯国争霸,士大夫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形成七雄对峙局面;批判了昏庸愚昧的昏君暴君,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了赏罚分明的王侯和有胆识的将相勇夫。小说的布局谋篇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每一故事既可独立成篇,又可贯穿一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描写引人物。

内容简介

《东周列国志》叙述春秋战国五百年间的历史故事。它将分散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按照时间的先后串联起来,熔铸成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全书108回,前83回写春秋五霸,后25回写战国七雄。小说叙写周幽王残暴无道,引起西戎之乱。周平王东迁洛邑,从此周王室逐渐衰弱,诸侯国互相兼并,互相争霸。在诸侯国内部,大夫的势力也越来越大,他们之间也互相兼并,致使有的诸侯国为大夫所瓜分。接着出现了七雄并峙的局面,各国征战不断。其间谋臣摇唇鼓舌,武将东征西讨,天下多事。最终秦王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其中包括许多历史故事,如:烽火戏诸侯、曹刿论战、弦高退敌、赵氏孤儿、二桃杀三士、伍子胥过昭关、勾践复国、商鞅变法、西门豹治邺、孙庞斗法、苏秦合纵相六国、屈原投汨罗江、田单复国等。








道艺2


《东周列国史》严格意义上只能是一部以历史题材为素材的小说,与《三国演义》的性质相差无几,不能把它描述的历史事件当作史实来考证。在《东周列国志》中,有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描述与真正的史实存在一定的争议。比如勾践雪耻复国后,西施的结局就与其它史料的记载有所不同。《东周列国志》说西施是被越王王后令人缚石沉江的,其它史料则述说不一。有说西施本是范蠡的情人,范蠡在吴国城破后携西施潜逃,也有说当即被勾践赐死或死于乱兵之中的。

《东周列国志》的成书,是冯梦龙根据《史记》、《左传》、《战国策》等史籍经典,以小说笔法将历史人物和事件串编成籍,方便人们阅读的一部史籍小说。但比较《三国演义》而言,《东周列国》虚构的成份要少一些,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叙述描写基本忠实于史实。但其中也掺杂了一些神怪之说,让人觉得不知所以,有读志怪小说之嫌。总之,了解春秋战国历史,从读《东周列国志》开始也是不错的选择。




施东方


不是!

许多版本都明确标注是:古典文学名著!

里面有许多鬼怪传说,还有一些历史事件没有其它史书佐证!


竹书木简


国之瑰宝 圣贤倍出 英雄倍出 的历史阶段 为往圣而继绝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