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粉丝说为什么你不详细回复,因为你不明白这个道理

昨天有一个粉丝说你的回复太简单了,就回复一个谢谢阅读,相信不止一个朋友有这样的感受,有些朋友还可能会觉得难受,觉得被轻视了。

为什么我只回复谢谢阅读,而无法回复其他呢?这里的道理你未必真明白,如果你明白了,你或许就释然了。

我们看到一件事情,文章,观点等等,不管我们给出哪一种解释,都是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而不是这件事情本身。


有些粉丝说为什么你不详细回复,因为你不明白这个道理

比如上图,相信看完之后,每一个人的答案也不会完全相同。

再比如圈中《智囊》第47讲的故事相信各位朋友都不陌生。

那一讲的标题是“姚崇狠毒”,魏知古原来是靠姚崇提拔上去的,后来魏知古在吏部任职时向皇帝汇报了姚崇的儿子们想找他走关系的事件,这件事情唐玄宗知道之后,他第一个反应就是找姚崇谈话。因为姚崇是重臣,所以唐玄宗没有直接问,而是绕着问他孩子的情况。

崇揣知帝意,曰:“臣二子分司东都,其为人多欲而寡慎,是必尝以事干魏知古。” 帝始以崇私其子,或为隐,微以言动之。及闻,乃大喜——《新唐书·列传·卷四十九》

结果被姚崇来了一个绝地反击,魏知古反成了干坏事的了。

这一讲因为标题是“姚崇狠毒”引发了很多人的争议,有同意有反对的,反对声音为主。

反对之人他第一眼看到的是情。知常容又看到什么呢?

有些粉丝说为什么你不详细回复,因为你不明白这个道理

我没有办法一一解释,因为每一个人的观点是固定的,不可能我一回复就改变观点成认同了,而我的观点已经在文章或微头条上呈现了。

朋友们反对意见正常吗?

十分正常。

本来每一个人的看法就是不一样嘛。

我的观点已经很明确了,姚崇狠毒。所以你让我怎么回复呢?

一言二语肯定又回复不了,所以我就在《智囊》第50讲专门又讲到这个问题,同时还写了一篇文章《 》作为回复。

有网友又会问你为什么要回复谢谢阅读呢?

我写的内容就是给人看的,如果我只是写给自己看,那么我应该写在日记本,或者存在自己的电脑上,而不是发在网络上。


有些粉丝说为什么你不详细回复,因为你不明白这个道理

你看完了我的内容,我当然要说谢谢了,因为你完成了我在这里写文章的目的,体现了我在这里的价值,我当然要说谢谢了。

一些网友在底下留言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同时希望我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为什么我给不出?

因为好坏对错,你的标准,我的标准不同。我给出结论,你肯定不服,一来二去很容易吵架了,何苦呢?

一篇好文章就是立体的,可以多角度看,看完所有人都得出同一个答案,那就是一篇失败的文章。

看完的读者有不同声音才是文章的灵魂。

为什么大家看法会不同呢?因为人生无非就一个字“争”,为自己争利益,争生存机会。

当这个自己只包括自己的时候,那就是自私,这是最小的自己,最大的自己就是当这个自己包含天下时,那就是大公。

公和私本质都一样,只是范围不一样。

身为人族,哪怕如老子一般境界,他优先考虑的还是人族,不可能优先考虑其他族类。

有些粉丝说为什么你不详细回复,因为你不明白这个道理

就像你看到一个人被老虎攻击,你又有打老虎的本领,你第一个反应是救人打虎,而不可能会想到说这两个生灵都一样,老虎吃人是天性。

这就是生而为“人”决定的。

每一个人的生存环境不同,身份又不同,又给“自己”加上了一个圈。

比如你的身份是农民,肯定要替农民说话,如果当农民的利受到损害,或即将损害,你肯定会自发加入维护行列。

这是职业的限制。

再比如当作业负担的问题发生变化,年轻人可能没有太大的感触,但是已经为人父母的特别孩子还在读中小学的,肯定会加入维护行列或者关注行列。

这是你的身份限制。

再如老人免费坐捷运的问题,反对的群体中工作的年轻人的比重自然会高于老年人的比重。

一个人的身上何止一个职业一个身份限制呢,还有很多很多。所以当一个人的限制特别多的时候,他的“自己”自然少一些,当一个人突破了这些限制,那么“自己”就大一些。

每一个人的“自己”大小都不一样,所以才有这么多的不同。

有些粉丝说为什么你不详细回复,因为你不明白这个道理

当遇到一些经常活跃的朋友,又很认同我的观点,这样的朋友回复时,有时我会看到他的错误,偶尔会留言作解答,为什么?

因为标准一样,才有对错。

虽然没有回复详细内容,但对每一篇文章底下留言的粉丝,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我心中都是充满感激的。因为说明这篇文章对你有触动。

这也证明了这篇文章的价值,间接证明我在这里的价值。

我在这里的价值体现有两点:1、阅读量,2、留言,转发等互动

有些朋友说你难道不能看淡一些吗?老盯着阅读量,我一般都是无所谓的,难道不能当作是玩的吗?

这就好比你跟一个学生说,你不能看淡一些吗?不要老盯着成绩,天天考不及格有什么关系呢!

做事情就要认真做,做好,这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人生的得失可以看淡,将手头正在做的事情看淡,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想法。

有些粉丝说为什么你不详细回复,因为你不明白这个道理

你为什么让我看淡,不是你错了,而是因为你觉得这个就是玩的,我是把这个当作是一件事情来做,不是玩一下就不玩了的。

这又是一个差别。

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我估计上面的话,每一个人看完又会有不同的解读。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相信看完之后,对这句话应该有了挺深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