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釣到金牌,專家勸其上交,男子一氣之下將其融成金手鐲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今天故事裡的內蒙男子,在釣魚的時候,竟然“釣”到了一枚金牌,經過鑑定,該金牌乃古代文物,正在專家們十分欣喜的時候,男子表示這塊金牌是自己撿到的,不會上交,並且以後要當做傳家寶,為了表達自己的“決心”,他幹了一件偏激的事情。

男子釣到金牌,專家勸其上交,男子一氣之下將其融成金手鐲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話說這天風和日麗,這個內蒙小夥子便出去釣魚了,魚雖然沒釣到,但這塊“金牌”成了他的意外收穫,不過仔細一看,上面還寫了什麼字,小夥子根本看不懂,但不管怎麼樣,它肯定很值錢,於是激動地把“金牌”揣進兜裡,回城了。

他倒也沒急著賣掉“金牌”,想著找個專家鑑定一下它的來頭,這一鑑定可不得了,專家們看到“金牌”的瞬間眼睛就亮了,上面的文字乃遼國文字,目前我國出土的遼國文物可不多,特別是這種上面還帶有文字的。

男子釣到金牌,專家勸其上交,男子一氣之下將其融成金手鐲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契丹文,產生於公元920年左右,分為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2種,後來金朝滅掉了遼國,契丹文依舊使用,直到公元1191年,金章宗宣佈“詔罷契丹字”,於是契丹文成為了“死文字”,相關的圖書幾乎全部湮滅,所以契丹文字成了20世紀的不解之謎。這塊寫有契丹文的“金牌”有多麼重要,相信不必筆者再多言。

得知這個消息的男子開心極了,心裡已經開始盤算著怎麼處理該“金牌”了,專家一聽立馬勸他將“金牌”上交,這可是文物,不是一塊普通的金子,如果讓他們帶回去研究,一定能幫助大家更好地瞭解遼國曆史。

男子釣到金牌,專家勸其上交,男子一氣之下將其融成金手鐲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男子頓時來氣了,表示自己在河裡釣上來的東西,沒偷沒搶,憑什麼要上交?專家們一邊給他說文物保護相關知識,一邊苦苦勸他上交文物。

男子見過來勸他的人越來越多,便說道:“讓我回家考慮一天,明天再告訴你們我的決定!”專家們遂讓他回家。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男子轉身就帶著“金牌”去金飾店把它融了,還打成了一對漂亮的金手鐲。

男子釣到金牌,專家勸其上交,男子一氣之下將其融成金手鐲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一件來自1000多年前的文物就那麼毀於一旦,該男子表示,這對金手鐲以後就是他家的傳家寶了,專家們也不用再上門“騷擾”他了,在場每一位考古工作者皆沉默,這塊“金牌”對中國來說是無價之寶,如今卻變成了普通的金鐲子,突然一位脾氣暴躁點的專家直接對著男子破口大罵,對方不以為意。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其實當時專家們看出男子想要錢,已經表示國家可以出錢補貼他,但男子並不滿意,在他眼裡,這就是一塊金子,必須按金子的價格給他錢,不然不如毀了它。

男子釣到金牌,專家勸其上交,男子一氣之下將其融成金手鐲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其實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國在文物保護知識上普及不夠,如果人人都知道文物所包含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恐怕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悲劇了,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