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紂王昏庸起因“鉛中毒”?

大約在公元前1027年,曾經顯赫600餘年的商王朝被周武王所滅。關於商代滅亡的原因,許多先秦的典籍都歸之於飲酒。如《詩經》中的《大雅.蕩》以及《尚書》中的《微子》、《無逸》諸篇,都認為商代後期政治腐敗是由於“酗酒”所造成的。西周初期銅器《大盂鼎》上刻的銘文,也譴責商代百官“率肆於酒”(沉淪於酒)。因此,周公曾經發布《酒誥》,以商代亡國作為教訓,嚴禁周人飲酒,甚至以死刑相威脅,對於飲酒危害的重視,似乎超出了常情以外。


商紂王昏庸起因“鉛中毒”?

  從考古學的資料來看,商代貴族嗜飲酒,這的確是事實。每一個貴族的幕葬中,基本上都有青銅製的酒器隨葬。其中包括飲酒用的爵、角、觚、觶,盛酒用的樽、觥、壺、卣……以及溫酒用的鬥。其製造之精、數量之大,後世罕有其匹。在甲骨文中,也有不少釀酒的記載。那麼,周人的指控,是否也有一定的理由呢?飲酒的習慣與商代亡國的悲劇之間,是否也有某種我們尚未發現的內在聯繫呢?
  1969年,美國弗利爾美術館對30件商代青銅酒器進行了化驗,發現青銅成分中有鉛的存在。其平均比例是銅佔77.2%,錫佔12.5%,鉛佔7.2%。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合金中的鉛較易溶於酒,而如果溶液中鉛的含量達到7%-20%,並且經常被人飲用,即可引起慢性中毒。鉛中毒足以影響中樞神經系統,造成頭痛、痴呆、記憶力衰退、情緒不穩定、狂躁、妄想等症狀,其徵象與酒精中毒有某些相似。因此,商代貴族因飲酒而導致的不良反應,其原因也許不僅僅在於酒本身,而同時也在於使用了含鉛的酒器。事實上, 在甲骨文裡還保存了商代的大臣因為“酒疾”不能處理國事的記錄。既然稱“疾”,可見這不是一般的醉酒,而是有更嚴重的症狀。試想如果一個國家的統治階級很多人都變成了神情恍惚、焦躁暴虐的病人,又怎麼能治理國家,做出正確的決策呢?


商紂王昏庸起因“鉛中毒”?

  這一點,在商代的最後一個皇帝殷紂王的身上表現得十分明顯。殷紂王本是一個非常傑出的人物,《史記.殷本紀》說他“資辯捷疾,聞見其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但是自從染上酒癖以後,卻變得昏庸殘酷,舉止反常,成為歷史上最有名的暴君。對於殷紂王前後個性的改變,與其單純歸咎為酒精的刺激,不如解釋為還有慢性鉛中毒引起的腦病似乎更為恰當。只是因為當時不能辨別,就將一切罪過歸之於酒了。


  當然,一個王朝的滅亡有其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歷史上的必然性卻往往是通過若干偶然事件而顯示的。如果我們的推測不錯的話,那麼除了奴隸主階級本身固有的腐朽暴戾的本性以外,慢性鉛中毒很可能也是造成商代後期貴族智力衰退、道德墮落的原因之一。而這種後果無疑又會影響到政治的混亂,加劇階級矛盾的尖銳,最後導致王國的滅亡。所以甲骨文、金文《詩經》、《尚書》等資料所透露的資訊,也許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後果最嚴重的一次關於食物汙染和金屬中毒的記載了。


商紂王昏庸起因“鉛中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