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魏晋时期的名士都喜欢清谈呢?

羁文


当时魏晋风度,导致了名士不问政治,追求山水之乐。

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然而从西汉后期开始, 知识分子阶层对这套理论的抨击、平民对它的怀疑就没有停止过。东汉王充撰写《论衡》, 指出:“夫天道, 自然也, 无为”, 这就否认了天作为一个有意识的存在、能够进行天人感应的前提。但由于王充在世时东汉王朝尚且兴盛, 社会矛盾还没有凸显出来, 他的学说也没有受到太大关注。

东汉末年, 战乱频发、灾难不断、民生艰难, 引起人们的严重恐慌。根据天人感应理论, 这些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君主的治理不当;为此, 君主也实行了一些请求宽恕的措施, 但却毫无效果。自此, 天人感应学说不仅在理论上也在效用上开始遭到社会大众的怀疑, 董仲舒所提倡的儒学秩序也进而受到怀疑。民众怀疑意识形态会导致统治秩序的不稳, 上层的统治阶级也认识到这套理论已无法维持统治秩序, 纷纷寻找其他学说, 建立在儒学基础上的意识形态开始逐渐瓦解。

旧的思想体系瓦解之后, 新的思想体系并没有很快诞生。士大夫们失去了为之努力的最高信仰, 因而, 在日常事务之上的领域显得迷茫彷徨。三国时期, 原本居至上地位的天子被挟以令诸侯, 政权和君主的更迭速度也令人无所适从;士大夫们不仅无法追求最高信仰, 连普通的忠君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政治混乱之下, 一旦顺心而行便可能有性命之忧。种种原因综合, 导致士大夫心灵的痛苦长达数百年。他们试图寻找让自己摆脱这种痛苦的方式, 有的人投身西方传入的和本土发展的宗教, 有的人提倡个人聪慧之美, 有的人试图把宗教和儒学文化结合为一, 有的人则开始纵情山水、追求极致的自由——最后一种, 就是魏晋风度的典型。


Bcd说史


一、什么是清谈

清谈,是指在魏晋时,在道家文化逐渐占据主流之时,诸如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等名士,为了规避在现实中免受伤害,而承袭东汉时期清议的风气,就一些玄学问题析理问难,相互辩论以分胜负的文化现象。

二、清谈出现的背景

其实在刚才解释清谈时,已经有所提及。三国两晋时代,是有记载以来中国历史最为黑暗和压抑的时代,战争、饥荒、瘟疫不断上演,死亡成了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话题。

以大家都熟知的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例来说,他以年幼让梨这一举动而名声大噪,后来很顺遂的做了官。可是孔融耿介直爽,不懂迂回,老是揭开当时制度和领导背后的一些疮疤,甚至在魏王曹操面前也无所顾忌,以至于曹操最终忍无可忍,让秘书团给他找了4条罪状,将孔融和他的妻子一并诛杀了。

很多名士对这样的现状无能为力,幼时或少年时就已经出名了,极有可能会被召去做官,但做官意味着风险,意味着有可能被杀死。为了逃避这一残酷的现实,一些名士不得不选择装疯卖傻,或者选择隐居,或者选择清谈,来辩论一些玄而又玄的问题,以此远离现实生活,来让自己躲过血雨腥风。

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嵇康、向秀和吕安了。夏天的时候,他们在柳树荫里打铁,吃烧鸡喝酒,最爱辩论的问题就是现在很流行的养生。嵇康说,养生就要摒弃欲望,不吃五谷,不求富贵,向秀立马就举起鸡腿反驳他:那你还吃它做什么……诸如此类的讨论,滔滔不绝,从早直到日偏西。

再比如,大书法家王羲之,这个人你要说他脑子糊涂,怎么可能做官,组织史上有名的兰亭雅集,还写出千古名作《兰亭集序》来?所以说,选择清谈、隐居或者避世等方式,不过是魏晋名士面对残酷现实的一种逼不得已的选择。

三、结语

中国有句名言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但三国魏晋名士却恰恰选择了与之相反的途径,他们无非是以清谈等方式,在与当时的封建体制作软对抗,并以此释放心中压抑的块垒,获得存活于世的短暂快乐。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片面见解,如有不同意见,请在评论区和我一道交流。


顾南安


壹零壹肆来回答。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壹零壹肆先介绍下是什么样的政治背景造就了魏晋时期名士清谈的风气?

魏晋时期,是一次大动荡,面临汉文化的危机。魏晋南北朝以后,就诞生的了新的文化。

魏晋的时代特征是充满矛盾的:漂亮又丑陋,清高又贪婪,潇洒又势利,高雅又庸俗,真实又虚伪。这就像西方人看不懂的日本人:好斗又温和,喜新又守旧,崇尚武力又极其爱美,倨傲自尊又彬彬有礼。

魏晋时期承接汉文化。汉代形成的内用黄老之术,外施儒术之治术为后来经学与谶纬之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经学与谶纬之学则成为后来魏晋名士谈理、谈经、谈玄的文化背景。

魏晋的哲学是玄学,玄学的表现是清谈。清谈和唯美是当时的两大风尚,东晋四大执政王导、庾亮、桓温、谢安,都是清谈家。

这并不奇怪。因为魏晋是士族的时代,而士族正是通过掌握知识和拥有智慧成为特权阶层的。无论是要显示自己的文化优势,还是要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他们都必须借助清谈。

清谈既是风流人物展示聪明才智的手段,也是上流社会重要的社交活动。

清谈之所重,是高深的义理、敏捷的才思、优雅的姿态、动听的谈吐,讲究的是喜怒不形于色,而且绝不涉及时政,也不会触犯权贵。

魏晋时期的清谈之风刺激了思辨的发展,展示了个体独立与追求自由的精神。然而,儒学是“实践理性”的,玄学是“纯粹理性”的。儒家思考的是现实世俗问题,比如政治和伦理,恰恰为玄学所不感兴趣。实际上玄学之“玄”,就在于研究课题的高深玄远和无关实际。很显然,儒学最终要做,玄学却只需要说。这才有“清谈误国”的批评。

事实上魏晋的清谈家中并不乏实干家,他们对玄学兴趣盎然也并非不务实,甚至也未必当真要弄清楚世界的本体是有是无,只不过欣赏和喜欢那高谈阔论之中体现和蕴含的智慧。


壹零壹肆


魏晋时期清谈成风,一盏清茶,一杯醇酒,便可以海阔天空地谈论不休。清谈的场面往往十分热闹、激烈,主客双方针锋相对,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想将对方驳倒。激动时,面红耳赤,手舞足蹈;沉醉时,口吐粗言,忘乎所以。到谈论结束时,若主客双方达成一致,则握手言和;若各执一辞,则下次再论,直到对方输得心服口服。一次成功的清谈往往令人神情振奋,废寝忘食,留连忘返。当然,清谈不仅是一种交流沟通的手段,也是一种抒发情怀、展现自我才华的方式,通过清谈,一个人胸中有多少墨水,一目了然。清谈绝对是一种高雅的消遣,怡情又逸志。


LHC否极泰来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这样的:

一、魏、晋名士们不愿意参与政治。

首先是东汉末年的两次党锢之祸,使士大夫贵族阶层受到了严重打击,数百人惨遭迫害,其影响之久远可想而知。到了魏晋时期,战乱不断生灵涂炭,弄得人心惶惶,士大夫贵族们的性命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说丢就丢了,而那个被认为是最正统的大汉帝国也一去不复返了。在这种情况下,名士们就不愿意参与政治了。

其次,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延用汉朝的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就是对九品中正制的形容与批判,这样的选官制度使许多出身寒门的名士没有机会进入官场,所以干脆就不去做官了!

二、厌倦了经学和谶纬之学的枯燥与荒诞。

魏晋继承了汉文化的思想,流行经学和谶纬之学,还有儒家的“三纲五常”。经学讲人生和治国的大道理,说白了就是洗脑,是统治者安排给“文化人”的学习任务,简直枯燥的透了!那个谶纬之学,是谶书与纬书的合称,专门讲一些非常迷信的东西,似乎是一些神秘莫测的预言,这对那些名士们来说,根本就是荒诞不经的东西,太“扯淡”了!至于“三纲五常”,把人束缚的不行,不论做什么事都放不开手脚,太闹心了!

名士们压抑了,困惑了,迷茫了!怎么办?还能怎么办?“转移目标”呗!

于是,名士们经常聚会,或竹林间,或小溪旁,围绕着《老子》、《周易》、《庄子》等玄学展开了讨论,清谈之风就这样开始了。


徐国后裔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了解下什么是“清谈”。清谈,是指在魏晋时,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玄学问题析理问难,反复辩论的文化现象。

在魏晋时期,“清谈”是一种时尚。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背后,是因为当时的士族制度。因为士族在当时有闲、有钱,所以

当时的人们把共聚“清谈”当作抒发情怀的良机,许多名流闲士都热衷于此事。但其目的不是论政,不过是官吏、文人为了消遣和显示自己清高不谈俗事而已。


辽宁有历史


魏晋风度,要不得,不是他们不愿为民请命,而是不可能

看看那些世族公卿,门阀大族,世代掌权,哪有他人什么事。

贫寒士子虽取得了名气,但也没有权力,在一个讲究出身的年代,出身说明一切,任你陶渊明,也只能田园山水间聊以慰藉。

在一个政权頻迭的年代,没有信任,只有相互利用以攫取政权,悍卫统治,虽然不那么正不那么长,任竹林七贤,也只能放荡不羁逃避空谈。

这种世家大族 累世公卿兴了隋朝也葬送了隋朝,兴了唐,直到武则天才有所改观。

试问,政权頻迭 累世公卿 只看出身的年代,再有才,也只能在底层,一辈子受气,骨子里当然不服气,找个解脱,不伺候,放荡 空谈 自称如何 攀附尊荣 赚一点名气 ……


孤寂忏悔


乍看题目以为说的是吃饭呢。清淡不确切,应该是清流,一般文人专属。文人自称君子: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也。要求自己正义,正直,慎独,无私等。收儒家思想熏陶,个个以君子之风自居,行事光明磊落是谓清流。


新说点评


:清谈是两晋的特产。哪个人不会清谈,就像现在不会打电话高尔夫球一样,进不了上流社会。名士们举办高级沙龙,娱乐活动主要就是清谈。



多鱼娃娃609


魏晋风度其实是一种人格范式,清谈巩固其志气,药与酒陶冶其趣味,而名人效应之下,清谈、药与酒渐渐在魏晋社会流行起来了。但是,流行性正是纯品格的终结,千秋而下,高谈阔论不绝,觥筹交错不止,风度却只能是魏晋的风度了。其实说白了就是名人示范效应而已,比如现代人,05流行女性中性之美,现代男性流行娘。每个时代都有其风格,魏晋时候也是因为以前孔融因为多嘴而死,所以后来的名人都不敢说,开始流行清淡,隐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