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清區15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面復工

2月22日,記者從長清區獲悉,截至目前,全區15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4家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32家限額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100%全面復工,建築業及房地產業復工率91.2%以上。2020年,長清區安排重點項目111個,其中市級重點項目14個,總投資389.75億元,年計劃投資97.83億元,目前已開復工7個,這些項目將為推動長清區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G220改建工程項目

G220 東深線長清陳莊至長清平陰界段改建工程北起長清區陳莊(G220 東深線及 S105 濟聊長清繞城段改建工程項目終點),沿線經過長清區前三村、後夏、萬莊村、鳳鳴村、下巴、小屯、閻樓、孝裡、廣裡、潘莊等村鎮,到達終點長清平陰界,項目路線全長25.794公里。

該項目實施後,可切實消除道路通行瓶頸路段,優化區域路網結構,有效提高G220線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對實現濟南市公路交通普通幹線“八縱七橫五射五連”交通發展規劃,進一步發揮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帶動功能,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特殊情況下G35濟廣高速公路交通疏導均具有重要作用。

項目自進場以來,完成挖方79.9萬方,佔總量的76.4%;完成填方106.9萬方,佔總量的94.8%;完成改善土49.1萬方,佔總量的97.4%;完成成品路基18.1km(折算全幅),佔總量的70.2%。累計完成工程產值13052.0萬元,佔路基小橋涵工程合同總價的69.41%。

长清区15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复工

黃河灘區工程

長清黃河灘區總面積226平方公里,涉及4個街鎮224個行政村15.71萬人,共確定了外遷安置、築堤保護、舊村臺改造提升、臨時撤離道路改造提升四種遷建方式,其中臨時撤離道路已全部竣工。堤防總長22.96公里的長平灘區護城堤工程(長清段),將新建堤防及閘門、閘橋等,月底將實現全面復工。歸德街道黃河灘區外遷安置二期項目於2月17日正式復工,目前工地防控措施到位,正在進行商業設施裝飾,雨汙管道安裝,自來水管溝開挖、強電管溝開挖、熱力管溝開挖、管道安裝等項目施工。下一步,施工單位將根據疫情形勢、進度計劃安排人工、機械、材料,各參建單位科學管理、協調配合、全力以赴,如期將安置房交付使用。全省規模最大的孝裡鎮黃河灘區遷建集中安置工程,將建成一座3萬餘人居住生活、產城融合發展的高品質現代化新城,計劃於2020年6月份全部竣工,實現群眾搬遷入住。

长清区15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复工

長清國家大學科技園(開發區孵化器)項目

該項目是長清區委、區政府及濟南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繼大學科研成果轉化服務中心之後搭建的又一創新創業平臺,是全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加速器,於2019年9月10日開工建設,建設週期約2年,預計2021年7月實現竣工。

項目位於濟南經濟開發區核心位置,總佔地面積30畝。主要以開發區主導產業為支撐,以大學城智力優勢為引擎,依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央企城的輻射帶動作用,堅持科技賦能、創新驅動、人才引領和新動能培育,有效激活創新資源集成、科技創業孵化、科研成果轉化、創新人才培養、開放協同發展五大功能,重點引進總部經濟、研發孵化、創新創業、金融服務等科技型、成長型企業,精心打造集開放、共享、融合、聯結於一體的高品質科技創新園,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智力源泉和發展活力。

項目建成後,將帶動開發區城市功能配套日臻完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高端人才規模集聚、企業競爭力日益攀升、創新創業環境明顯改善,將成為長清區雙招雙引“新引擎”、城市發展“新名片”、對外開放“新窗口”,為濟南經濟開發區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提供有力支撐和不竭動力。

四館項目

該項目計劃總投資5.1億元,工程投資3.64億元,採用EPC的方式進行建設,已於2018年10月份開工,計劃工期為兩年。主要建設檔案館、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作為全區的重點工程之一,四館項目對提升城區文化品位,推動我區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滿足全區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正加速建設中。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健 通訊員 李娜 周萍萍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