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對話中的“瀑布心理效應”

有一天,我老爸加班,晚上九點多才回到家。

他看了眼我媽剛拖乾淨的地板和洗好的衣服,什麼都沒說,卻問:“怎麼沒有給魚缸換水?”

老媽還沒說話,他嘆了口氣:“丟三落四的,要我催才能把事情做完。”

然後,他坐下來吃飯,熱騰騰的飯菜裡面,有一盆已經剝好的小龍蝦。他不知道,老媽為了準備他喜歡吃的小龍蝦,忙活了大半天,光是洗蝦就仔細洗了兩個多小時。在他回來前,老媽又花了半個小時把蝦一個個剝好。

老爸在吃飯的時候,我看到老媽的眼睛紅紅的,老爸卻好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心安理得地吃著。

你試過被一句話刺痛嗎?|聊聊對話中的“瀑布心理效應”

老爸可能覺得,只是說了我媽兩句而已,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他短短的兩句話,否定了我媽當天所有的辛苦,他覺得拖地、洗衣服和準備一桌飯菜都是理所當然的,忘了給魚缸換水就是丟三落四。他只看到別人沒做什麼,沒看到別人花了多少力氣做了什麼。

說話的人覺得“雲淡風輕”,聽到那些話的人卻心如刀割。心理學上,有一種效應叫做“瀑布心理效應”,就是形容類似這樣的現象。它是指說話的人,隨隨便便說了幾句話,自己覺得很平常,但聽到這話的人卻內心波濤洶湧,一石激起千層浪。就像瀑布一樣,上游平平靜靜,下游卻是水花四濺。

你試過被一句話刺痛嗎?|聊聊對話中的“瀑布心理效應”

不僅是我們普通人,有些名人在公開場合說話,也會出現“瀑布心理效應”。

雷佳音和湯唯在節目《藍羽會大咖》中接受採訪,大家一起閒聊,本來氣氛挺融洽的。然後雷佳音說到了拍戲時的一個細節,湯唯在拍戲時多次上廁所,大概是10次錄製上了3次廁所的樣子。雷佳音說得“輕輕鬆鬆”,還帶點幽默的口吻,但他的話,卻導致湯唯傷心落淚,甚至不得不下臺調節情緒。從雷佳音直男主義的角度來看,上廁所這樣的小事情,說一說也沒什麼關係吧?但對女人來說,拿她的生理問題當談資,是對自尊心的一種打擊。

你試過被一句話刺痛嗎?|聊聊對話中的“瀑布心理效應”

對話的“瀑布心理效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並不少見。

大學的時候,我在一次考試中得了80分,感覺挺開心的,但室友看起來有點難過,我一瞄她的卷子,看到是85分,比我還高一點。於是我就安慰她,別難過啦,你考得比我還好不少呢!她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答到:“唉,沒想到這次考這麼差,史上最低分了”。聽完她的話,我的心十分不是滋味,雖然她說的確實是事實,但我聽起來就像被針刺一樣隱隱作痛。

有些話,表面上看,不刻薄不狠毒,語氣也不算重,說的人自以為“雲淡風輕”,但聽的人,心裡卻像竄進了一隻刺蝟一樣,被扎得難受。

你試過被一句話刺痛嗎?|聊聊對話中的“瀑布心理效應”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好好說話,避免對話中的“瀑布心理效應”呢?這裡有3個建議,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1)與親近的人說話,多談“有”,少談“無”

與親近的人說話,要注意多談“有”,少談“無”,重點關注對方做了什麼,而不是對方沒做什麼。

就拿我開頭提到的例子來說,我老媽明明做了拖地、煮飯和洗衣服等一堆家務,還為老爸精心準備了小龍蝦,而老爸下班一回來,說的話卻只關注“我媽沒有給魚缸換水”這件事,完全忽視了我媽其他的付出。這樣說出來的話,如何能不傷人呢?

每個人都會對自己用心做過的事情飽含期待,如果你閉口不提ta做過的事情,而單獨挑出ta沒做的事情來說,就很容易導致談話中的瀑布效應。

你試過被一句話刺痛嗎?|聊聊對話中的“瀑布心理效應”

(2)與外人說話,注意邊界感

與同事、同學或者朋友對話,一定要注意說話的邊界感。所謂邊界感,就是談話不要觸及那些敏感的話題,尤其是年齡、相貌和疾病等生理特性。直男們要特別注意,女生的很多生理特性都是不適合用來當談資的,例如上面提到的雷佳音,拿湯唯拍戲多次上廁所的事情來聊天,就是談話毫無邊界感的典型案例。

你試過被一句話刺痛嗎?|聊聊對話中的“瀑布心理效應”

(3)無論跟誰對話,都不要隨便引入“比較”

每個人都不喜歡自己被拿來比較,你在對話中有意無意引入的“比較”,很可能會導致對話的“瀑布心理效應”,引起對方的難堪。女友跟男友談話,不要隨便拿“別人家的男友”來比較;父母跟孩子對話,不要隨便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上司和員工對話,不要隨便拿“別人家的員工”來比較。一旦對話中有了“比較”的意味,無論你把話說得多麼委婉,它都像魚肉中未剔淨的魚刺一樣,讓人心裡產生刺痛感。

配圖:來自網絡

文字:青芒閱讀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