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概览


江苏淮安概览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是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是独具魅力的生态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江苏省文明城市。现辖淮安、清江浦、淮阴、洪泽四区,盱眙、金湖、涟水三县,以及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工业园区、淮安生态新城,总面积1.01万平方公里,人口540万。

淮安区是淮安市的老城区,位于淮安地区的东南,1986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明清时期淮安府城的所在地。淮安自秦时建立淮阴县起,先后历经了射阳、山阳、楚州、淮安等时期,发展至今。今淮安区现辖26个乡镇,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人口120万,在淮安市八个县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

江苏淮安概览


淮安具有“南北兼容”的鲜明特征,自南宋时期,它就成为了南宋王朝和金朝相峙的边防城市。如今,中国南北地理的分割带也在于此。淮安地处中国秦岭淮河一线之南,千里淮河穿境而过。淮安及以南地区,是地理中国的南方,而从淮安向北,则是地理中国的北方。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淮安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岩盐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凹凸棒土储量占全球50%,芒硝储量为华东之最。它还是中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兼有南北气候特征,四季分明、风光旖旎,水系发达、生态优良,空气环境质量年均优良天数占比保持在85%以上。

淮安饮食习惯以米饭为主,这里也是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西有美丽清纯的洪泽湖,南有盛产鱼虾鳖蟹的高邮湖、白马湖、宝应湖。全境平原广袤,粮丰林茂,水域宽广,生态良好,。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淮安物产丰饶,农作物种类多样,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淮安的语言主要为淮扬方言,即江淮官话洪巢片淮扬小片,也是江淮官语中的一支重要组成部分。而以淮安区为主的老淮安话,又成为了淮安传统语言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据。

江苏淮安概览


淮安区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一座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老城。“文化名城,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乡”是淮安区最具特色的四张城市名片。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创造了灿烂的“青莲岗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淮安城内商贾云集,经济繁荣,一直是郡、州、路、府的治所,是江淮流域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还曾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四大都市”,素有“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美誉,特别是元、明、清三代。明清时期,朝廷还在这里设立了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漕运最高管理机构——漕运总督署,是名副其实的运河之都。开国总理周恩来;“兴汉三杰”之一的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创始人枚乘、枚皋;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南宋巾帼抗金女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老残游记》作者刘鹗;国学大师、甲骨、敦煌学创始人、末代帝师罗振玉;抗英英雄关天培;民国时期中国规模最大的私立银行——金城银行创始人周作民;民国四大银行之一的大陆银行创始人谈荔孙;美国第一家在联邦政府注册的华资商业银行——美国远东国民银行(Far East National Bank)创始人黄仲元等众多名人志士,都是淮安人的骄傲。

位于淮安老城西北的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河下,堪称“天下第一进士镇”,出过67名进士、100多位举人,1名状元、2名榜眼、1名探花,三鼎甲齐全。举世敬仰的一代伟人周恩来1898年3月5日诞生于城中心的附马巷,并在这里生活了12个春秋,为淮安的历史增添了辉煌灿烂的篇章。

作为全国四大传统名菜系之一——淮扬菜的发源地,2002年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淮扬菜之乡”称号,软兜长鱼、平桥豆腐、开洋蒲菜、文楼汤包、淮安茶馓等名菜名点享誉海内外。

淮安是一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城市,淮安区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尤其在交通、资源、生产要素以及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淮安区位于中国南北黄金分割点上,具有“承南启北”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是南船北马通衢要地,如今京沪高速、新长铁路、京杭大运河等运输大动脉,在境内纵横交汇,从淮安出发1.5小时可达南京,3小时可抵上海,8小时可到北京。淮安机场作为苏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淮安区也开始成为一座沟通江、河、湖、海、空的现代交通与物流结点城市。

淮安区现有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9处,其中国家级8处,馆藏文物4万余件,有27件为国家一级文物,为淮安各县区级之最。淮安区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主要景点有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淮安府署、吴承恩故居、河下古镇、闻思寺、镇淮楼、文通塔、新安旅行团陈列馆、淮河入海水道水上立交、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使这里成为了江苏地区旅游热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年接待游客达300万人次。

淮安区拥有纺织服装、盐化工、机械电子、农产品加工、医药化工等30多个行业、1200多种产品。精心打造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盐化工产业园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可以满足各类项目承载需求。土地、水、电、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十分充裕是淮安区目前最大的发展优势,境内河网密度,水源充沛;淮安区是晋煤发电东输的终点站,电力供应尤其充足;拥有平均受教育9年以上高素质劳动力近45万人。特殊的文化底蕴,造就了淮安人重商、亲商的人文氛围,柔性化的优惠政策和平安祥和的社会环境,使淮安区成为一块充满诱人机遇的风水宝地。

江苏淮安概览


淮安区是一座现代文明快步跨越的城市。进入新世纪的淮安,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深刻的转折性变化,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迈上了新台阶,走出了一条以大项目建设推进振兴崛起的特色之路,成为淮安区历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重大项目突破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好的时期,全区上下政通人和、心齐气顺、和谐奋进的生动局面已经形成,为“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区经济发展进入了加速成长、急剧扩张、快速提升的重要时期。

现今,勤劳、睿智的淮安人正凭借自己的胆略和魄力,在这片拥有1500平方公里的古老大地上,牢固树立科学、人文、和谐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持续跨越发展、全面振兴崛起”为主题,以“建成全面小康、进入苏北十强”为目标,以“壮大经济总量、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为根本,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以更大的变化纵超历史、更快的速度超越周边、更多的亮点振奋人心、更好的业绩造福于民,全力建设一个经济发达、城乡秀美、人民富裕、生态优良、社会和谐幸福淮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