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人物|鑫都韻城小區物管:守好我“家”的大門

掌上春城訊疫情期間,一名物業工作人員的日常,是怎樣的呢?一天當中,他們有委屈、有感動,有緊張、有欣慰。如同四季,充滿酸甜苦辣,盡是滋味。

早上6:30,鬧鐘響了。鑫都韻城的物業管理員楊英準時起床,她先給生病在床的婆婆做好早飯,再用消毒液把家裡的衛生打掃一遍,換上工作服,八點她走出家門,開始新的一天的工作。

鑫都韻城小區距離火車站僅有700米,且屬於開放式小區,外來人口多,因此,小區的保護防禦工作更加艱難且重要。從1月25日起,同事們就嚴守著小區的第一道關口,保護著自己的“家人”。

8點,楊英開始帶領同事們準備當天的消毒防控佈置安排,桌子上擺放著84等消毒用品。她們一個個戴上了口罩和手套,背上20升的噴霧器桶拿上消毒液走出辦公室,開始對小區每個角落進行消毒,並排查小區外來人員。

一线人物|鑫都韵城小区物管:守好我“家”的大门

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小區裡的業主對物業工作人員們很是熟悉。見到她們,大家都會親切地互相招呼。

此時,保潔大姐開始給小區樓道上,不能外出的業主清理生活垃圾;工程維修人員檢查著小區的線路管道,並查看已封鎖的4道門有沒有需要加固的;目前小區僅留了一個進出口,幾名物業工作員在給出入小區的每一位業主測量體溫;物業管家穿梭在樓道中,處理著其他住戶的事情......

一线人物|鑫都韵城小区物管:守好我“家”的大门

自疫情發生後,同事進行了4000個電話訪問、走訪了1000多位業主家,每個管家每天還要監護管理自己單元大大小小的事物。這一天下來,身心俱疲是常有的事。工作人員邊巡視小區,邊開玩笑地說,這段時間“微信步數”從每天的兩三千變到了兩三萬,身材愈發“苗條”是最大的變化了。

現在,物業管家們不但每天路走的多,見得人也多。“日均接觸上百人,怎麼能不害怕,害怕是人之常情。”楊英說,我們不但自己害怕,身邊的親戚朋友更是“遠離自己”。“本來其她親戚也要來家裡幫忙照顧老人的,現在大家知道我天天在小區內巡查,接觸人員複雜,都不來了。”可是大家覺得,只要進了小區這扇門,所有的住戶都是“親戚”,他們有責任照顧好每一位“家人”。“穿上這身工作服,就要對得起自己的職責,盡最大努力守護著小區所有業主的安全。”

一线人物|鑫都韵城小区物管:守好我“家”的大门

工作人員介紹,現在小區裡有23戶住戶是從湖北、武漢回來的,為了減少人們的恐慌,物業工作人員主動承擔起照顧23戶住戶日常生活的任務。“要幫他們購買生活用品,儘量減少他們的出行。” 不管他們從哪裡來的,不管他們是哪裡人,只要他們住在小區裡,就都是自己的親人。

為守好小區“最後一百米”,尤其中午點外賣的人數較多,是她們工作最忙的時候。同事們在楊英無帶領下,都紛紛拿出十二分勇氣來共同迎接疫情的挑戰。46歲的張珍,被住戶罵哭後,擦擦眼淚,依然站在最前線,耐心地解釋著“要進小區必要先量體溫”;90後姑娘儲沅君在生病後,做好了“若被感染就去隔離”的最壞打算,好在有驚無險,休息了一天後,儲沅君又堅強地回到了工作崗位,奮戰在保衛小區的一線。

一线人物|鑫都韵城小区物管:守好我“家”的大门

物業工作者們的默默付出,換來了每一位住戶對他們的理解和尊重。住戶看到工作人員在噴消毒液,就送來手套;看到口罩緊缺,就送來口罩;元宵節那天,業主還給大傢伙端來熱乎乎的湯圓;有的住戶甚至提前來交物業費,給予他們工作最好的支持。“我們只有更好的為大家服務,才能回報大家。”

晚上6點下班,物業工作者們回到家門口,都需要仔仔細細地進行消毒後終於脫下穿了一天的工作服。忙碌的一天總是以疲憊的步伐畫上句號。

這就是鑫都韻城物業人在疫情期間每一天的工作,也是基層一線防控工作人員的縮影。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孫瑩

編審:李星

終審:李嚴

戳圖片關注更多疫情進展

↓↓↓

一线人物|鑫都韵城小区物管:守好我“家”的大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