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APP或物联网领域开发者,您对华为鸿蒙OS有哪些期待?

华为手机功能教程


您好,我是一位软件开发者

1.希望国产鸿蒙操作系统能出一本教材书教会大家使用就像微软和MacOS那样

2.最好以线上直播或者线上书籍来提供

3.弄一个在线学院,报名者可以学习并通过华为考试来提升

4.我算一个新手只有2年操作系统APP开发经验

5.物联网开发经验无

最后希望国产系统超越微软,希望鸿蒙os做好生态,给用户最好的极致体验,鸿蒙会是国产系统的巅峰之作


小玖说科技


华为自主研发的“鸿蒙(Hong Meng)”操作系统,借鉴 Fuchsia 的开发思路:开发一款开源、微内核(鸿蒙沿用 Linux 内核)、跨平台与海量应用生态 APPs 适配的通用操作系统。

Fuchsia 采用微内核(ZirCon),据说“鸿蒙”也采用微内核。当时我曾怀疑,Fuchsia 的微内核是谷歌自创的,如果“鸿蒙”要坚持自主开发,那就不该采用谷歌的微内核,需华为自研?

最近我有机会与华为设计人员交谈获知:华为终于没有采用微内核,而是采用与 Android 相同的宏内核——Linux 内核。

“鸿蒙”作为一款开源的跨平台的操作系统,可覆盖手机、桌面、平板、电视及可穿戴设备。“鸿蒙”吸收了华为自研的优质部件 —— 方舟编译器、EMUI 9.1 界面配置、EROFS 超级文件系统,以及优化的安全模块。

谷歌开发 Fuchsia 始自 2010 年,预计 2020 年可发布。谷歌需要与华为合作提供智能手机,将 Fuchsia 搭载在手机上进行产品测试,以完成 Fuchsia 全部开发工作。Android 原生 APPs 在 Android 上运行时有卡顿现象,不够流畅(不如苹果 iOS 原生 APPs 在 iOS 上运行流畅)。

华为在与 Google 合作期间,带着其自创的方舟编译器(通过架构优化,全程执行机器码,并将静态编译为动态类),可高效率,高质量运行应用,解决 Android 原生应用在运行时“边解释、边执行”所造成的低效现象。

对 Android 原生应用 APPs 的运行状态进行测试、重新编译时,高质量、高效率消除其卡顿现象,提高其运行的流畅性。华为的这种做法获得了谷歌的赞赏,谷歌支持华为扩大对 Android 原生应用 APPs 的改造。这时华为收获了自创改造的 APPs,也可重新编译 Android 原生 APPs 或与苹果 iOS APPs 并与之兼容。

这就是谷歌与华为先中断合作、后来又恢复合作的原因。

Fuchsia 采用微内核,鸿蒙采用宏内核(Linux)。Linux 基金会内核维护者、院士 Greg KH 认为 Fuchsia 由于采用微内核,比“鸿蒙”采用的 Linux 内核其运算速度要慢得多!

根据实测:“鸿蒙”系统比 Android 系统快 60%。

所谓比尔·盖茨不看好华为的“鸿蒙”系统,一位苹果工程师认为“鸿蒙”抛开基于 Java 和 Linux 那些成熟的软件,可能导致它不可兼容很多其他软件而成为“孤岛”。

这两位的说法似乎有点“隔靴抓痒”:盖茨是说他犯了一个错误,在苹果的 iOS 系统之外,给了谷歌 Android 系统的一个发展机遇;苹果专家误以为“鸿蒙”采用了抛弃 Linux 的微内核。

现在我们来讨论“鸿蒙”是否有短板?我认为短板还是有的(为此要提高警惕):

“鸿蒙”的短板在谷歌开发围绕 Android 的常用应用

“鸿蒙”可以流畅运行经华为改造后的安卓应用生态 APPs,再加上一些国内移动端软件的支持,鸿蒙手机在国内使用不成问题。

但在国外市场,如果谷歌不再将其框架服务(GMS)和其常用软件(如 Google Map、YouTube、Gmail 等)授权给华为鸿蒙手机,鸿蒙手机在国外使用将遇到危机。现在谷歌可能已将华为解禁。

“鸿蒙”另一个短板是成熟度

新一代操作系统投入运行必须闯过成熟关,从开发出来,投入运行,到成熟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鸿蒙”将于今冬明春上市,是否有点急于求成?!成熟度是今后关注的重点。

今年 6 月上旬,我在与华为的一些负责人和开发人员讨论是说:华为自创的方舟编译器,自主开发的“鸿蒙”操作系统,主动改造的 Android APP,应该点赞,了不起!但此时此刻,华为更要自信+冷静!

自信:相信自己的实力,反制美国 EAR;

冷静:保持低调、理智,不要为来自外部的压力,泰山压顶所动摇,也不要为一些不知内情、不懂专业的人的过度吹捧所迷惑,自己不要当“大咀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