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伯三兄弟秉筆直書,捍衛史官最後的正義,風骨令人敬佩

史官的職責之一是記錄歷史事件和掌管史冊檔案。他們既是歷史檔案的編寫者,又是檔案的保管者。有些史官能夠盡忠職守,尊重歷史事實,即使是在大禍臨頭的時刻,也能表現得威武不屈,據事寫出史實真實狀況。

太史伯三兄弟秉筆直書,捍衛史官最後的正義,風骨令人敬佩

在春秋時代,公元前548年,齊莊公姜光和大夫崔杼(zhu)的老婆棠姜暗地裡好上了,這事兒被崔杼知道後,他就對外宣稱自己已經病的快要死啦。當齊莊公聽知這個消息,表現出了極大的關心,決定在退朝後去探視一下自己的愛卿,大臣們聽說後,都稱讚齊莊公是個好領導。

太史伯三兄弟秉筆直書,捍衛史官最後的正義,風骨令人敬佩

到了退朝以後,齊莊公帶著州綽等四大保鏢探視崔杼,但是府上的管家稟報,主人病重在歇息,不能親自迎接,還請齊侯自便。這個“自便”的意思,大家都心知肚明,於是齊莊公撇下四大保鏢,直接去內府找棠姜,他絲毫不知自己已經落入崔杼的圈套,原來,崔杼以自己生病為幌子,想把齊莊公引到內府一舉擒殺。

太史伯三兄弟秉筆直書,捍衛史官最後的正義,風骨令人敬佩

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齊莊公進入內庭後,被亂刀砍死了。齊莊公掛了以後,崔杼成了齊國的權臣,飛揚跋扈,驕橫異常,不僅自封自己為齊國右相控制住齊國大權,還重新另立新王齊景公,一時權傾朝野。

太史伯三兄弟秉筆直書,捍衛史官最後的正義,風骨令人敬佩

我們今天的主角們就要一個個登場了,那就是太史。

春秋時候每個國家均設置專門記錄和編撰歷史的的史官。崔杼弒殺君王,太史當然要記錄下來啊。可這事屬於國家大事, 當時會怎麼記載呢?

(題外話:太史是個官職,這個職務也比較奇怪,它沒有爵位,但是它的更替類似於世襲,一家出了個太史,很可能他的後代會一直是太史。而太史這一稱呼也具有姓氏的穩定和傳承特徵,因此乾脆作為姓氏來使用了)

太史伯三兄弟秉筆直書,捍衛史官最後的正義,風骨令人敬佩

一天,崔杼遊蕩到了太史館,順手抄起一冊竹簡看了一眼,發現太史伯在史冊上的記載:某年月日,崔杼弒殺齊莊公。崔杼雖然跋扈,但還比較愛惜自己名聲,尤其這種弒君的罪名,那要是記錄在史冊上,豈不留下千古罵名讓後人唾罵啊。

太史伯三兄弟秉筆直書,捍衛史官最後的正義,風骨令人敬佩

他心裡一驚,於是立即把掌管記載歷史的太史伯叫來,命令太史伯:太史,把這句話改成“某年月日,齊莊公死於瘧疾”。太史伯回答到:歷史不能胡編亂造,按照真實事實寫歷史,是太史的本分,要改是絕無可能的!崔杼沒想到一個史官,沒有權勢,沒有兵器,只憑著一支筆,也敢跟他作對。

太史伯三兄弟秉筆直書,捍衛史官最後的正義,風骨令人敬佩

他生氣地問:“你打算怎麼寫呢?”太史伯說:“我寫給你看吧。”崔杼等他寫好,拿來一瞧,上面寫著說:“夏五月,崔杼謀殺國君光。”崔杼大怒,對他說:“難道你不怕死嗎?敢這麼寫?你重新再寫!”太史伯說:“實事是不容篡改,把我殺了就殺了,可是你叫我顛倒是非,我寧可死。”於是,崔杼殺了太史伯。

太史伯三兄弟秉筆直書,捍衛史官最後的正義,風骨令人敬佩

太史伯被崔杼殺了,根據當時的習慣,兄死弟及,而事實也正是如此,太史伯有兄弟仲、叔、季,按年紀大小,三人依次繼位執筆。太史伯的弟弟太史仲抱著竹簡來接替哥哥的職位,見到太史仲時,崔杼說:你兄長因為不聽話,已經被我殺了,你按照我說的寫,記載齊莊公死於瘧疾,我自會饒你一條性命。

但是太史仲毫不理會,在史冊上寫道:某年月日,崔杼弒殺齊莊公。崔杼又氣又驚地說:“天下竟有這樣不怕死的人,你難道不知道你哥哥是怎麼死的嗎?”太史仲回答道:“太史只怕寫的歷史不真實,根本就不怕殺頭。”崔柕又把太史仲殺了。

太史伯三兄弟秉筆直書,捍衛史官最後的正義,風骨令人敬佩

接著太史仲的弟弟太史叔來了,他依舊按照兩個哥哥的記載寫,又被崔杼殺了。最後,他們一家只剩下小弟太史季了。太史季是太史伯最小的弟弟,蹣跚而來,依然書寫如故。崔大驚:“小小年紀,你不怕死嗎?你難道不為你們家留下一點血脈嗎?”

太史季對崔杼說:“只說真話,這是我們太史的天職,失職而生,生不如死,你可以殺人,但卻改變不了事實。你越殺人,就越顯得你殘暴,就算我不寫,全天下人也會寫這件事。”

太史伯三兄弟秉筆直書,捍衛史官最後的正義,風骨令人敬佩

大家一定很關心太史伯一家最後一個男丁的下場吧?還好,兩千年前,即使權臣,臉皮也比現在的人薄。最後崔杼認命了,他嘆息道:“罷了,罷了,你去吧!”放了太史季。

太史伯三兄弟秉筆直書,捍衛史官最後的正義,風骨令人敬佩

不過這個故事居然還沒完。

當太史季拿著他已經寫好的竹簡(那時候還沒有紙,文字是記在竹片上的)回到太史館,遇到從外地趕來的同行南史氏抱著竹簡和筆迎頭走過來。太史季問道:兄長因何而來?

太史伯三兄弟秉筆直書,捍衛史官最後的正義,風骨令人敬佩

南史氏答道:聽說你的兄長們都因為據實書史,已經被崔杼殺害,我擔心你也保不住這條命,沒人能繼續寫史,所以趕來接替你,如果我也死了,還會有千千萬萬的史官趕來接替我們!”太史季把寫好的竹簡給他看,南史氏看完以後,這才放心回去了。

於是齊國的史書竹簡上赫然寫著這樣的字:“周靈王二十四年,齊莊公六年,春三月乙亥,崔杼弒齊莊公光於其府……”。後代的人們從這些史料記載中得知真正的歷史事實。

太史伯三兄弟秉筆直書,捍衛史官最後的正義,風骨令人敬佩

我寫這個故事,是感慨於當時的史家秉筆敢於說真話,甚至不惜用生命來捍衛事實真理的精神。按說史官不過是一介書生,雖然他們只是書生,崔杼卻領教了書生捨生取義的強悍和大義凜然,太史兄弟四個的職業操守令人敬仰,而南史氏更令人肅然。

他是明知這一去就是送死,偏偏還要前往,為的就是捍衛歷史的真實與史家的名節。

太史伯三兄弟秉筆直書,捍衛史官最後的正義,風骨令人敬佩

今天,太多的人是溜鬚拍馬,粉飾太平,敢說實話的又有幾個呢?春秋大義的先祖古人們這種氣節,不能不令當今社會那些胡說八道、心靈枯萎的文人汗顏(包括我自己)。

各位朋友們,史官不惜性命敢於秉筆直書事實的故事,咱們今天就聊到這裡。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拾趣",如果您有不同角度的看法,也歡迎您在留言區告訴我!謝謝您花寶貴的時間看完本篇, 看完的夥伴們動動您小手指點個贊再走好嗎,也好讓我知道是您來過了!那我們明天見!

【今日話題】:您還知道有哪些著名的史官?期待您的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